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成公·成公十五年

成公十五年原文

  【经】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公至自会。夏六月,宁公固卒。楚子伐郑。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宋鱼石出奔楚。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酉、邾人会吴于钟离。许迁于叶。

  【传】十五年春,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执而归诸京师。书曰:「晋侯执曹伯。」不及其民也。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而执之,则曰某人执某侯。不然,则否。

  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虽不能圣,敢失守乎?」遂逃,奔宋。

  夏六月,宋共公卒。

  楚将北师。子囊曰:「新与晋盟而背之,无乃不可乎?」子反曰:「敌利则进,何盟之有?」申叔时老矣,在申,闻之,曰:「子反必不免。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之亡,欲免得乎?」楚子侵郑,及暴隧,遂侵卫,及首止。郑子罕侵楚,取新石。栾武子欲报楚,韩献子曰:「无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

  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

  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戌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书曰:「宋杀大夫山。」言背其族也。

  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出舍于睢上。华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鱼府曰:「今不从,不得入矣。右师视速而言疾,有异志焉。若不我纳,今将驰矣。」登丘而望之,则驰。聘而从之,则决睢澨,闭门登陴矣。左师、二司寇、二宰遂出奔楚。华元使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以靖国人。

  晋三郤害伯宗,谮而杀之,及栾弗忌。伯州犁奔楚。韩献子曰:「郤氏其不免乎!善人,天地之纪也,而骤绝之,不亡何待?」

  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十一月,会吴于钟离,始通吴也。

  许灵公畏逼于郑,请迁于楚。辛丑,楚公子申迁许于叶。

成公十五年譯文

  十五年春季,魯成公和晉厲公、衛獻公、鄭成公、曹成公、宋國世子成、齊國國佐、邾人在戚地會盟,這是為了討伐曹成公。逮捕了曹成公送到京師。《春秋》記載說“晉侯執曹伯”,這是由於曹成公的罪過不及於百姓。凡是國君對百姓無道,諸侯討伐而且逮捕了他,就說“某人執某侯”,否則就不這樣記載。

  諸侯要讓子臧進見周王而立他為曹國國君。子臧辭謝說:“古書上有這樣的話:‘聖人通達節義,其次保守節義,最下失去節義’。做國君這件事不合於我的節義。雖然不能像聖人那樣,豈敢失節呢?”於是逃亡到宋國。

  夏季,六月,宋共公去世。

  楚國準備向北方出兵,子囊說:“新近和晉國結盟而背棄它,恐怕不可吧!”子反說:“敵情有利於我就前進,結什麼盟?”申叔時已經老了,住在采邑申地,聽到這話,說:“子反必然不能免於禍難。信用用來保持禮義,禮義用來保護生存,信用、禮義都沒有了,想要免於禍難,行嗎?”

  楚子入侵鄭國,到達暴隧,因此入侵衛國,到達首止。鄭國子罕入侵楚國,戰領了新石。

  晉將欒武子想要報復楚國,韓獻子說:“不用,讓他自己加重罪過,百姓將會背叛他。失了人心,誰去替他打仗。”

  秋季,八月,安葬宋共公。在這時,華元做右師,魚石做左師,蕩澤做司馬,華喜做司徒,公孫師做司城,向為人做大司寇,鱗朱做少師寇,向帶做太宰,魚府做少宰。蕩澤要削弱公室,殺了公子肥。華元說:“我做右師,國君和臣下的教導,這是師所掌管的。現在公室的地位低下,卻不能撥正,我的罪過大了。不能盡到職責,豈敢以得到寵信為利呢?”於是出奔晉國。

  二位華氏,是戴公的後代;司城,是莊公的後代;其他六大臣都是桓公的後代。魚石準備阻止華元逃亡。魚府說:“右師如果回來,必然要討伐蕩澤,這就會沒有桓氏這一族了。”魚石說:“右師如果能夠回來,雖然允許他討伐,他必然不敢。而且他建立了大功,國內的人們親附他,如果他不回來,恐怕桓氏在宋國沒有人祭祀了。右師如果討伐,還有向戌在那裡。桓氏雖然滅亡,必然只是亡掉一部分而已。”魚石自己在黃河岸上阻止華元。華元請求討伐蕩澤,魚石答應了。華元這才回來,派遣華喜、公孫師率領國內的人們進攻蕩氏,殺了蕩澤,《春秋》記載說“宋殺其大夫山”,就是說蕩澤背棄了自己的宗族。

  魚石、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離開都城住在睢水旁邊,華元派人勸阻他們,他們不同意。冬季,十月,華元親自去勸阻,他們又不同意,華元就回來了。魚府說:“現在不聽從華元的話,以後就不能進入國都了。右師眼睛轉動很快而說話很急,有別的想法呀。如果不接納我們,現在就要疾馳而去了。”他們登上山頭一看,就看到華元疾馳而去。這五個人驅車跟隨華元,華元已經掘開睢水堤防,關閉城門登上城牆了。左師、兩個司寇、兩個宰就逃亡到楚國。華元派向戌做左師、老佐做司馬、樂裔做司寇,來安定國內的人。

  晉國三郤陷害伯宗,誣陷以後再殺了他,並且連累及於欒弗忌。伯州犁逃亡到楚國。韓獻子說:“郤氏恐怕不能免於禍難吧!善人,是天地的綱紀,而多次加以殺害,不滅亡還等什麼?”

  當初,伯宗每次朝見,他的妻子一定勸戒他說:“盜賊憎恨主人,百姓討厭統治者,您喜歡說直話,必然遭到禍難。”

  十一月,叔孫僑如會合晉國士燮、齊國高無咎、宋國華元、衛國孫林父、鄭國公子?和吳國在鍾離會見,這是開始和吳國友好往來。

  許靈公害怕鄭國逼迫,請求遷到楚國。十一月初三日,楚國公子申把許國遷到葉地。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