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氏起源及歷史

南門姓圖騰_南門氏圖騰

南門姓圖騰(南門氏圖騰)

  南門姓是中華複姓之一,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古代看守城郭南門的官,或居住於南門附近的人亦以南門為氏。南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六十九位,現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一千七百七十二位。

【得姓始祖】

  南門蠕: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古代看守城郭南門的官,或居住於南門附近的人亦以南門為氏。在典籍《鬻子》中提到南門氏的始祖是南門蠕。商湯王朝有七位佐臣,分別是:慶輔、伊尹、湟裡且、東門虛、西門疵、南門蠕(即南門蝡)、北門側這七位大夫,南門蠕是這七位重要佐臣之一。這個姓氏已有了超過3700多年的歷史。南門氏後人奉南門蠕為南門複姓的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大臣南門蠕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號或官職稱謂為氏。

  傳說,在上古商王朝初期,君主成湯屬下有位重臣叫南門蠕,在典籍《鬻子》中,就提到南門氏的始祖是南門蠕。

  當年商湯王朝建立之初,湯王屬下有七位名臣,分別是:慶輔、伊尹、湟裡且、東門虛、南門蠕、西門疵、北門側,其中的南門蠕就是這七位重要佐臣之一。

  東門虛、南門蠕、西門疵、北門側這四位大臣的職能,絕不僅僅是負責把守王城門郭那麼簡單,而很有可能是負責各個方向地域的方面軍最高長官,否則,四個小小的守門將領不會被列為“重要佐臣”。因此,南門蠕應當被理解為負責商王朝整個南方地區的最高軍政事務長官。

  在南門蠕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南門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門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南門氏族人大多尊奉南門蠕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官位,出自周朝時期守護城池南門之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著名的清朝姓氏學者張澍在其所撰著的《姓氏尋源》中說:“必居南門者以為氏,或啟閉南門之官以為氏。”

  意思就是指南門氏一族的先祖,必定是古代居住於城郭南門一帶的住民,或是守衛城池南門的官吏及兵將,所以或以居邑名稱為姓氏,或以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南門氏。

  後多因正南門即為午門,歷朝歷代帝王皆用以斬殺罪臣,稱為血兇之門、具火相,大不吉,因此南門氏大都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門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要注意的是,在唐朝學者杜佑所撰著的《通典·職官》中,再也不見“南門”這一官職稱謂了,此後亦然。

  源流三

  源於天象,出自古代天文官後裔,屬於以天文星座名稱為氏。

  據史籍《史記·天官書》記載,天上南方有兩顆大的星星叫南門星,在現代天文學中,分別指南部天穹的圓規星座和半人馬星座中的兩顆星,亦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南天門是天庭與下界的唯一通道,凡是仙、神、怪、鬼、魔、妖往來於天庭和地界,就必須經過南天門,而道、佛出入天庭則不受限制,可以從東、南、西、北各個天門出入。守護南天門的門神是天庭第一正神,叫“飛蓬”。如果人、獸、畜也能夠奉玉皇大帝之詔進入南天門,即可成仙。

  南天門神的兵器是龍生的九子之一睚眥。睚眥的長相為龍身豺首,是金剛不壞之神,它性剛烈,好腥殺,由於它反正死不了,因此特喜纏鬥,還特別小心眼兒,別人瞪它一眼都不行,因此有“睚眥相報”之說。

  每當南天門神揮舞起寶劍時,睚眥就常常一身化二為青、白兩支利劍,青劍稱“領神”,白劍稱“鎮妖”,南天門神就似雙手各持青、白兩條巨大的蟒蛇,威風凜凜,仙、神、怪、鬼、魔、妖皆不能敵,唯一例外的大概就是孫悟空了。後來人們就按南天門神的傳說,也將睚眥的形象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或刀柄、刀鞘上,俗稱“晉圍”。

  圓規星座是南天星座之一,位於豺狼座南面,天燕座北面,半人馬座與南三角座之間,緊靠半人馬座中最亮的南門二,整個星座完全浸沉在銀河中,但稍加辨認就能識別出來。

  公元1752年,法國天文學家拉卡伊為紀念使人們得以遠航南半球的重要工具指南針,而劃定了這個星座,並將其命名為“指南針座”。這個星座由三顆亮星組成,視星等為+3~+5。因為這個星座中的α星在南面即中國古代稱為“南門一”的星,其它兩顆β、γ星在北面,組成一個很尖的銳角三角形。由於這個星座很像人們使用的數學工具圓規,所以,後來就改名為“圓規座”了。

  半人馬星座位於長蛇星座以南、豺狼星座與船帆星座之間,中國只有南方几個省份在春天的晚上才能看到。半人馬星座內有兩顆亮星,α星就是中國古代稱為“南門二”的星,視星等為-0.27m,是全天第三亮星;β星古稱馬腹一,視星等0.61m,為全天第十一亮星。“南門一”與“南門二”這兩顆星離得很近,中國古代合稱它們為“南門雙星”,公元十四世紀鄭和下西洋時,就曾用它們來導航。“南門二”實際商是一顆三合星,它的一顆11m的伴星(比鄰星)離我們只有4.2光年(1光年就是以光速行駛一年的距離9486720000000公里),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在古希臘神話中,半人馬是一種奔跑迅速、武藝高強的生物,雖然長象可怕,但舉止溫和善良,從不殘害人類。相反,它們時常與人類交往,人們也很喜歡與它們相處。傳說,半人馬喀戎(Chiron)還是許多希臘英雄的導師,當中包括亞斯克雷比奧斯(Asclepius)、忒修斯(Theseus)、阿基里斯(Achilles)、伊阿宋(Jason)及海格力斯(Heracles)。

  “南門”這個姓氏,很可能就起源於上古時期負責掌管、觀測天文之官員的後代,是以南門星座名稱為姓氏的,稱南門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門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南門氏起源說法眾多。中國古書中很早就有關於南門星的記載,所以“南門”可能是古天文觀測者的姓氏,或負責研究天象的官吏的名稱。另一種說是在商、周朝時期,負責看守南門的官員的後代有稱為南門氏,或是古時居於城南門的居民的後人常以南門為姓氏。南門複姓氏後來逐漸演變成南氏。南門氏早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商湯之時可能就已經出現了。據考證,南門氏最早的得姓是“以官為氏”,發源於河內郡,望族出汝南郡。

  分佈

  南門氏複姓是古老的漢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六十九位,現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一千七百七十二位。在臺灣省則沒有。

  今河南省的武陟縣、汝南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六合區,陝西省的乾縣還有少量南門氏族人分佈。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內郡:晉朝人認為,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迴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時期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為汝寧府,成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於此,稱崇莊王,在此傳十一世。清朝時期仍為汝寧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民國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導專員公署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設汝南專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併於汝南縣。現為汝南縣即汝南縣城,隸屬駐馬店地區。

  堂號

  河內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源自商夏;

  姓啟南門。

  ——全聯典指南門氏得姓源流。

  宗開商代;

  望出汝南。

  ——全聯典指南門氏的源流和郡望。

  南官啟姓;

  門戶傳芳。

  ——此聯以鶴定格鑲嵌複姓之“南門”二字的嵌字聯。

  六言通用聯

  南畝春光入戶;

  門前墨客常臨。

  ——此聯以鶴定格鑲嵌複姓之“南門”二字的嵌字聯。

  名列商湯七佐;

  望居河內一方。

  ——上聯典指南門蠕,是商湯的七位佐臣之一。下聯典指南門氏郡望。

  名列成湯七佐;

  姓啟夏商一官。

  ——上聯說商湯治天下之時,得慶輔、伊尹、湟裡且、東門虛、南門、西門疵、北門側七大夫輔佐,稱七佐。下聯說南門氏的來源。

  姓啟夏商一官;

  名列成湯七佐。

  ——上聯說南門氏的來源。下聯說商湯治天下之時,得慶輔、伊尹、湟裡且、東門虛、南門 、西門疵、北門側七大夫輔佐,稱七佐。

  七言通用聯

  得七賢而治天下;

  有雙星以照人寰。

  ——上聯典指商朝南門蝡事典。下聯典指古人將兩顆較大的星星稱作南門星,古代天文官的後代有的以此命姓,稱為南門氏。

  南來北往英雄漢;

  門當戶對顯貴家。

  ——此聯為南門氏鶴頂格嵌“南門”二字嵌字聯。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東郭
下一姓氏: 呼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