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ì zhèn zhèn jí | 注音 | ㄉㄧˋ ㄓㄣˋ ㄓㄣˋ ㄐㄧˊ |
首字母 | dzz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地震強度 | ||
反義詞 | 地震微弱 | ||
基本解釋 | 1.劃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級。釋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級也越大。地震震級分為九級,一般小於 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 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簡稱震級。 |
地震震級是透過儀器給出地震大小的一種量度,考慮到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的衰減,震級的測定需要考慮地震深度和震中距離。現在測定地震是依靠儀器記錄的地震波。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級。通常所說的里氏震級是一種近震震級。我國現在使用的是統一震級Ms,最後的結果是取多臺的平均震級。
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來決定。釋放出的能量愈大,則震級愈大。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是透過地震儀記錄的震波最大振幅來確定的。由於儀器效能和中距離不同,記錄到的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須要以標準地震儀和標準震中距的記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