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昭公·昭公十七年

昭公十七年原文

  【经】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冬,有星孛于大辰。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传】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馀则否。」大史曰:「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平子弗从。昭子退曰:「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洛。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宣子梦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

  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征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天汉,汉,水祥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子产弗与。

  吴伐楚。阳丐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改卜。」令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隧炭,陈以待命。吴公子光请于其众,曰:「丧先王之乘舟,岂唯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取之,以救死。」众许之。使长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皇,则对,师夜从之。」三呼,皆迭对。楚人从而杀之,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余皇以归。

昭公十七年譯文

  十七年春季,小邾穆公來魯國朝見,昭公和他一起飲宴。季平子賦了《採叔》,穆公賦了《菁菁者莪》。昭子說:“假若沒有治理國家的人才,國家能長久嗎?”

  夏季,六月初一日,發生日食。掌管祭祀的官員請示所應該使用的祭品,昭子說:“發生日食,天子不進豐盛的菜餚,在土地神廟裡擊鼓。諸侯用祭品在土地神廟裡祭祀,在朝廷上擊鼓。這是禮制。”平子禁止這樣做,說:“不能那樣做。只有周正六月初一,陰氣沒有發作,發生日食,才擊鼓用祭品,這是禮制。其他的時候就不這樣。”太史說:“就是在這個月。太陽過了春分而沒有到夏至,日、月、星有了災殃,在這時候百官穿上素服,國君不進豐盛的菜餚,離開正寢躲過日食的時辰,樂工擊鼓,祝使用祭品,史官使用辭令來祈禱消災去禍。所以《夏書》說:‘日月交會不在正常的地位上,瞽師擊鼓,嗇夫駕車,百姓奔跑’,說的就是這個月初一的情況。正當夏正的四月,所以叫做孟夏。”平子不聽從。昭子退出,說:“這個人將要有別的念頭,他不把國君當成國君了。”

  秋季,郯子來魯國朝見,昭公和他一起飲宴。昭子詢問他,說:“少皞氏用鳥名作為官名,這是什麼緣故?”郯子說:“他是我的祖先,我知道。從前黃帝氏用雲記事,所以設定各部門長官都用雲字命名。炎帝氏用火記事,所以設定各部門長官都用火字命名。共工氏用水記事,所以設定各部門長官都用水字命名。太皞氏用龍記事,所以設定各部門長官都用龍來命名。我的高祖少皞摯即位的時候,鳳鳥正好來到,所以就從鳥開始記事,設定各部門長官都用鳥來命名。鳳鳥氏,就是掌管天文曆法的官。玄鳥氏,就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趙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鳥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鳥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祝鳩氏,就是司徒;鴡鳩氏,就是司馬;鳲鳩氏,就是司空;爽鳩氏,就是司寇;鶻鳩氏,就是司事。這五鳩,是鳩聚百姓的。五雉是五種管理手工業的官,是改善器物用具、統一尺度容量、讓百姓得到平均的。九扈是九種管理農業的官,是制止百姓不讓他們放縱的。自從顓頊以來,不能記述遠古的事情,就從近古開始記述,做百姓的長官而用百姓的事情來命名,那已經是不能照過去辦理了。”

  孔子聽到了這件事,進見郯子並向他學習古代官制。不久以後告訴別人說:“我聽說,‘在天子那裡失去了古代官制,官制的學問還儲存在遠方的小國’,這話還是可以相信的。”

  晉頃公派屠蒯去到周朝,請求祭祀洛水和三塗山。萇弘對劉子說:“客人的臉色兇猛,不是為了祭祀,恐怕是為了進攻戎人嗎!陸渾氏和楚國很友好,一定是這個緣故。您還是防備一下。”於是就對戎人加強警備。九月二十四日,晉國的荀吳領兵從棘津徒步涉水,讓祭史先用牲口祭祀洛水。陸渾人不知道,部隊就跟著打過去。二十七日,就滅亡了陸渾,責備他們和楚國勾結。陸渾子逃亡到楚國,他的部下逃亡到甘鹿。周朝俘虜了大批陸渾人。韓宣子夢見晉文公拉著荀吳而把陸渾交付給他,所以讓他領兵,在晉文公廟裡奉獻俘虜。

  冬季,彗星在大火星旁邊出現,光芒西達銀河。申須說:“彗星是用來除舊佈新的,天上發生的事常常像徵兇吉,現在對大火星清掃,大火星再度出現必然散佈災殃,諸侯各國恐怕會有火災吧!”梓慎說:“去年我見到它,這就是它的徵兆了。大火星出現而見到它。現在它在大火星出現時更加明亮,必然在大火星消失時潛伏。它和大火星在一起已經很久了,難道不是這樣嗎?大火星出現,在夏正是三月,在商正是四月,在周正是五月。夏代的歷數和天像適應,如果發生火災,恐怕有四個國家承當,在宋國、衛國、陳國、鄭國吧!宋國,是大火星的分野;陳國,是太皞的分野;鄭國,是祝融的分野,都是大火星所居住的地方。彗星到達銀河,銀河,就是水。衛國,是顓頊的分野,所以是帝丘,和它相配的星是大水。水,是火的陽姓配偶。恐怕會在丙子日或者壬午日發生火災吧!水火會在那個時候配合的。如果大火星消失而彗星隨著潛伏,一定在壬午日發生火災,不會超過它發現的那個月。”鄭國的神灶對子產說:“宋、衛、陳、鄭四國將要在同一天發生火災。如果我們用瓘斝玉瓚祭神,鄭國一定不發生火災。”子產不肯給。

  吳國攻打楚國,楚國的陽匄做令尹,占卜戰爭的結果,不吉利。司馬子魚說:“我們地處上游,為什麼不吉利?而且楚國的慣例,由司馬在占卜前報告占卜的事情,我請求重新占卜。”報告說:“魴帶領部屬戰死,楚軍跟上去,希望大獲全勝。吉利。”兩國軍隊在長岸作戰,子魚先戰死,楚軍跟著上去,把吳軍打得大敗,得到一條名叫餘皇的船,派隨國人和後來到達的人看守,環繞這條船挖深溝,一直見到泉水,用炭填滿,擺開陣勢聽候命令。吳國的公子光向大家請求說:“丟掉先王坐的船,難道只是光一人的罪過,大家也是有罪的。請求借大家的力量奪取回來以救一死。”大家答應了。派遣身高力壯的三個人偷偷地埋伏在船旁邊,說:“我喊餘皇,你們就回答。”軍隊在夜裡跟上去。喊了三次,埋伏的人都交替回答。楚國人上去把他們殺了。楚軍混亂,吳軍大敗楚軍,把餘皇號船奪回去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