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姓圖騰(柒氏圖騰)
柒姓是中華姓氏之一,讀音作qī(ㄑㄧ),不可寫作“七”。其源有四:一是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桓公子子七肸,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二是源於厘姓,出自春秋時期古汪罔鄋瞞族長狄氏,屬於以職業稱謂字阿為氏;三是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吳國君主後裔,屬於以部落名稱字訛為氏;四是源於嬴姓,出自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後裔的封地夏陽梁山,屬於以國名字訛為氏。柒姓現今人口約三千,排在一千零三十二位,在臺灣名列第一千六百三十位。
【得姓始祖】
漆雕開、子七肸、防風氏。
漆雕開:漆雕是周朝吳國公族中分化出來的一支部落,其部落人以部落名命姓,稱漆雕氏。春秋時期魯國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七十二賢人中有一位名叫漆雕開,字子若。他學識淵博,孔子勸他去當官,但漆雕開很謙虛的說:“我的才能還不足以治理天下。”孔子聽了,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為他而高興。其後代以漆雕為複姓,並奉漆雕開為漆雕氏之始祖。後來漆雕複姓就簡化成單姓漆氏了。以字訛為柒氏者亦以漆雕開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吳國君主後裔,屬於以部落名稱字訛為氏。
漆雕複姓是西周朝吳國的開國國君太伯的後代,有的以漆雕為姓氏,稱漆雕氏。 春秋時期的魯國也出過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這些人的後人中就以漆雕作為姓氏。後來,漆雕複姓逐漸演變成了單字姓“漆”氏,也有字訛為“柒”氏者。
按典籍《廣韻·五質》中記載:“漆,俗作‘柒’。柒、梁形近之誤。”因此,漆氏中有字訛為柒氏者。
源流二
源於嬴姓,出自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後裔的封地夏陽梁山,屬於以國名字訛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所載,嬴姓伯益傳至第十六世孫非子,因善於畜牧而出名,周孝王很高興,就封他在秦谷為附庸國,讓他恢復嬴姓,稱為秦贏。其曾孫秦仲為周宣王大夫,征討西戎時不幸被殺。 秦仲的五個兒子徵得周宣王的同意,率兵七千,再戰西戎。終於獲勝,恢復了被侵佔的疆土。周宣王大喜,便給秦仲的五個兒子一一加官封地,封二兒子康在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市南部),立國為梁,稱梁康伯。春秋時期,梁康伯的後人梁伯喜歡大興土木,老百姓承受不了繁重的勞役和賦稅,紛紛逃亡國外,秦穆公便以拯救梁國人民的名義,於公元前641年攻滅了梁國。後來其梁國子民便以國為氏,稱梁氏,史稱梁氏正宗,是為陝西梁氏。
史學家王符在《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述:“‘漆’舊作‘梁’。”因此,梁氏中有字訛為柒氏者。今少數民族僳僳族中亦有此姓氏。
源流三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桓公子御說,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說,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
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君主戲弄和侮辱,忿殺宋湣公,立公子子游為君。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
子御說寵妃甚多,生有七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蕩、子六鱗、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病逝,由長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君主宋襄公。
在宋桓公第七子子七肸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七氏、肸氏,後來肸氏族人有改為奚氏者,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四
源於厘姓,出自春秋時期古汪罔鄋瞞族長狄氏,屬於以職業稱謂字阿為氏。
據史學家王符在《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述:“‘漆’舊作‘梁’。按典籍《廣韻·五質》中的記載:‘漆,俗作柒。’柒、梁形近之誤。”
該支漆氏、柒氏皆出自古汪罔國,為其國大將鄋瞞族長狄氏所改。古代鄋瞞族(春秋時期長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改姓為漆氏。
汪罔,古國名,後世史書中訛為汪芒國。國君為防風氏。據專家考證,其地在今浙江武康一帶,舊屬湖州府。
在史籍《世家》中記載:“吳伐越,得骨節專車,使問仲尼,對曰,禹治群氏近會嵇,防風氏至,戮之,其骨節專車。防風,汪芒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於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司馬遷在《世家》中取材於孔子《家語》,故與孔子《家語》所記基本相同,而說汪罔為汪芒,守封禺為漆姓,於周為長翟氏。
在典籍《國語·魯語》中有這樣的記述:“客曰:‘防風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今為大人。’”此外,該書的註解上也指出:“汪芒,長狄之國名也。”
在史籍《左氏傳》中記載:“宋武公之世,長狄伐宋,班在宋地長邱打敗長狄,俘獲長翟緣斯。魯桓公十六年長狄伐齊,王子成父俘斬長翟僑如和其弟榮如,將榮如斬首,並將其頭埋在周之北門——濟北谷城。衛國人又捕獲其季弟簡如。文公十一年長狄侵齊伐魯,魯在東郡濮陽的成地戰敗長狄,富父終甥殺長翟僑如,埋其首於魯子駒之門,至宣公十五年榮如死時已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長翟氏為長狄氏,此後長狄敗亡,並無子孫存活於魯。”
孔子對此特別解釋說:“在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即指該支漆氏,後來以“柒、梁形近之誤”訛為柒氏,世代相傳至今。
按:
由於“柒”字可為“七”字用於數目字表達,因此今有柒氏族人簡筆為七氏,這是錯誤的,要注意改正。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柒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現今人口約三千,排在一千零三十二位,在臺灣名列第一千六百三十位。
今山西省的晉城市、運城市、太原市、忻州市,浙江省的義烏市,湖北省的武昌市、十堰市,雲南省的河口市、邱北縣,四川省的合江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平市,廣東省潮汕市的揭西地區,湖南省等地,均有柒氏族人分佈。
【郡望堂號】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