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莊公·莊公十四年

莊公十四年原文

  【经】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夏,单伯会伐宋。秋七月,荆入蔡。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传】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

  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

  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于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厉公入,遂杀傅瑕。使谓原繁曰:「傅瑕贰,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纳我而无二心者,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吾愿与伯父图之。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对曰:「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社稷有主而外其心,其何贰如之?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二乎。庄公之子犹有八人,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君其若之何?臣闻命矣。」乃缢而死。

  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

  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冬,会于鄄,宋服故也。

莊公十四年譯文

  十四年春季,齊國、陳國、曹國聯軍進攻宋國。齊國請求成周出兵。夏季,單伯帶兵同諸侯相會。同宋國講和後回國。

  鄭厲公從櫟地帶兵入侵鄭國國都,到達大陵,俘虜了傅瑕。傅瑕說:“如果放了我,我可以使君王回國再登君位。”鄭厲公和他盟誓,便把他釋放了。

  六月二十日,傅瑕殺死鄭子子儀和他的兩個兒子,接納厲公回國。

  當初,在鄭國國都的南門下面,一條在門裡的蛇和一條在門外的蛇相鬥,門裡的蛇被咬死。過了六年而鄭厲公回國。魯莊公聽說這件事,向申繻詢問說:“厲公的回國難道與妖蛇有關係嗎?”申繻回答說:“一個人是否會遇到他所顧忌的事,是由於他自己的氣焰所招致的。妖孽是由於人才起來的。

  人沒有毛病,妖孽自己不能起來。人丟棄正道,妖孽就自己來了,所以才有妖孽。”

  鄭厲公回國,就殺死了傅瑕。派人對原繁說:“傅瑕對國君有二心,周朝定有懲處這類奸臣的刑罰,現在傅瑕已經得到懲處了。幫助我回國而沒有二心的人,我都答應給他上大夫的職位,我願意跟伯父一起商量。而且我離開國家在外,伯父沒有告訴我國內的情況。回國以後,又並不親附我,我對此感到遺憾。”原繁回答說:“先君桓公命令我的先人管理宗廟列祖列宗的主位,國家有君主而自己的心卻在國外,還有比這更大的二心嗎?如果主持國家,國內的百姓,又誰不是他的臣下呢?臣下不應該有二心,這是上天的規定。子儀居於君位,十四年了,現在策劃召請君王回國的,難道不是二心嗎?莊公的兒子還有八個人,如果都用官爵做賄賂以勸說別人三心二意而又可能成功,君王又怎麼辦?下臣知道君王的意思了。”原繁說完,就上吊死了。

  蔡哀侯由於莘地戰役被俘,在楚文王面前讚美息媯。楚文王到息國,設宴招待息侯而加以襲殺,就滅亡了息國。他把息媯帶回楚國,生了堵敖和成王。息媯沒有主動說過話,楚文王問她,她回答說:“我一個女人,伺候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又能說什麼?”楚文王由於蔡侯的緣故才滅亡了息國,於是再進攻蔡國。秋季,七月,楚軍進入蔡國。

  君子說:“《商書》所說的‘惡的蔓延,如同大火在草原上燃燒,不可以接近,難道還可以撲滅?’恐怕就像蔡哀侯吧!”

  冬季,單伯和齊桓公、宋桓公、衛惠公、鄭厲公在鄄地會見,這是由於宋國順服的緣故。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