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哀公·哀公二年

哀公二年原文

  【经】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滕子来朝。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冬十月,葬卫灵公。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传】二年春,伐邾,将伐绞。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淳阜、沂之田而受盟。

  初,卫侯游于郊,子南仆。公曰:「余无子,将立女。」不对。他日,又谓之。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其改图。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君命只辱。」

  夏,卫灵公卒。夫人曰:「命公子郢为大子,君命也。」对曰:「郢异于他子。且君没于吾手,若有之,郢必闻之。且亡人之子辄在。」乃立辄。

  六月乙酉,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使大子絻,八人衰絰,伪自卫逆者。告于门,哭而入,遂居之。

  秋八月,齐人输范氏粟,郑子姚、子般送之。士吉射逆之,赵鞅御之,遇于戚。阳虎曰:「吾车少,以兵车之旆,与罕、驷兵车先陈。罕、驷自后随而从之,彼见吾貌,必有惧心。于是乎会之,必大败之。」从之。卜战,龟焦。乐丁曰:「《诗》曰:『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谋协,以故兆询可也。」简子誓曰:「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寡君恃郑而保焉。今郑为不道,弃君助臣,二三子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诟耻,在此行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志父无罪,君实图之。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甲戌,将战,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为右。登铁上,望见郑师众,大子惧,自投于车下。子良授大子绥而乘之,曰:「妇人也。」简子巡列,曰:「毕万,匹夫也。七战皆获,有马百乘,死于牖下。群子勉之,死不在寇。」繁羽御赵罗,宋勇为右。罗无勇,麇之。吏诘之,御对曰:「痁作而伏。」卫大子祷曰:「会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晋午在难,不能治乱,使鞅讨之。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获其峰旗。大子救之以戈,郑师北,获温大夫赵罗。大子复伐之,郑师大败,获齐粟千车。赵孟喜曰:「可矣。」傅叟曰:「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艾也。」

  初,周人与范氏田,公孙尨税焉。赵氏得而献之,吏请杀之。赵孟曰:「为其主也,何罪?」止而与之田。及铁之战,以徒五百人宵攻郑师,取峰旗于子姚之幕下,献曰:「请报主德。」

  追郑师。姚、般、公孙林殿而射,前列多死。赵孟曰:「国无小。」既战,简子曰:「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今日我上也。」大子曰:「吾救主于车,退敌于下,我,右之上也。」邮良曰:「我两靷将绝,吾能止之,我,御之上也。」驾而乘材,两靷皆绝。

  吴泄庸如蔡纳聘,而稍纳师。师毕入,众知之。蔡侯告大夫,杀公子驷以说,哭而迁墓。冬,蔡迁于州来。

哀公二年譯文

  二年春季,魯軍攻打邾國,準備先進攻絞地。邾國人愛惜絞地的土地,所以用漷、沂兩地的土田作為賄賂,接受盟約。

  當初,衛靈公在郊外遊玩,公子子南為他駕車。衛靈公說:“我沒有嫡子,打算立你做繼承人。”子南不回答。過了些時候,衛靈公又對子南那麼說,子南迴答說:“郢不足以有國家,您還是改變一下主意。君夫人在堂上,卿、大夫、士在下邊。您沒有和他們商量,我聽從了只能是有辱您的命令。”

  夏季,衛靈公死了。夫人說:“命令公子郢做太子,這是國君的命令。”公子郢回答說:“郢和別的兒子不一樣,而且我伺候國君到死,如果有這話,郢一定會聽到。並且還有逃亡者的兒子輒在那裡。”於是就立了輒。

  六月十七日,晉國的趙鞅把衛國的太子送回戚地。夜裡迷了路,陽虎說:“右邊到黃河再渡河往南,一定就到了。”讓太子脫帽,八個人穿著喪服,假裝是從衛國前來迎接的樣子。他們通報守門人,號哭入城,於是就住在那裡。

  秋季,八月,齊國人運送糧食給範氏,鄭國的子姚、子般押送。士吉射迎接他們,趙鞅抵禦他們,在戚地相遇。陽虎說:“我們的車子少,把大將的旗子插在車上,先與子姚、子般的戰車對陣,子姚、子般從後面跟上來,他們看到我軍的陣容,必定有恐懼之心。在那時候會合戰鬥,一定可以把他們打得大敗。”趙鞅聽從了。占卜戰爭的吉凶,龜甲烤焦了。樂丁說:“《》說:‘先行謀劃,於是占卜。’謀劃一致,相信過去的卜兆就行了。”趙鞅起誓說:“範氏、中行氏違背天命,斬殺百姓,想要在晉國專權而滅亡國君,我們國君依仗著鄭國保護自己,現在鄭國無道,拋棄國君幫助臣下,我們幾個人順從天命,服從君令,推行德義,消除恥辱就在這次行動了。戰勝敵人的,上大夫可得到縣,下大夫可得到郡,士可得到十萬畝土田,庶人工商可做官,奴隸可獲得自由。志父如果沒有罪過,就請國君加以考慮。如果戰敗有罪,就用絞刑把我誅戮,死後用三寸厚的桐木棺,不要再有襯版和外槨,用沒有裝飾的馬裝運棺材,不要葬入本族的墓地中,這是按照下卿的地位所作的處罰。”

  八月初七日,將要作戰,郵無恤為趙鞅駕御戰車,衛國的太子做車右。登上鐵丘,遠望鄭軍人數眾多,衛太子害怕,自己跳到車下。郵無恤把車上的拉手帶子遞給太子而讓他上車,說:“你像個女人。”趙鞅巡視隊伍,說:“畢萬是個普通人,七次戰鬥都俘獲了敵人,後來有了四百匹馬,在家裡善終。諸位努力吧!未必就死在敵人手裡。”繁羽為趙羅駕御戰車,宋勇做車右。趙羅膽小,別人用繩子把他捆在車上。軍吏詢問原因,車御回答說:“瘧疾發作躺下了。”衛國的太子禱告說:“遠孫蒯聵謹敢報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鄭勝攪亂常道,晉午處在危難之中,不能平定禍亂,派趙鞅前來討伐。蒯聵不敢放縱安逸,居於持矛作戰的行列裡,謹敢祈禱保佑不要斷筋,不要折骨,臉上不要受傷,以成就大事,不給三位祖先帶來羞辱。死生的命運不敢請求,佩玉不敢愛惜。”

  鄭國人擊中趙鞅的肩膀,趙鞅倒在車裡,鄭國人繳獲了他的蜂旗。太子用戈救援趙鞅,鄭軍敗逃。俘虜了溫大夫趙羅。太子再次進攻,鄭軍大敗,獲得了齊國的一千車糧食。趙鞅高興地說:“行了。”傅傁說:“雖然打敗了鄭國,還有知氏在那裡,憂患還不能消除呢”

  當初,周朝人給範氏土田,公孫尨為範氏收稅,趙氏抓住了他獻給趙鞅。軍吏請求把他殺了。趙鞅說:“他是為了主人,有什麼罪?”阻止了軍吏並且給了公孫尨土田。等到鐵丘這一戰,公孫尨帶領部下五百人夜裡進攻鄭軍,在子姚的帳幕下取得了蜂旗,獻上,說:“請允許我以此報答主人的恩德。”

  追逐鄭軍,子姚、子般、公孫林殿後掩護退軍並射擊追軍,前鋒部隊大多戰死,趙鞅說:“對小國也不能輕視。”戰鬥結束,趙鞅說:“我伏在弓袋上吐了血,但鼓聲不衰,今天我的功勞最大。”太子說:“我在車上救了您,在下邊追擊敵人,我是車右中功勞最大的。”郵無恤說:“我驂馬的兩根帶子快要斷了,我還能控制它,我是車御中功勞最大的。”他又駕車裝上點木材,兩根帶子就全斷了。

  吳國的洩庸到蔡國去致送聘禮,逐漸把軍隊混進蔡國。等到吳軍全部進入,大家才知道這回事。蔡侯告訴大夫,殺了公子駟來取悅吳國,號哭著把先君的墳墓遷走。冬季,蔡國遷到州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