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ī zǐ tóu | 注音 | ㄕ ㄗ ㄊㄡˊ |
首字母 | sz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獅子頭菜、獅子頭肉丸、獅子頭湯、獅子頭面食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菜餚名。做法是把肥瘦適中的豬肉切為細末,配以佐料,製成較大的肉圓,油煎﹑燜燒或蒸煮。成菜嫩而不膩,內多鮮美的湯汁,有獨特風味,是江蘇淮揚一帶的名菜。 |
獅子頭是中國江蘇省揚州淮揚菜系中的一道傳統菜餚。傳說獅子頭做法始於隋朝,是在隋煬帝遊幸時,廚師以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為主題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四道菜,據說原名葵花斬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國公韋陟的家廚韋巨元做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斬肉四道名菜,令座中賓客歎服,葵花斬肉被改名為獅子頭。此菜口感軟糯滑膩,健康營養。
江西宜豐也有此菜,盛傳100餘年,具有色澤雪白,肉質鮮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點。安徽巢湖地區每年在新春佳節期間都要扎綵球,耍獅子,慶祝五穀豐登。當地群眾屆時要製作形似獅子頭的點心來酬謝舞獅子的人,這種習俗自古至今廣為流傳。此小吃因用食鹼量比普通酵麵糰要稍大,所以特別酥香,可貯存數日不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