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斗柄指向西北,太陽黃經達225°,於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意味著風雨、乾溼、光照、氣溫等,處於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秋收冬藏”,萬物在冬季閉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是民間“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我國一些方會在立冬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日來慶賀。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天季節,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開始收藏。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秋季少雨乾燥氣候漸過去,開始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由於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孟冬)時期氣溫雖逐漸下降,但還不是很冷;隨著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並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水始凍:水已經能結成冰。
地始凍:土地也開始凍結。
雉入大水為蜃:雉即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我國幅員 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吃餃子: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泳: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冬學 :冬天夜裡最長,而且又是農閒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李白〔唐代〕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夜舟中作》
范成大 〔宋代〕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立冬》
陸文圭 〔元代〕
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錢時〔宋代〕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立冬日作》
陸游 〔宋代〕
室小才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立冬日野外行吟》
釋文珦 〔宋代〕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立冬客館病坐》
李英 〔明代〕
羈旅立冬時,悽風擗面吹。
病多絲髮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頻如幻,縱橫一似棋。
寒暄何足問,天地總無私。
《立冬》
陶安 〔明代〕
乍寒冬氣應,此日電雷收。
風力生東北,天兵溯上流。
憶君親沐雨,愧我已重裘。
只待青天霽,聊寬下土憂。
《立冬舟中即事 其一》
張以寧 〔明代〕
一灘一灘復一灘,輕舟蕩槳上曾湍。
三秋嶺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
露岸葦花明白羽,風林橘子動金丸。
如何連夜還鄉夢,不怕關山行路難。
《立冬》
紫金霜 〔宋代〕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仇遠〔宋代〕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立冬以後,天氣轉寒,如何增強對寒冷的抗禦能力?不外乎使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其方法與衣食住行無不相關。 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環境,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冬季飲食調養,宜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避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產生熱能的營養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糧食和薯類,穀類食物不能減少,成年人日需400-500克。
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1、秋雨將去立冬來,冬雨瀟瀟寒風揚;寒霜冰降冬聲近,降溫禦寒提醒你;添衣加褲暖手腳,鍛鍊莫忘身體健;一聲問候暖心窩,一道祝福送給你;祝你健康心溫暖,幸福綻放每一天。立冬快樂!
2、我拉著立冬的手,獅子大開口,不讓寒意跟你走。借天地一場風,把你煩惱全清空;借日月一束光,把你心房來溫暖;借思念一點情,讓快樂圍繞你身邊。祝您快樂幸福一冬天!
3、寒氣從天降,簡訊祝福來送上:送你一件小棉襖,溫暖過冬無煩惱;送你一碗紅棗湯,驅寒保暖保健;送你一粒幸運果,生活幸福又快樂;送你一杯甜蜜酒,恩愛夫妻到白頭!立冬快樂!
4、別減肥啦,留些脂肪抗寒吧;別耍酷了,添件衣裳保暖吧;別傻看啦,趕緊給我回資訊吧。立冬來了,注意身體!
5、輪迴的是季節,秋去冬又來;盈缺的是明月,滿了又清減;流浪的是白雲,忽東又忽西;曲折的是道路,穿山又越嶺;吟唱的是河流,高亢又低徊;不變的是情意,遙遠又親近。立冬時節,祝好友快樂又安康,幸福永綿長!
6、此份祝福,經過春天的精心播種,夏天的辛勤耕耘,秋天的快樂收穫,立冬的定時傳送。收藏此條簡訊,就等於收藏了朋友的問候,收藏了永久的健康幸福!願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四季都有好身體,立冬快樂!
7、立冬了,先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溫暖,領子叫關懷,袖子叫體貼,釦子叫思念,讓這件外套緊緊伴著你渡過每分每秒;再煮上一盤餃子,平安皮兒包著如意餡兒,用真情煮熟,吃一口快樂二口幸福三口順利,然後喝全家健康湯,回味是溫馨,餘香是祝福!立冬快樂!
8、時間在嘀嗒嘀嗒向前走,秋天在依依不捨揮揮手,冬天在興高采烈招招手,我在認認真真把友情守。立冬嘍,莫讓冷風吹傷你的手,保護自己喲!
9、降溫了,花落的聲音風知道,思念的感覺心知道,變冷的溫度冬知道,我的祝福你知道,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想在立冬的時節,為你送上暖暖的祝福!
10、天蒼蒼,野茫茫,立冬登場,天更涼;風蕭蕭,雨飛揚,流行感冒,要提防;好朋友,記心上,天氣無常,注健康;問候來,手機響,逗你笑笑,喜洋洋。朋友,明天就要立冬了,願你健康又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