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哀公·哀公元年

哀公元年原文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传】元年春,楚子围蔡,报柏举也。里而栽,广丈,高倍。夫屯昼夜九日,如子西之素。蔡人男女以辨,使疆于江、汝之间而还。蔡于是乎请迁于吴。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婚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句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仇,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三月,越及吴平。吴入越,不书,吴不告庆,越不告败也。

  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

  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逢滑当公而进,曰:「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而晋,盟主也,若以晋辞吴,若何?」公曰:「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对曰:「国之有是多矣,何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楚虽无德,亦不艾杀其民。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而未见德焉。天其或者正训楚也!祸之适吴,其何日之有?」陈侯从之。及夫差克越,乃修先君之怨。秋八月,吴侵陈,修旧怨也。

  齐侯、卫侯会于乾侯,救范氏也,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冬十一月,晋赵鞅伐朝歌。

哀公元年譯文

  元年春季,楚昭王發兵包圍蔡國國都,這是為了報復柏舉那次戰役。離城一里建築堡壘,寬一丈,高二丈。役夫屯駐九晝夜,和子西的預定計劃一樣。蔡國人把男女奴隸分別排列捆綁作為禮物出降。楚昭王讓蔡國遷移到長江、汝水之間就回去了。蔡國因此向吳國請求遷移到吳國去。

  吳王夫差在夫椒打敗越軍,報復在檇李被越國打敗的仇恨。接著,吳軍就乘勢攻打越國。越王帶著披甲持盾計程車兵五千人踞守在會稽山,派大夫種透過吳國太宰嚭而向吳國求和。吳王打算答應越國的請求。伍員說:“不行。下臣聽說:‘建樹德行最好不斷增加,除去邪惡最好徹底乾淨。’從前有過國的國君澆殺了斟灌而攻打斟?,滅亡了夏後相,後緡正懷著孕,從城牆的小洞裡逃出去,回到孃家有仍國,生了少康。少康後來在有仍做了管理畜牧的官,對澆滿懷仇恨而能警惕戒備。澆派椒尋找少康,少康逃奔到有虞國,做了那裡掌管庖廚的長官,才逃避了澆的殺害,虞思因此把兩個女兒嫁給了他,封他在綸邑,擁有方圓十里的土田,有五百人的兵力,能廣施恩德,並開始實施復國計劃。他收集夏朝的餘部,安撫他的官員,派遣女艾到澆那裡去做間諜,派季杼去引誘澆的弟弟豷。這樣就滅亡了過國、戈國,復興了禹的事業。少康奉祀夏朝的祖先同時祭祀天帝,維護了原有的天下。現在吳國不如過國,而越國大於少康,上天也許將會使越國壯大,如果允許講和,不也很難了嗎?勾踐能夠親近別人而注意施行恩惠,施捨皆各得其人。對有功勞的人從不拋棄而加以親近。越國和我國土地相連,而又世世代代是仇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戰勝越國而不滅亡它,又準備儲存下去,這是違背了無意而又助長了仇敵,以後即使懊悔,也來不及消除禍患了。姬姓的衰微,為時不遠了。我國介於蠻夷之間,而還去助長仇敵的發展,用這樣的辦法來求取霸業,必定是辦不到的。”吳王夫差不聽。伍員退下去告訴別人說:“越國用十年時間繁衍積聚,用十年時間教育訓練,二十年以後,吳國的宮殿恐怕要成為池沼了。”三月,越國和吳國講和。

  吳國進入越國,《春秋》不加記載,這是由於吳國沒有報告勝利,越國沒有報告失敗。

  夏季,四月,齊景公、衛靈公救援邯鄲,包圍五鹿。

  吳國進入楚國的時候,派人召見陳懷公。懷公向國內的人們徵求意見,說:“想要親附楚國的站到右邊。想要親附吳國的站到左邊。陳國人有土田的,根據土田的所在而分立左右,沒有土田的和親族站在一起。”逢滑正對著懷公走上前去,說:“下臣聽說,國家的興起由於福德,它的滅亡由於禍殃,現在吳國還沒有福德,楚國還沒有禍殃,楚國還不能拋棄,吳國還不能跟從。晉國是盟主,如果用晉國作為藉口而辭謝吳國,怎麼樣?”懷公說:“國家被吳國戰勝,國君逃亡,這不是禍殃是什麼?”逢滑回答說:“國家有這種情況的太多了,為什麼一定不能恢復?小國尚且能恢復,何況大國呢?下臣聽說,國家的興起,看待百姓如同受傷者而不加驚動,這就是它的福德。國家的滅亡,把百姓作為糞土草芥,這就是它的禍殃。楚國雖然沒有德行,也沒有斬殺它的百姓。吳國每天在戰爭中凋敝,暴露屍骨多得像雜草一樣,而又沒有見到什麼德行。上天恐怕正是在給楚國一次教訓吧!吳國遭致禍殃,不會太久了。”陳懷公聽從了。等到夫差攻下越國,吳國就重新清算先君時代結下的怨恨。秋季,八月,吳國侵襲陳國,這就是為了重新清算過去的怨恨。

  齊景公、衛靈公在乾侯會見,這是為了救援範氏。魯軍和齊軍、衛國的孔圉、鮮虞人進攻晉國,佔取了棘蒲。

  吳軍駐在陳國,楚國的大夫們都恐懼,說:“吳王闔廬善於使用他的百姓作戰,在柏舉把我們打敗了。現在聽說他的繼承人比他還要厲害,我們將對他怎麼辦?”子西說:“您幾位只應當憂慮自己不相和睦,不用害怕吳國的侵襲。從前闔廬吃飯不吃兩道菜,坐著不用兩層席子,房子不造在高壇上,器用不加紅漆和雕刻,宮室之中不造亭臺樓閣,車船不加裝飾,衣服和用具,取其實用而不尚虛華。在國內,上天降下天災瘟疫,就親自巡視,安撫孤寡和資助貧困的人。在軍隊中,煮熟的食物必須等士兵都得到了,自己才食用,他吃的山珍海味,士兵們都有一份。吳王闔廬經常撫卹百姓而和他們同甘共苦,因此百姓不疲勞,死了也知道不是白白死去。我們的先大夫子常的作法正相反,所以吳國就打敗了我國。現在聽說夫差住宿有樓臺池沼,睡覺有嬪妃宮女,即使是一天在外頭,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到手,玩賞愛好的東西,一定要隨身帶走;積聚珍奇,享樂為務;把百姓看得如同仇人,沒完沒了驅使他們。這樣做只不過是先自取失敗而已,哪裡能打敗我國呢?”

  冬季,十一月,晉國的趙鞅進攻朝歌。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