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桓公·桓公十三年

桓公十三年原文

  【经】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三月,葬卫宣公。夏,大水。秋七月。冬十月。

  【传】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不书所战,后也。

  郑人来请修好。

桓公十三年譯文

  十三年春季,楚國的屈瑕進攻羅國,鬬伯比為他送行。回來時,對他的御者說:“莫敖一定失敗。走路把腳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穩定了。”

  於是進見楚武王,說:“一定要增派軍隊!”楚武王拒絕了,回宮告訴夫人鄧曼。鄧曼說:“大夫鬬伯比的意思不在人數的多少,而是說君王要以誠信來鎮撫百姓,以德義來訓誡官員,而以刑法來使莫敖畏懼。莫敖已經滿足於蒲騷這一次戰功,他會自以為是,必然輕視羅國。君王如果不加控制,不是等於不設防範嗎!鬬伯比所說的請君王訓誡百姓而好好地安撫督察他們,召集官員們而勉之以美德,見到莫敖而告訴他上天對他的過錯是不會寬恕的。

  不是這樣,鬬大夫難道不知道楚國軍隊已經全部出發了?”楚王派賴國人追趕屈瑕,沒有追上。

  莫敖派人在軍中通告:“敢於進諫的人要受刑罰!”到達鄢水,楚軍由於渡河而次序大亂。全軍亂七八糟毫無秩序,而且又不設防。到達羅國,羅國和盧戎的軍隊從兩邊夾攻楚軍,把楚軍打得大敗。莫敖吊死在荒谷,其他將領們被囚禁在冶父,等待處罰。楚武王說:“這是我的罪過。”把將領們都赦免了。

  宋國多次向鄭國索取財貨,鄭國實在不能忍受,所以率領紀、魯兩國的軍隊和齊、宋、衛、燕四國的軍隊交戰。《春秋》沒有記載戰爭的地點,是由於桓公遲到了。

  鄭國派人來魯國,請求重修舊好。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