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ī zǐ wǔ | 注音 | ㄕ ㄗ ㄨˇ |
首字母 | szw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舞獅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中國漢族民間舞蹈。流行地區很廣。一般由兩人合作舞大獅,一人舞小獅,另一人扮武士,持綵球逗引獅子翻滾、跳躍等,技巧性很強。歷史悠久,漢代已流行。 |
中國《獅子舞》自漢代由西域傳入的假形舞蹈。新春之際在霹靂炸響的爆竹聲中“舞獅”,逐漸成為人們避邪免災、吉祥納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態可掬、溫文爾雅,以表演戲球、踩踏板,與人親暱似貓的“文獅”和矯健迅猛、虎視眈眈,以高難雜技性表演為主的“武獅”,基本成為北、南兩方風格廻異的兩種“獅舞”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