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氏起源及歷史

松姓圖騰_松氏圖騰

松姓圖騰(松氏圖騰)

姓氏起源     
     1、出自秦皇封松號,泰山人以松樹為氏。松姓的起源與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和松樹的故事而產生的。據《史記·秦本紀》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的記載,原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不可一世,曾經帶著朝中的大小官員前呼後擁,浩浩蕩蕩親登泰山祭天,等辦完立石、封祠祀一連串的為自己歌功頌德的“例行公事”後,不料在下山途中突然間下起傾盆大雨,而山上卻沒有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正好山上有五棵大松樹,枝葉繁茂,圍起來像個大亭子,於是秦始皇就跑到松樹下躲雨。不久風息雨停,秦始皇很高興,認為這棵大樹護駕有功,就當場賞封五棵松樹為“五大夫松”。那時隨秦始皇上山的官員,有些都還沒有得過皇帝的封號,就沾松樹的光,也跟著以松為姓,世代相傳。再此後,就有居於泰山的人便以“五大夫松”的“松”字為姓氏,稱松姓,世代相傳。松氏的望族居東莞郡(今山東省莒縣)。

    2、出自清代滿族改姓。清兵入關後,有滿族旗人改漢姓松氏。如武英殿大學士松筠,原為蒙古正藍旗人,瑪拉特氏。    
  聚集地(遷徙分佈)     
     東莞郡:漢代的城陽郡,晉代改為東莞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轄縣共有八個,包括今天的沂南、蒙陰、沂源、臨朐等地。 
 堂號

 松姓的主要堂號有:“泰山堂”等。    
歷史名人     
      松 贇:山東省北海人,隋代名士。性格剛烈,尤重名義,死於楊厚之難,城中人皆痛哭流涕。

    松 冕:六合人,明朝時的清官,兄松晟早亡,事寡嫂如母。官職為長蘆鹽官,管理鹽務,這個官職歷來被人認為是肥差,但松冕為清正廉潔,有政聲。

    松 筠:字湘浦,蒙古正藍旗人。廉直坦易,脫略文法,不隨時俯仰,屢起屢蹶。嘉慶年間官做到武英殿大學士,卒諡文清,他一生疾惡如仇,在和珅面前從來不屈服,所以就被久留邊遠地區任職,“在藏凡五年”。他篤信佛教,尤其喜歡拜拂,每次入寺院,總要留些書法,他最喜歡寫大虎字,著有《品節錄》、《綏服記略》、《伊梨總統事略》等書。

    松寶珠:為清·吟梅山人著歷史傳奇小說《蘭花夢》的女主人公松寶珠。她是中國女性完美的典型,她冰雪聰明,學問驚人,智勇兼備,由於種種原因,從出生起一直女扮男裝。十五歲中進士,點探花,十六歲升左副都御史,數破奇案,十七歲掛帥出征,十八歲平定南疆,建立赫赫功名,被封為公主,可謂出為將,入為相,但下嫁狀元許文卿後,在深受封建夫權淫威下倍受折磨,經常吐血,於十九歲含恨身亡。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