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干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正月)初,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迎春和農耕慶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所對應的地域是位於北迴歸線上的嶺南地區。冬春的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立春時(鬥指寅,太陽黃經達315°),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但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或立夏時才入春。“立”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東風解凍: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蟄蟲始振: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
魚陟負冰: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立春,俗稱打春,標誌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時間約在春節前後。早先年民間於立春日要舉行迎春神活動的。春神相傳叫句芒,人面鳥身,主春事。古代“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
我國3000年前就有迎“春”儀式,“立春”特有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內涵相當豐富。而且不光漢族重視“立春”,一些少數民族也過這一歲時節日,比如白族稱“立春”日為“催春節”,侗族在“立春”這天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動等。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並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捲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抬進城後,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穀,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儲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立春》
[作者] 王鎡 [朝代] 宋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裡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
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
玉律傳佳節,青陽應此辰。
土牛呈歲稔,彩燕表年春。
臘盡星迴次,寒餘月建寅。
風光行處好,雲物望中新。
流水初銷凍,潛魚欲振鱗。
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
冰絲玉縷簇青紅,已逗花梢一信風。
夢到謝池新雪盡,暖煙含雨綠匆匆。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從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紹熙又見四番春,春日春盤節物新。
獨酌三杯愁對影,例添一歲老催人。
菊芽冒土如爭出,柳色搖村已漸勻。
身是蘭亭山下客,未容逸少擅清真。
韭苗香煮餅,野老不知春。
看鏡道如咫,倚樓梅照人。
我立佇立望晴空,目極蒼茫萬壑中。
樹色昏昏酣霽霧,江紋細細織柔風。
一行殊俗猶為吏,三揖今年擬送窮。
聞道東田耕帝藉,慚無賦奏大明宮。
詩儻窮人莫送窮,但窮詩亦不須工。
銀幡雪柳人何似,翠縷瓊絲菜則同。
百事到頭惟早白,一年彈指又春紅。
漁溪亦喜溪冰泮,新綠生肥撼釣筒。
初信東風入採幡,自挑雪薺飣春盤。
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鶴不知三逕寒。
筋力尚堪耕綠野,鬢毛並欲掛黃冠。
無人共跨南山犢,便作尋花問柳看。
花柳胚胎午夜風,一尊聊與破紅封。
醉餘安用淄澠口,妙處元無涇渭胸。
紙帳不知寒浩蕩,銀幡自愛雪蓬鬆。
小樓認得春來處,晴靄蒼茫南北峰。
適禁樂令春啞,先辦秋治社聾。
銀勝鬢毛班白,瓊絲菜縷青紅。
採燕雙簪翡翠翹,巧裁銀勝試春韶。
東風已到闌干北,看見嬌黃上柳條。
池痕吹皺綠粼粼,才見池痕認得春。
香沁採鞭旗腳轉,自題蘭帖記春新。
老夫近日苦多屯,且喜來朝已立春。
但得餘殃隨臘去,敢圖好事逐年新。
湖山入眼風光好,親舊論心氣味真。
更若此身無疾疚,快哉天地一閒人。
春曉靈旂畫尾斜,漢官青幘待晨霞。
宮中綵樹紛無算,不待東風已作花。
移文火急報花神,好趁陽和去問津。
未轉頭間猶是臘,一彈指頃便為春。
梅先得志求專寵,柳亦趨時願效顰。
造化但隨人事改,幾回妝點幾回新。
馬蹄殘雪未成塵,梅子梢頭已著春。
巧勝向人真奈老,衰顏從俗不宜新。
高門肯送青絲菜,下里誰思白髮人。
共學少年天下士,獨能濡溼轍中鱗。
半夜新春入管城,平明銅雀綠苔生。
浮澌把斷東風路,訴與青州借援兵。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當人們準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抬抬手的力氣也沒有。相當於現在的甲型H1N1流感。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裡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來到了村邊的一戶人家敲門.道人連呼幾聲沒人應,後來他看到一箇中年人,連聲問究竟,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著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於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閤眼靜坐,口中唸唸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治瘟疫的方法。約摸過了三個時辰,道人長噓一口,猛然站起來,飛快地跑回觀院,掄鎬便刨,他刨出一袋貯藏的蘿蔔,又飛快地跑到了村莊。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隻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紮在了地上。
道人閤眼祈告著,腦海中又出現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面: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蘿蔔,瘟疫便可自動解開。過了約莫有一袋煙的功夫,紮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他喊著:“地氣通了,地氣通了。”奔向了村莊的每家每戶,讓人們啃吃蘿蔔。結果,還真靈驗,人們吃了蘿蔔之後,全都好了。
人們紛紛給道人跪下,謝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說:“大夥請起,別謝我,應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大夥現在應該去救別人。我的觀院裡還有許多蘿蔔,大夥帶著快去鄰近村莊救人吧!”鄉人聽後,帶著蘿蔔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位道人,更不會忘記讓他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蘿蔔。從此,鄉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蔔,以求平安。‘咬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
還有一個傳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在古代就流傳下來立春這天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回孃家,在傳說中立春這天是農戶農忙的時候,一年的勞動將從今天開始,在立春這天農戶們用紙製作一個大的耕牛,帶到官府由縣官用鞭打上三鞭,意思就是說家家戶戶的牛都勞動起來,舉行完儀式各家各戶就牽著耕牛下地去了,這天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回孃家,一是:姑娘回家爹孃沒有閒暇伺候,回來也是給爹孃找麻煩,耽誤種地就麻煩了;二是:爹孃怕姑娘回家借走耕牛,耽誤了種地,耽誤收成交不上稅官府就會找麻煩。有句俗話就說——打春走孃家,踩窮了舅子。現在都這個年代了,全是機械化生產了,根本就不需要牛出面了。如果還那習俗所說打春不走孃家,就貽笑大方了。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過了立春就意味著春天要到了,萬物生髮,一派生機勃勃。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透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執行。1、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新春伊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燃燒吧,小宇宙!奮鬥吧,小青年!
2、時時的牽掛讓友情更持久了;刻刻的關愛讓親情更溫暖了;久久的真誠讓朋友更貼心了;日日的問候讓生活更幸福了;天天的祝福讓日子更快樂了;今朝的簡訊讓親愛的你更開心了。祝願立春愉快!
3、一眼新綠綻放春的氣息,一聲鳥鳴洩露生命的活力,一襲微風夾雜著回憶,一段故事延續著想你,有花有草的季節,有愛有恨的年紀,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裡。立春快樂,我的朋友,祝你永遠幸福如意。
4、春來百花開,願你好運來。一朵快樂花,願你展笑顏;一朵好運花,願你福相伴;一朵成功花,願你前途坦;一朵平安花,願你越千山;一朵健康花,願你體強健;一朵有錢花,願你更悠閒;一朵幸福花,願你日子甜;一朵祝福花,願你心溫暖。立春到了,願你春風得意,幸福安康!
5、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明媚春光擋不住;春歸此處,萬紫千紅,美麗鮮花滿天涯;春來送暖,萬山繽紛,百草發芽共爭春;春風春雨,萬縷千絲,冷暖悲喜心自知。立春到來,萬般精彩,願你快樂展顏,心情自由自在,溫暖的感覺胸中藏,幸福的花兒心上開!
6、立春到,春意鬧,我的祝福早送到,一祝如意一園春,二祝吉祥再逢春,三祝歡樂三陽春,四祝健康四季春,五祝萬安五福春,六祝風順六合春,七祝靈巧七喜春,八祝髮財八方春,九祝長遠九洲春,十祝完美十全春!
7、立春一到暖風吹,吹散孤獨的殘雲,融化憂愁的冰堆。立春一到精神好,心情舒暢萬事順,事業有成春滿園!祝你春風得意!
8、春日臨,暖意馨。山水綠,早燕歸。笑容燦,腰肢展。身康健,福綿延。神奕奕,運連連。重情誼,心永安。祝你立春快樂!
9、立春到,春天來,春天的故事最精彩,夏日的清涼在期待,秋天的果實任你摘,冬日的寒冷雪裡埋。新春新開始,願四季樂逍遙!
10、春光照,幸福來開道。春花俏,心情不寂寥。春風跑,開心將你繞。春雨飄,吉祥將你罩。立春到,春天來擁抱。祝你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