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成公·成公三年

成公三年原文

  【经】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辛亥,葬卫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甲子,新宫灾。三日哭。乙亥,葬宋文公。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公至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大雩。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啬咎如。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郑伐许。

  【传】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皇戌如楚献捷。

  夏,公如晋,拜汶阳之田。

  许恃楚而不事郑,郑子良伐许。

  晋人归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荦。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荦,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秋,叔孙侨如围棘,取汶阳之田。棘有服,故围之。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啬咎如,讨赤狄之馀焉。啬咎如溃,上失民也。

  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且寻盟。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且寻盟。公问诸臧宣叔曰:「中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孙子之于卫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卫在晋,不得为次国。晋为盟主,其将先之。」丙午,盟晋,丁未,盟卫,礼也。

  十二月甲戌,晋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赏鞍之功也。

  齐侯朝于晋,将授玉。郤克趋进曰:「此行也,君为妇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晋侯享齐侯。齐侯视韩厥,韩厥曰:「君知厥也乎?」齐侯曰:「服改矣。」韩厥登,举爵曰:「臣之不敢爱死,为两君之在此堂也。」

  荀荦之在楚也,郑贾人有将置诸褚中以出。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如晋,荀荦善视之,如实出己,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遂适齐。

成公三年譯文

  三年春季,諸侯聯軍進攻鄭國,聯軍駐紮在伯牛,這是討伐邲地戰役鄭國對晉國有二心,於是就從東邊入侵鄭國。鄭國的公子偃領兵抵禦,命令東部邊境地方部隊在鄤地設下埋伏,把敵軍在丘輿擊敗。皇戌到楚國進獻戰利品。

  夏季,魯成公到晉國,拜謝晉國讓齊國退還汶陽的土田。

  許國依仗楚國而不事奉鄭國,鄭國的子良進攻許國。

  晉國人把楚國公子穀臣和連尹襄老屍首歸還給楚國,以此要求換回知罃。當時荀首已經是中軍副帥,所以楚國人答應了。楚共王送別知罃,說:“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說:“兩國交戰,下臣沒有才能,不能勝任所當職務,所以做了俘虜。君王的左右的人沒有用我的血來祭鼓,而讓我回國去接受殺戮,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實在沒有才能,又敢怨恨誰?”楚共王說:“那麼感激我嗎?”知罃回答說:“兩國為自己的國家打算,希望讓百姓得到安寧,各自抑止自己的憤怒,求得互相原諒,兩邊都釋放被俘的囚犯,以結成友好。兩國友好,下臣不曾與謀,又敢感激誰?”楚共王說:“您回去,用什麼報答我?”知罃回答說:“下臣既不怨恨,君王也不值得感恩,沒有怨恨,沒有恩德,就不知道該報答什麼。”楚共王說:“儘管這樣,也一定把您的想法告訴我。”知罃回答說:“承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夠帶著這把骨頭回晉國,寡君如果加以誅戮,死得幸運。如果由於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賜給您的外臣荀首,荀首向我君請求,而把下臣殺戮在自己的宗廟中,也死得幸運。如果得不到寡君誅戮的命令,而讓下臣繼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擔晉國的大事,率領一部分軍隊以保衛邊疆,雖然碰到君王的左右,我也不敢違背禮義迴避,要竭盡全力以至於死,沒有二心,以盡到為臣的職責,這就是所報答於君王的。”楚共王說:“晉國是不可以和它相爭的。”於是就對知罃重加禮遇而放他回晉國去。

  秋季,叔孫僑如包圍棘地,佔取了汶陽的土田。由於棘地人不服從,所以包圍了棘。

  晉國的郤克、衛國的孫良夫進攻廧咎如,討伐赤狄的殘餘。廧咎如潰敗,這是由於他們的上級失去了民心。

  冬季,十一月,晉景公派遣荀庚前來聘問,同時重溫過去的盟約。衛定公派遣孫良夫前來聘問,並且重溫過去的盟約。魯成公向臧宣叔詢問說:“中行伯在晉國,位次排列第三;孫子在衛國,位次是上卿,應該讓誰在前?”臧宣叔回答說:“次國的上卿,相當於大國的中卿,中卿相當於它的下卿,下卿相當於它的上大夫。小國的上卿,相當於大國的下卿,中卿相當於它的上大夫,下卿相當於它的下大夫。位次的上下如此,這是古代的制度。衛國對晉國來說,不能算是次國。晉國是盟主,晉國應該先行禮。”二十八日,和晉國結盟。二十九日,和衛國結盟。這是合於禮的。

  十二月二十六日,晉國編成六個軍。韓厥、趙括、鞏朔、韓穿、荀騅、趙旃都做了卿,這是為了賞賜在鞌地戰役中的功勞。

  齊頃公到晉國朝見,將要舉行授玉的儀式。郤克快步走進來,說:“這一趟,君王是為女人的取笑而受到了羞辱,寡君不敢當。”晉景公設宴招待齊頃公。齊頃公注視著韓厥。韓厥說:“君王認識厥嗎?”齊頃公說:“服裝換了。”韓厥登階,舉起酒杯說:“下臣所以不惜一死,當時就是為了兩位國君現在在這個堂上飲宴啊。”

  荀罃在楚國的時侯,鄭國的商人準備把他藏在袋子裡逃出楚國。已經商量好,還沒有動身,楚國人就把他送回來了。這個商人到晉國,荀罃待他很好,好像確實救了自己一樣。商人說:“我沒有那樣的功勞,敢有這樣的實惠嗎?我是小人,不能夠這樣來欺騙君子。”商人於是就到齊國去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