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有“三守”。“三守”完備,就會國家安定而自身榮貴;“三守”不完備,就會國家危亡而自身危險。什麼叫“三守”不完備?臣子中有議論當權者的過失、執政者的錯誤以及揭發一般臣子的隱情,君主不把這些藏在心裡而洩漏給左右親信和善於鑽營的人,使臣子中想向君主進言的人不得不先屈從於親信權貴的心意,而後向君主進言。這樣,講話正直、辦事誠實的人就不能見到君主,而忠誠耿直的人就一天天被疏遠。君主喜愛一個人,不獨自獎賞他,等到有人讚譽他後才加以獎賞;憎惡—個人,不獨自處罰他,等到有人反對他後才加以處罰。這樣,君主就沒有威勢而大權旁路於近臣了。君主厭惡親理政事的勞累,使群臣歸聚的核心出現變化,從而權柄和勢位發生轉移,使生殺予奪的要害控制在大臣手裡,這樣的話,君主就要受到侵害。以上所說就叫做三守不完備。三守不完備,就出現了劫殺君主、篡奪君位的徵兆。
大凡篡奪君位有三種情形:有公開篡權的,有透過政事篡權的,有專擅刑罰篡權的。臣子有了大臣的顯要地位,在外面操縱國家大權來買群臣,使朝廷內外的事情不透過自己就不能辦。雖有賢能正直的人,違逆他的一定遭禍,順從他的一定得福。這樣一來,群臣中簡直就沒有敢於忠君憂國而為國家利益抗爭的人了。君主雖然賢明,但不能獨自決策,而臣子又不敢忠君,那麼國家就成為亡國了。這叫國家沒有臣子。國家沒有臣子,難道是近侍缺而朝臣少嗎?群臣用俸祿去豢養黨羽,營私謀利而不盡忠報國,這叫公開篡權。賣弄君主對他的龍愛,獨攬大權,假託外部勢力來制服內部,危言聳聽地渲染禍福得失的形勢,用來迎合君主的好惡。君主聽了,就是降低身份輕視國家來資助他們。事情失敗了,就讓君主分擔禍害;事情成功了,臣子就獨佔功勞。許多處理政事的人,眾口同聲地說他好,那麼君主再說他不好就一定不被信服了,這叫透過政事篡權。至於職司監獄掌管刑罰,如果出現了臣下獨攬專斷的情況,就成為專擅刑罰來篡權的了。“三守”。不完備,“三劫”就產生了;“三守”完備,“三劫”就禁止了。“三劫”既經禁止、杜絕,君主就可以統治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