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桓公·桓公八年

桓公八年原文

  【经】八年春正月己卯,烝。天王使家父来聘。夏五月丁丑,烝秋,伐邾。冬十月,雨雪。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传】八年春,灭翼。

  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衅,不可失也。」

  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侯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望楚师。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少师曰:「不当王,非敌也。」弗从。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

  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

桓公八年譯文

  八年春季,曲沃伯滅亡了翼邑。隨國少師受到寵信。楚國的鬬伯比說:“可以了,敵國內部有了裂痕,不可以失掉機會。”

  夏季,楚武王在沈鹿會合諸侯的軍隊。黃、隨兩國不參加會見。楚武王派薳章去責備黃國,然後親自討伐隨國,軍隊駐紮在漢水、淮水之間。

  季梁建議向楚人表示投降,說:“等他們不肯,然後作戰,這樣就可以激怒我軍而使敵軍懈怠。”少師對隨侯說:“必須速戰,不這樣,就會丟失戰勝楚軍的機會。”隨侯率軍抵禦楚軍。遠望楚國的軍隊,季梁說:“楚人以左為尊,國君一定在左軍之中,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戰,姑且攻擊他的右軍。右軍沒有好指揮官,必然失敗。他們的偏軍一敗,大眾就離散了。”少師說:“不與楚王正面作戰,這就表示我們和他不能對等。”隨侯又沒有聽從季梁的話。在速杞交戰,隨軍大敗。隨侯逃走,鬬丹俘獲了隨侯的戰車和車右少師。

  秋季,隨國要同楚國講和。楚武王本擬不同意。鬬伯比說:“上天已經剷除他們討厭的少師了,但隨國還不可能戰勝。”於是訂立了盟約而回國。冬季,周桓王命令虢仲立了晉哀侯的兄弟緡為晉侯。祭公到魯國來,然後到紀國迎接王后,這是合於禮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