《左傳》定公·定公元年

定公元年原文

  【经】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九月,大雩。立炀宫。冬十月,陨霜杀菽。

  【传】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卫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奸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献子属役于韩简子及原寿过,而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范献子去其柏椁,以其未覆命而田也。

  孟懿子会城成周,庚寅,栽。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薛宰曰:「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仲几曰:「践土固然。」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仲几曰:「三代各异物,薛焉得有旧?为宋役,亦其职也。」士弥牟曰:「晋之从政者新,子姑受功。归,吾视诸故府。」仲几曰:「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己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启宠纳侮,其此之谓矣。必以仲几为戮。」乃执仲几以归。三月,归诸京师。

  城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戌。

  齐高张后,不从诸侯。晋女叔宽曰:「周苌弘、齐高张皆将不免。苌叔违天,高子违人。天之所坏,不可支也。众之所为,不可奸也。」

  夏,叔孙成子逆公之丧于乾侯。季孙曰:「子家子亟言于我,未尝不中吾志也。吾欲与之从政,子必止之,且听命焉。」子家子不见叔孙,易几而哭。叔孙请见子家子,子家子辞,曰:「羁未得见,而从君以出。君不命而薨,羁不敢见。」叔孙使告之曰:「公衍、公为实使群臣不得事君。若公子宋主社稷,则群臣之愿也。凡从君出而可以入者,将唯子是听。子家氏未有后,季孙愿与子从政,此皆季孙之愿也,使不敢以告。」对曰:「若立君,则有卿士、大夫与守龟在,羁弗敢知。若从君者,则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若羁也,则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羁将逃也。」

  丧及坏隤,公子宋先入,从公者皆自坏隤反。

  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季孙使役如阚公氏,将沟焉。荣驾鹅曰:「生不能事,死又离之,以自旌也。纵子忍之,后必或耻之。」乃止。季孙问于荣驾鹅曰:「吾欲为君谥,使子孙知之。」对曰:「生弗能事,死又恶之,以自信也。将焉用之?」乃止。

  秋七月癸巳,葬昭公于墓道南。孔子之为司寇也,沟而合诸墓。

  昭公出,故季平子祷于炀公。九月,立炀宫。

  周巩简公弃其子弟,而好用远人。

定公元年譯文

  元年春季,周王朝曆法的正月初七日,晉國的魏舒與諸侯的大夫在狄泉會合,準備增築成周城牆。魏舒主持這件事,衛國的彪傒說:“準備為天子築城,而超越自己的地位來命令諸侯,這是不合於道義的。重大的事情違背道義,必然有大災禍,晉國要不失去諸侯,魏子恐怕不能免於災禍吧!”這一趟,魏舒把事情交給韓簡子和原壽過,自己跑到大陸澤去打獵,放火燒荒,回來,死在寧地,範獻子撤除了安裝魏舒屍體的柏木外棺,這是由於魏舒還沒有覆命就去打獵的緣故。

  孟懿子參加增築成周城牆的工程,十六日,開始夯土,宋國的仲幾不接受工程任務,說:“滕國、薛國、郳國,是為我們服役的。”薛國的宰臣說:“宋國無道,讓我們小國和周朝斷絕關係,帶領我國事奉楚國,所以我國常常服從宋國。晉文公主持了踐土結盟,說:‘凡是我國的同盟,各自恢復原來的職位。’或者服從踐土的盟約,或者服從宋國,都唯命是聽。”仲幾說:“踐土的盟約本來就是讓你們為宋國服役的。”薛國的宰臣說:“薛國的始祖奚仲住在薛地,做了夏朝的車正,奚仲遷居到邳地,仲虺住在薛地,做了湯的左相。如果恢復原來的職位,將會接受天子的官位,為什麼要為諸侯服役?”仲幾說:“三代的情事各不相同,薛國哪裡能按舊章程辦事?為宋國服役,也是你們的職責。”士彌牟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人,您姑且接受工程任務,我去檢視一下舊檔案。”仲幾說:“即使您忘了,山川的鬼神難道會忘記嗎?”士彌牟發怒,對韓簡子說:“薛國用人作證明,宋國用鬼神作證明,宋國的罪過大了,而且他自己無話可說,而用鬼神來向我們施加壓力,這是欺騙我們。‘給予寵信反而招來侮辱’,這就是說的這種情況了,一定要懲罰仲幾。”於是就抓了仲幾回國。三月,把他送到京師。

  增築城牆的工程三十天完工,就讓諸侯的戍卒回國了。齊國的高張遲到,沒有趕上諸侯,晉國的女叔寬說:“周朝萇弘、齊國的高張都將要不免於禍患。萇弘違背上天,高子違揹人意,上天要毀壞誰,誰也不能保護他。大眾所要做的事,誰也不能違背。”

  夏季,叔孫成子到乾侯迎接昭公的靈柩。季孫說:“子家子屢次與我談話,未嘗不合我的心意。我想讓他參與政事,您一定要留下他,並且聽取他的意見。”子家子不肯會見叔孫,改變了原定的哭喪時間,叔孫請求進見子家子,子家子辭謝說:“羈沒有見到您,就跟著國君出國了。國君沒有命令就死了,羈不敢見到您。”叔孫派人告訴他說:“公衍、公為實在讓臣不能事奉國君,如果公子宋主持國家,那是臣下們的願望,凡是跟隨國君出國的誰可以回國,都將由您的命令決定。子家氏沒有繼承人,季孫願意讓您參與政事,這都是季孫的願望,派不敢前來奉告。”子家子說:“如果立國君,那麼有卿士、大夫和守龜在那裡,羈不敢參與。如果跟隨國君的人,那麼表面上跟著出國的,可以回去;和季氏結了仇而出國的,可以走開。至於羈,那麼是國君知道我出國卻不知道我回去的,羈準備逃走。”昭公靈柩到達壞隤,公子宋先進入國內,跟隨昭公的人都從壞隤回來了。

  六月二十一日,昭公的靈柩從乾侯到達。二十六日,定公即位。季孫派遣勞役到闞公那裡,準備在那裡挖溝,榮駕鵝說:“國君活著不能事奉,死了又把他的墳墓和祖塋隔離,用這個來表明自己的過失嗎?即使您狠心這樣幹,後來必然有人以此為羞恥。”於是就停止了。季孫問榮駕鵝說:“我要為國君制定諡號,讓子子孫孫都知道。”榮駕鵝說:“活著不能事奉,死了又給予惡諡,用這個來自我表白嗎?哪裡用得著這個?”於是就停止了。

  秋季,七月二十二日,在墓道南面安葬昭公。孔子做司寇的時候,在昭公墳墓外挖溝擴大墓地,使它和先公的墳墓同在一個範圍內。

  由於昭公出國的緣故,季平子向煬公祈禱。九月,建立煬公廟。

  周朝的鞏簡公丟棄他的子弟,而喜歡任用疏遠的異族客卿。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