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觀,字彥賓,虹人,高陽忠壯侯韓成的兒子。
以舍人身份任警衛,忠誠謹慎被太祖知道,任命桂林右衛指揮魚事。
洪武十九年,討伐平定柳州、融縣各蠻夷,多歡升遷至廣西都指揮使。
二十二年,平定富川蠻夷,設定靈亭千戶所。
二十五年,平定賓州上林蠻夷。
二十七年,會合湖廣軍隊討伐全州、灌陽各部瑤民,斬殺一千四百多人。
第二年,捕獲宜山各縣的蠻夷,斬殺他們自立的王和萬戶以下二千八百多人。
以徵南左副將軍的身份跟從都督楊文討伐龍州土官趟宗壽,趙宗壽認罪。
調兵征討南丹、奉議和都康、向武、富勞、上林、思恩、都亮各蠻夷,先後斬殺俘獲一萬多人。
韓觀成長於軍隊中,有勇氣謀略。
性情兇猛強悍,誅殺懲罰不寬恕。
下令如山,沒有人敢違犯。
當初,群蠻到處興起,掠奪郡縣,殺害守吏,勢力很旺盛。
將士畏懼韓觀的法令,爭著拼死戰鬥,韓觀抓到寇賊必定處死。
偶爾釋放一兩個,讓他們回去告訴各蠻夷,各蠻夷喪膽。
從此境內得以安定。
二十九年,召回進升為都督同知。
第二年,又隨從楊文討伐平定吉州和五開反叛的苗人,和顧成討伐平定水西各蠻夷營壘,歸還管理左府事務。
建文元年,在德州訓練軍隊,抵禦燕軍沒有功勞。
成祖即位,任用他像以前一樣。
命令去江西訓練軍隊守衛城池,兼管廣東、福建、湖廣三都司。
廬陵百姓結夥聚集於山野,皇帝不想用兵,派行人許子謨帶著韶書去招撫,命令韓觀親自去安撫他們。
韓觀到達,眾人都恢復生產,賜予詔害褒獎慰勞。
命令佩帶徵南將軍印,鎮守廣西,管轄兩廣官軍。
皇帝知道韓觀好殺人,賜詔書警戒他說:“蠻民易反叛難歸服,殺得愈多愈治理不住。
你去鎮守,務必安撫關懷他們,不要一味斬殺。”恰逢群蠻又叛亂,皇帝派員外郎李宗輔帶著詔書去安撫他們。
韓觀大規模佈置軍隊顯示將要發兵的樣子,而派使者和李宗輔同去。
桂林蠻夷恢復產業的有六幹家,只有思恩蠻夷沒有歸附。
而慶遠、柳、潯各蠻夷正殺掠官吏百姓,就上奏章請求討伐。
丞樂元年,和指揮葛森等打擊斬殺理定各縣山賊一千一百八十多人,擒獲他們的首領五十多人,斬殺示眾。
把被掠奪的男女歸還給百姓,而安撫平定逃散的人。
第二年,派都指揮朱輝勸解降服宜山、忻城各山寨。
荔波瑤民震驚害怕,請求把他們編入戶籍。
皇帝囑咐韓觀安撫他們,八十多個洞都歸附。
第二年,潯、柱、柳三府蠻夷叛亂,已經安撫的又叛亂,派朱輝用部分軍隊擎破他們。
蠻夷十分害怕。
正逢朝廷派郎中徐子良到,就來歸降,歸還所掠奪的人口牲畜器械。
四年,大規模發兵征討安壺,詔令韓觀謀劃方略,運送糧食二十萬石供給軍隊。
事完後,又命令和大理卿陳洽選擇土兵三萬會集於太平,仍然令韓觀偵察安南寇賊的動靜。
不久隨從大軍發兵憑祥,抵達坡壘關,命所率領的部隊駐紮在關下,伐木建造橋樑,供給軍糧。
安南平定,命令設定交趾沿途各營堡,而柳、潯各蠻族乘著韓觀出去,又反叛。
五年,韓觀回師抵達柳州。
寇賊望風逃匿。
韓觀請求等秋涼後深入,並請求增援軍隊。
皇帝派使者徵發湖廣、廣東、貴州三都司兵力,又詔令新城侯張輔派都督朱廣、方政用征討交趾的兵力協助討伐。
十月,諸軍都會集,分道進軍清剿。
韓觀自己帶領貴州、兩廣軍隊由柳州攻打馬平、來賓、遷江、童州、上林、羅城、融縣,都攻破了。
會師象州,又進攻武宣、束鄉、桂林、貴平、永福。
斬殺一萬多人,擒獲一萬三千多人,眾蠻夷又平定了。
捷報上奏,皇帝嘉獎慰勞他。
九年,拜授徵夷副將軍,仍佩帶原來的印章,統領軍隊鎮守交阢。
第二年,又命令運送糧食供給張輔的部隊。
張輔又發兵平定交吐,韓觀都主管運送糧食,不帶兵打仗,所以功勞不顯著。
韓觀在廣西時間久,威震南方,蠻夷恐懼恭敬地接受命令。
繼任的,除山雲以外,都比不上他。
十二年九月去世,沒有兒子。
宣德二年,保定伯梁銘上奏索求韓觀南京的舊宅,皇帝允許了。
不久聽說韓觀的妻子居住在那裡,說:“韓觀是功臣,雖然去世,哪能搶奪他的房子。”於是不允許。
命令有關官員把其它房子賜給鑾筮。
山雲,徐人。
父親山青,以百戶身份隨從成祖起兵,積累功勞至都督愈事。
山雲相貌魁梧,多智謀。
剛開始承襲父功任金吾左衛指揮使。
多次跟從出塞,有功勞。
當時幼軍二十五所,隸屬於府軍前衛,掌管衛所的不管事,又命令山雲和李玉等五人安撫平定。
仁宗即位,升任行在中軍都督愈事。
宣德元年,政任北京行都督府,命令和都御使王彰從山海抵達居庸,巡視關隘,見機行事。
皇帝征討樂安,召山雲輔佐鄭王、襄王鎮守京都。
第二年,柳、慶蠻夷韋朝烈等掠奪臨桂各縣。
當時鎮遠侯顧興祖因不援救丘溫被逮捕,公侯大臣推舉山雲。
皇帝也知道他。
三年正月,命令佩帶徵蠻將軍印,任總兵官去鎮守。
山雲到,討伐韋朝烈,擊破他們。
寇賊保守山頂。
山險峻,把木頭掛在藤上,在上面堆放石頭。
官軍到來,就割斷藤條落下木石,沒有敢靠近的。
山雲半夜裡在牛羊角上扎火把,帶著鼓樂跟在牛羊後面,驅趕牛羊奔向寇賊。
寇賊以為官軍到來,立即割斷藤條。
等到天亮,木石將盡,眾人呼喊著登山,於是全部打敗寇賊。
南安、廣源各蠻夷都被攻下。
這年夏天,忻城蠻夷譚團作亂,山雲討伐擒獲他。
四年春,討伐平定柳、潯各蠻夷。
這年秋天,雒容蠻夷出來劫掠,派指揮王綸擊敗他們。
山雲上奏王綸的功勞,並彈劾他殺害良民的罪行。
皇帝寬恕王綸而內心器重山雲。
廣西自韓觀去世後,各蠻夷漸漸橫行。
山雲因廣西兵力少,—留貴州軍隊使用,先後討伐平定潯、柳、平樂、桂林、宜山、思恩各蠻夷。
九年,又因慶遠、鬱林苗人、瑤人沒有重大打擊不會歸服,請求增援軍隊。
詔令調廣東軍一千五百人增援山雲。
山雲分道清剿逮捕,擒獲斬首很多。
又派指揮田真攻打大藤峽的寇賊,擊敗了他們。
山雲在鎮守地,先後大戰十多次,斬首一萬二千二百六十人,降服寇賊首領三百七十人,奪回男女二千五百八十人,修築城堡十三座,巡邏士卒住房五百處,燒磚鑿石,增高加厚。
從此瑤、僮斂跡,居民安樂。
評論功績,進升為都督同知,下詔褒獎慰勞。
山雲謀略勇氣深沉,而且正直清廉不隨意索取,賞罰公正,虢令嚴明,和士卒同甘共苦。
臨機應變,戰無不勝。
廣西鎮帥初到,土官帶著餿贈來進獻是舊例。
鎮帥接受餿贈,就被他們挾持。
山雲剛到,聽說府吏鄭牢剛強耿直,召見問他說:“饞贈可以接受嗎?”鄭牢說:“乾淨的衣服穿在身上,一點汙水不能濺上,將軍猶如新的乾淨衣服。”山雲說:“不接受,他們將會產生疑心。
怎麼辦?”鄭牢說:“貪汙納賄,按法律當死。
將軍不害怕天子的法令,還害怕土官嗎?”山雲說:“好。”全部推辭債贈,嚴格管制他們。
從此土官畏懼順從,調集徵發沒有敢落後的。
山雲所到之處,訪問鄉里老人,撫卹良民,察明冤情,當地人都愛戴他。
英宗即位,山雲墜落馬下傷了大腿。
皇帝派醫生快馬去看望。
因病請求派人取代,下詔書褒美嘉獎不允許。
進升為右都督。
正統二年,上疏說:“潯州和大藤峽各山相互交錯,瑤人寇賊出役,佔領耕種附近的田地。
左右兩江土官,管轄的地方人多田少,那些狼人組成的軍隊向來勇敢,被寇賊畏懼。
如酌量調撥田州土兵到靠山的地方屯墾,劃界耕種守衛,切斷寇賊出入道路,用不了幾年,寇賊必定陷入困境。”回覆可以。
後來東南一有急情,就呼叫狼人部隊,是從此開始的。
第二年冬天,死在鎮守任上。
追贈懷遠伯,謐號忠毅。
長子山俊,承襲父功任府軍前衛指揮使。
廣西人思念山雲不能忘卻,建立祠堂設肖像祭祀他。
當初,韓觀鎮守廣西,一味殺戮。
慶遠諸生來依附。
韓觀說:“這些都是寇賊來窺視我的。”都把他們殺了。
山雲平和寬容。
部下有罪,就向上請示,不隨便殺人,人們也不敢冒犯他。
鄭牢曾經在韓觀手下做事。
韓觀喝醉了,就要殺人,鄭牢就留下那些人,酒醒後就告訴他。
鄭牢被士大夫看重,然而竟以差役告終。
蕭授,華容人n以千戶身份跟隨成祖起兵,任都指揮同知。
永樂十六年,升任右軍都督愈事,充任總兵官,鎮守湖廣、貴州。
宣德元年,鎮逮邛水蠻夷銀總作亂。
指揮祝貴前往招撫,被殺。
蕭授派都指揮張名擊敗斬殺了他們。
貴州宣慰管轄的乖西巴香各峒寨,山峰密林幽深險峻,各蠻夷交錯居住,攻擊劫掠其它部落,殺傷官軍,發掘百姓墳墓,而昆阻比各寨也仗恃險阻不交納賦稅。
二年,蕭授派都指揮蘇保會同宣慰宋斌玫破昆阻比寨,奮力追擊,斬殺偽王以下數百人。
乖西各蠻夷都震驚害怕歸從。
水西蠻夷阿閉妨宜作亂,蕭授結交鄰近寨子的首領,用計誅殺了他。
而西堡蠻夷阿骨等和寨底、豐寧、清平、平越、普安各地苗人又聚集焉寇,四川筠連各蠻夷響應他們。
蕭授一邊追捕一邊安撫。
眾蠻夷先後聽從命令,秉承皇帝旨意赦免了他們。
因豐寧首領罪惡深重,加刑具押送京城,被處死。
七年,詔諭降服安隆首領岑俊。
後來,討伐辰州蠻人,擒獲他們的首領八十人,斬殺無數。
調兵攻擊江華苗人,討伐富川山賊,先後擊敗擒獲他們。
在此之前,貴州治古、答意二長官司的苗人多次出來掠奪。
蕭授修築二十四座堡壘,環繞那個地方,分派兵力戍守,寇賊不能得逞。
很久以後,他們的首領昊不爾窺視官軍兵少,又劫掠清浪,殺官吏。
蕭授派張名打敗他們。
寇賊逃到湖廣境內,勾結生苗,勢力又擴張。
蕭授就調動黔、楚、蜀軍分路追捕討伐。
進軍篳子坪,誅殺昊不爾,斬殺五百幾十多人。
寇賊都被平定。
九年,都勻蠻夷作亂,招引廣西寇賊入境掠奪。
蕭授派指揮陳原、顱勇分路攔擊,擒獲寇賊首領韋萬良等,降服攻下合江蔡郎等五十多寨。
英宗即位,命令佩帶徵蠻副將軍印,鎮守的地方如以前一樣。
顧念蕭授年老,派都督食事昊亮輔助他。
正統元年,普定蠻夷阿遲等反叛,非法稱王,四處出擊攻打掠奪。
蕭授派顧勇等搗毀其巢穴,擊敗他們。
而廣西蒙顧十六洞和湖廣流民相互聚集四處湧起,蕭授領兵圍剿他們。
又戰,全部擒獲斬殺他們的首領,其餘的同黨被誅殺。
捷報上奏,進升為右都督。
上疏說:“靖州相廣西接壤,時常苦於苗人禍患。
永樂、宣德年間,曾經儲糧敷萬石,以備軍用。
這些年儲糧減少,有警報,調人轉運,寇賊就會先覺察,所以不能擒獲寇賊。
請在清浪、靖州二衛,各增加儲糧五萬石,有望在緊急時可以依靠。”回覆可以。
四年,貴州計沙寇賊苗金蟲、苗總牌糾集洪江生苗作亂,非法設立統千侯、統萬侯的名號。
蕭授領兵抵達計沙,分別派都指揮鄭通攻打三羊洞,馬曄攻打黃柏山,大敗寇賊。
昊亮奮力追擊到蒲頭、洪江,斬殺苗總牌,千戶尹勝誘殺苗金蟲,於是生苗全部投降。
蕭授沉穩堅毅多計謀,讓校官都竭盡他們的才能,而治理軍隊嚴格整飭。
自從鎮遠侯顧成去世,群蠻到處聚集。
官軍討伐,都沒有效果。
蕭授在職二十多年,規劃多承襲顧成,久而更加明達純熟,威信廣焉通行,寇賊興起就被消滅,前後各帥沒有人趕得上他。
評論功績,進升為左都督。
這年六月召令回朝,因年老退休。
不久起用管理右府。
十年去世。
追贈臨武伯,謐號靖襄。
昊亮,來安人。
永樂初年,任旗手衛指揮愈事。
宣德年間,代理湖廣都指揮愈事。
不久以右副總兵身份和王瑜管理漕運。
英宗初年,討伐新淦寇賊有功,多次進升至都督愈事,輔助蕭授鎮守湖魔、貴州。
擊敗普定蠻夷,進升為都督同知。
平定計沙苗人,進升為右都督。
方政在麓川去世,召昊亮回京城,任命焉副總兵,領兵五萬去征討。
到雲南,寇賊更加猖狂,因金齒參將張榮戰敗不去救援獲罪,被逮入獄。
降為都督餘事,仍佩帶徵南副將軍印,鎮守湖庭、貴州,討伐平定四川都掌蠻夷。
不久召回,掌管右府事務。
正統十一年去世。
昊亮身姿相貌魁梧,性情寬大,不喜歡殺戮,所到之處蠻人愛戴歸附。
喜好讀書,到老書不離手。
方瑛,都督方政的兒子。
正統初年,以舍人身份隨從父親征討麓川。
父親戰死,方瑛激憤,發誓報殺父之仇。
剛開始承襲父功任指揮使,後來,評定方政戰死的功績,升任都指揮同知。
六年,隨從王驥征討麓川。
率領士卒六千突擊寇賊堡壘。
寇賊首領穿著黃衣服在帳篷中。
方瑛直衝向前,左右攻擊斬殺敷百人,踩死的無法計算,於是平定了那個地方。
進升為都指揮使。
不久又隨從王驥擊敗貢章、沙壩、阿嶺各蠻夷。
進開為都督翕事,掌管後府事務,充任右參將,協助守衛雲南。
十三年又隨從王驥征討麓川。
攻破鬼山大寨,留下鎮守雲南。
景泰元年,朝廷商議認為方瑛有領兵的策略,任命都督毛福壽代替,回京,進升為都督同知。
剛抵達京城,而貴州眾苗人反叛,道路阻塞,王驥請求方瑛歸還討伐。
這年四月,拜授右副總兵,和保定伯梁瑤、侍郎侯璀依次擊敗趕走他們。
進升為右都督。
又攻破賞改各寨,擒獲偽苗王王阿同等。
侯璀去世,都御史王來代管軍務,分道攻擊寇賊於香爐山。
方瑛從龍曼進入,擊敗平定了他們。
三年秋天,王來彈劾方瑛違法的事情,擱置沒有追問。
王來被召回,命令方瑛鎮守貴州。
這年冬天,討伐白石崖的寇賊,俘獲斬殺二千五百人,招撫降服四百六十寨。
進升為左都督。
五年,四川草塘苗人黃龍、韋保作亂,自稱平天大王,劫掠播州西坪、黃灘。
方瑛和巡撫蔣琳會集四川軍隊進剿,寇賊首領都被捕獲。
於是分兵攻克中潮山和三百灘、乖西、谷種、乖立各寨,捕獲偽王谷蟻丁等,斬殺七千多人。
下詔封為南和伯。
方瑛任將領,紀律嚴明,賞罰守信用,臨陣勇敢,善於安撫士卒。
士卒都樂於為他所用,所以多次立功。
朝中大臣主張應將禁軍委任給他,就召回,和石亨管理京城軍營的事務。
第二年,蔣琳上奏方瑛以前鎮守貴州,邊境安寧,苗人畏懼服從,請求派他回來。
皇帝不允許。
不久,湖廣苗人反叛,拜授立瑾為平蠻將軍,率領京城軍隊討伐,而派御史張鵬在他後面偵察。
回來上奏,方瑛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皇帝很高興。
七年,寇賊首領蒙能攻打平溪衛。
都指揮鄭泰等擊退他們,蒙能中火槍死去。
窮瑛於是進軍沅州,連續攻破鬼板等一百六十多寨。
和尚書石璞移兵天柱,率領陳友等分別攻擊天堂各寨,又大敗他們。
攻克寨子二百七十個,擒獲偽侯伯以下一百零二人。
當時英宗已經復位。
捷報上奏,石璞被召回,方瑛留下鎮守貴州、湖廣。
方瑛討伐蒙能餘黨,攻克銅鼓、藕洞一百九十五寨,覃洞、上隆各部苗人各自斬殺他們的首領歸順。
皇帝嘉獎方瑛的功績,進封焉侯。
天順二年,束苗幹把豬等非法稱封名號,攻打都勻各衛。
命令方瑛和巡撫白圭會合川、湖、雲、貴軍隊討伐他們,攻克六百多寨。
邊境全部平定。
方瑛前後攻克寨子將近二幹座,俘獲斬殺四萬多人。
平定苗人的功勞,在此之前沒有能和他相比的。
不久死在任上,時年四十五歲。
皇帝驚愕悲悼,賜謐號忠襄。
方瑛天生才智超群,通曉古代兵法。
曾經上奏練兵的方法和佈陣圖,老將多稱讚他。
為人清廉,謙虛平和不自誇。
所鎮守的地方安定平靜,百姓思念他,久久不能忘懷。
兒子方毅,承襲伯爵,誘騙祖母誣陷伯父方瑞不孝順,獲罪剝奪爵位閒居。
去世,兒子方壽祥承襲。
正德年閭,鎮守貴州、湖廣。
傳爵位至明代滅亡才斷絕。
陳友,他的先祖是西域人,家住全椒。
正統初年,任千戶,多次遷任至都指揮愈事。
多年出使瓦剌有功勞,不久又進升為都指揮使。
九年充任空夏遊擊將軍,和總兵官黃真攻擊兀良哈。
多擒獲,進升焉都督餘事。
不久,出塞招降答哈卜等四百人來歸。
景帝即位,進升為都督同知,征討湖廣、貴州苗人。
不久充任左參將,防守靖州。
景泰二年,和王來等攻擊寇賊於香爐山。
從萬潮山進入,大敗他們。
留下鎮守湖廣。
論定功績,進升為右都督。
四年春上奏斬殺苗人五百多人,五年又上奏靳殺苗人三百多人,而都指揮戚安等八人戰死。
兵部懷疑斬獲敵人首級的功勞不確實,指揮蔡升也上奏陳友欺騙。
命令總督石璞核實,斬獲僅三四十人,陣亡將士一千四百人,應定罪。
下詔命令殺賊效命。
玉順元年,隨方瑛征討天堂各部苗人,大勝。
命令充任左副總兵,仍然鎮守湖廣。
事後,又和方瑛擊敗蒙能的餘黨。
下詔封為武平伯,賜予世代享有特權的纖券。
孛來侵犯邊境,充任遊擊將軍,隨從安遠侯柳溥等前往抵禦。
率領都指揮趙瑛等與敵人作戰,敵人戰敗逃跑。
再次侵犯鎮番,又擊退他們,俘獲一百六十人。
不久佩帶將軍印,充任總兵官,討伐寧夏寇賊。
在此之前,寇賊大肆入侵甘、涼,柳溥和總兵衛穎等不能抵禦,只有陳友稍有擒獲。
到這時巡撫芮釗陳列上奏眾將處事失誤的情況,兵部請求免除陳友罪遇。
下詔一併寬恕柳溥等,召回,進封陳友為侯,去世。
爵位傳給兒子,到孫子陳綱,弘治年問,請求焉陳友追贈謐號。
下詔追贈沔國公,謐號武僖。
陳綱傳給兒子陳勳和陳熹。
嘉靖年間,吏部以陳友征討苗人的功績多冒充虛報為由,請求停止世襲。
皇帝不聽從。
陳熹的兒子陳大策又得以繼承,到明代滅亡才斷絕。
李震,南陽人。
父親李謙,都督愈事,李震承襲父功任指揮使。
正統九年,隨從征討兀良哈有功,進升焉都指揮愈事。
後來,隨從王驥平定麓川,進升為同知。
景帝即位,充任貴州右參將。
在偏橋打擊苗人,打敗了他們。
景泰二年,隨從王來征討韋同烈,攻破鎖兒、流源各寨,俘獲斬殺一千六百人,共同攻克香爐山,擒獲童旦型。
進升為都指揮使,鎮守靖州。
不久獲罪徵召回還。
方瑛討伐苗人,請求李震隨軍,下詔允許立功贖罪。
後來,隨從方瑛大敗天堂各部苗人,仍充任左參將。
方瑛平定錮鼓各路寇賊,李震也進攻武岡,攻克牛欄等五十四寨。
斬殺擒獲很多,進升為都督愈事。
天順年間,又隨從方瑛平定貴束苗人幹把豬。
方瑛去世,就以李震充任總兵官,代理鎮守貴州、湖魔。
當初,麻城人李添保因逃避賦稅逃入苗人中,偽稱是唐太宗的後人,聚眾一萬多人,非法稱王,確立年號武烈,劫掠逮近各地。
李震進攻打擊,大敗他。
李添保逃入量趙鬼池各部苗人中,又引誘群苗出去劫掠。
李震擒獲了他,送到京城。
不久攻破西垡苗人。
五年春,進剿城步瑤人、僮人,攻打橫水、城溪、莫宜、中平各寨,都攻下了。
長驅直入廣西西延,會合總兵官遇興的軍隊,攻克十八團各瑤人,前後俘獲靳殺敷千人。
這年冬天命令李震專門鎮守湖廣,以李安充任總兵,鎮守貴州。
第二年夏天,率領軍隊從錦田、江華抵達雲川、桂嶺、橫江各寨,擊敗瑤人,俘獲斬殺二千八百多人。
七年冬,苗人佔據赤溪浦洞長官司。
李震和李安分道進攻,斬殺寇賊首領飛天侯等,攻破寨子二百座,於是恢復了長官司。
進升焉都督同知。
第二年冬,廣西瑤人侵犯湖直,夜裡進入桂陽州大肆劫掠。
李震派兵分道追擊,連續擊敗他們,俘獲斬殺一千多人。
成化元年,守衛靖州。
都指揮同知莊榮上奏貴州黎平各府靠近湖廣五開各衛,非大將統領不可,就又命李震兼任鎮守貴州。
不久,擒獲寇賊首領苗蟲蝦。
劑、襄寇賊劉千斤、石和尚作亂,李震進軍討伐。
寇賊多次失敗,乘勝追到梅溪寇賊巢穴。
官軍失利,都指揮以下死的有三十八人,有詔嚴辭斥責。
白圭等大軍到,李震從南漳進兵合擊,大敗他們,寇賊於是被平定。
論定功績,進升為右都督。
當時武岡、沅靖、銅鼓、五開苗人又四處湧起,而貴州也傳來警報。
李震上疏說貴州最終難以遙控,請求專門鎮守湖廣。
允許了他,就撤回軍隊。
由銅鼓、天柱分四路進攻,連續擊敗寇賊,一直到達清水江。
利用苗人作為嚮導,深入寇賊境內。
兩個月內攻破賊巢八百處,燒燬房屋一萬三千座,斬殺擒獲三千三百人,而廣西瑤人劫掠桂陽的,也被斬殺三千八百多人。
當時,李震威名著稱於西南,苗、僚聞風喪膽,稱他為“金牌李”。
七年,和項忠討伐平定流寇李原,招撫流亡百姓九十萬人,荊、襄於是被平定。
事情詳見《項忠傳》。
十一年,苗人又侵犯武岡、靖州,湖湘大亂。
李震和巡撫劉敷等分五路進攻。
攻破六百二十多寨,俘獲斬殺八千五百多人,擒獲寇賊妻兒敷以萬計。
論定功績封為興窒垣。
當時武靖侯趙輔、寧晉伯劉聚都因功封賞,議論的人多非議他們,惟獨李震功勞最高,人們沒有異議。
參將昊經,和李震有矛盾。
弟弟千戶昊綬是汪直的心腹,昊經囑咐昊綬詆譭他。
恰逢汪直排斥項盅,言詞牽連到李震,於是逮捕入獄,剝奪爵位,降焉左都督,在南京閒居。
不久,汪直派校尉偵緝,上言李震暗中勾結守備太監覃包,私下勾結賄賂。
皇帝發怒,派汪直去南京詳查覃包等的罪行,責令降覃包為孝陵司香,勒令李震回京。
汪直失敗,李震上訴恢復爵位,不久去世。
李震在湖湘時間長,熟悉苗人情況,善於用兵。
當時征討苗人的功勞,方瑛之後李震功勞最大。
然而貪圖功名急於求成,好交結,竟因此敗落。
至信,字君實,南鄭人。
出生半歲,父親王忠征討北方戰死,母親岳氏堅守節操養育他,後來都獲得表彰。
正統年間,王信承襲父功任寬河衛千戶。
成化初年,積累功勞任都指揮愈事,守衛劑、襄。
劉千斤反叛,王信因房縣險要,進兵佔據,百姓士卒不到一千人。
寇賊四千突然到來,包圍了城池。
抵抗了四十多天,挑選以死效力計程車卒,出城五六里放炮。
寇賊懷疑援兵到來,驚慌逃走,追擊打敗了他們。
,事後,白圭統率大軍到來,以王信為右參將,分路抵達後巖山,寇賊於是被消滅。
論定功績,進升為都指揮同知。
寇賊同黨石龍又攻陷巫山,王信和眾將共同平定了他們。
而流民仍活動在劑、襄、南陽間。
王信認為是憂患,上言於朝廷,就命令王信兼管南陽軍務。
寇賊首領李原等果然作亂,王信又和項忠討伐平定了他們。
,提升代理都督愈事,鎮守臨清。
十三年,以原任官職佩帶平蠻將軍印,轉移鎮守湖廣。
永順、保靖二宣慰世代相互仇殺,王信向他們講明禍福,軍隊立即撤離。
靖州和武岡蠻族長久不停止劫掠,守臣建議剿滅他們。
王信親自去造訪,用牛酒犒賞,責備他們行為失檢,眾人叩頭認罪。
十七年,上疏謊:“湖廣各蠻夷雖然是心腹之患,實際沒有能力起事。
長久不能平定,是因為我軍將士利用他們暗中發動以求取功勞。
挑選精兵,謹慎提防,這一憂患自然消除。
劑、襄流民,本來是逃避徭役,濫殺恐怕傷害自然和順之理。
農民都沒有積蓄。
收穫還沒完,糧食已經空了;機杼剛停止,布匹又在哪兒呢。
請求選擇公正仁惠的守令,加倍注意安撫。
亂授閒置的官員,大約有成百上千,沒有一點功勞,冒領高官的賞賜,請求核查剝奪。”部指揮劉斌、張全智慧勇敢,竭力向朝廷推薦。
並且說:“英雄的志士,心思剛強端正,怎麼肯低頭求媚。
如不注意訪求,那麼志士落魄,朝廷怎麼能得到並任用他呢。”二十一年,巡撫馬馴等進言說,副總兵周賢、參將彭倫官職都為都督愈事,而王信反而只是代理職務,應酌情提升一級以加重他的權力。
兵部說王信沒有軍功。
皇帝特地提升他為都督同知。
不久,改任總督漕運。
帥府原來有湖,把它利用起來,王信開通以停泊漕運的船。
根據地勢要蓄水的地方,一律按成法辦事,漕運搞得很好。
第二年去世。
玉信沉毅持重,好讀書,穿著儒雅。
任職於重鎮,不經營私產,曾經說:“勤儉足以長久,死後不連累子孫,留給他們的已多了。”朋友婚喪,盡力拿錢資助他們。
兒子王繼善、王從善都考中進士。
接替王信總管漕運的是,寧津都勝、合肥郭鍩。
都勝襲蔭任南京羽林左衛指揮愈事,郭鉉襲蔭任彭城衛指揮使。
成化初年,都勝升任代理都指揮愈事;而郭鉉也因隨從征討荔浦有功,進升為都指揮愈事,考中武舉,升任同知。
都勝在揚州防備倭寇,擊敗販私鹽刑徒中作亂的。
尹曼等舉薦都勝的領兵才能,郭鉉也被張懋舉薦,就任命都勝充任參將,協助漕運,而郭鉉代替都勝防備倭寇。
陝西大饑荒,都勝奉旨運輸糧食一百萬石去賑濟。
王信去世,就升任代理都指揮使,提升總兵官代替他,郭鉉代醬都勝為參將。
弘治年間,都勝以都督愈事的身份帶俸主管南京前府。
當時郭鏟已經鎮守廣西任副總兵,擊破府江僮人寇賊,於是因名望升任總漕運。
郭鉉沉毅有將才謀略。
而都勝沒有汗馬功勞,祇因為任官廉潔沉靜,所以被頻繁任用。
歷任各職五十七年,所到之地都是富裕之地,而自己奉守簡約淡泊,每天吃的只是豆腐,當時因此作為他的稱號。
郭鉉多次進升至都督同知,凡是軍民的利弊多陳奏於朝廷。
曾經疏通通州河二十里,設定大壩,命令吃水淺的船隻轉運,每年節省白銀數萬兩。
在孝宗時,朝政整飭嚴肅,文武大臣都得人心,郭鉉管理漕運十三年不改換。
正德初年,才召入輔佐後府,不久去世。
彭倫,剛開始的職務為湖魔永定衛指揮使,累積功勞至都指揮同知。
成化初年,隨從趙輔平定大藤峽寇賊。
進升為都指揮使,守衛貴州清浪等地,討伐攻破茅坪、銅鼓反叛的苗人。
寇賊劫掠乾溪,彭倫討伐他們。
寇賊歸還所掠奪的東西,和他盟誓而撤退。
彭倫因為寇賊侵入時,取道邛水各寨,不能立即截擊遏止,就下令,寇賊入境能活捉到的給予重賞,放跑的按法令處置。
從此各司各自約束下屬,凡是生苗侵入,立即擒獲他們,送到帳下的很多。
彭倫廣泛集合轄區的夷人頭目,捆縛俘虜囚犯,置於高竿上,集合強健計程車卒亂箭射死他們,又割裂肢體,煮了給眾壯士吃。
罪刑輕的割去耳朵鼻子讓他們離去,說:“以此為標識,再違犯就不赦免了。”於是命令各寨樹立牌子作為界限,群苗害怕不敢侵犯。
第二年,充任右參將,仍然鎮守清浪。
更加盡心於邊防事務,軍備之事都辦得很好。
妖賊石全州偷偷進入絞洞,煽動古州苗人,洪江、甘篆各部苗人都響應他。
彭倫派兵攔截擒獲,並搜查捕獲他的妻子兒女。
各部苗人將要攻打鎮逮,彭倫大敗他們,斬首和墜崖死的無法計算。
不久,邛水十四察苗人糾集洪江生苗叛逆。
彭倫分為五隊前去,剛出發,下起瓢潑大雨,彭倫說:“寇賊不會料到我們會去,趕快去,可以得勝。”競相前進幾面夾攻,抓獲他們的首領,俘虜斬殺其餘的同黨。
寇賊全被平定。
靖州苗人作亂,湖廣總兵官李震致檄書召彭倫會集討伐。
軍隊到達邛水江,各部熟螢驚駭,想要逃竄。
彭倫和愈事李晃商量說“苗人逃竄必定幫助寇賊”,就急忙安撫平定他們。
又沿途降服天堂、小坪各部苗人。
抵達靖州後,彭倫率領右路,在寇賊背後紮營。
寇賊逃跑佔據高山,彭倫軍隊向上攻打,寇賊失敗逃走。
於是渡過江,搗毀他們的巢穴,大勝。
乘勝攻打白崖塘。
崖高萬仞,下臨深淵,可稱得上絕險。
彭倫會集左路一同進攻,找到道路。
夜裡登山,寇賊倉皇潰散。
追擊斬殺二千多人,俘獲同樣多,全部平毀寨子。
當初,臻、剖、六洞苗人侵佔熟苗田地,不交納賦稅,又不供給驛馬,有關官員沒有人敢過問。
彭倫派人說服他們,叩首請求按法制辦事。
記錄功績,進升為都督愈事。
很久以後,御史鄧庠、員外郎費管到貴州核查事情,總兵官昊經等都被彈劾,惟獨推薦彭倫有智謀穩重成熟。
弘治初年,昊經論定罷職,就以彭倫代替。
彭倫用兵,先謀劃後作戰,所以多有功績。
四年,因老退休。
去世,按制度給予撫卹。
歐盤,滁人。
承襲先世職務任指揮使。
成化年問,升任廣東都指揮愈事。
多次清剿蠻夷寇賊有功。
因總督朱英推薦,充任廣西右參將,分擔鎮守柳州、慶遠。
和左參將馬義討伐融縣八砦瑤人,攻克了他們。
軍隊撤回,餘下的寇賊又出來劫掠,被彈劾。
皇帝廢除歐盤等人的功勞,只撫卹死者的家屬。
瑤人寇賊方公強作亂,兵部彈劾總鎮中官顧恆,並連及歐盤,當謫降戍邊。
督撫上奏說:“歐盤所鎮守的是瑤、僮出沒的地方。
歐盤招募效死力計程車卒,夜入賊巢,斬殺他們的首領胡公返,威震群蠻,論定功績,可以贖罪。”皇帝就寬恕了他,還任原職0二十三年,鬱林陸川寇賊黃公定、胡公明等作亂。
歐盤和按察使陶魯等分五路打敗了他們。
進升為都指揮同知。
弘治初年,稱病離職。
總督秦弦進言說歐盤多經歷戰事,有才能有操守,請求起用。
下詔還任原職。
八年,府江永安各部僮人作亂。
總督閔珪調兵六萵,分四路去征討。
歐盤從象州、修仁直搗陸峒,所遇都被攻破。
後來,和各軍連續攻破山寨一百八十座,靳殺六千多人。
進升為都指揮使,遷任廣西副總兵。
思恩土官岑溶在丹良莊修築石城,截斷水路搜刮商人錢財。
帥府命令拆毀,不聽從。
歐盤從田州返回,督令兵將拆毀石城。
岑浚率領眾人抗拒,打敗他們,最終平毀石城。
都御史鄧廷瓚等因歐盤功勞多,上言於朝廷,進升焉都督食事。
十五年,命令佩帶平蠻將軍印,鎮守湖廣。
歐盤任將領清廉,能得到兵士擁戴。
長久鎮守南邦,蠻夷畏懼順服。
十八年請求退休。
過了兩年去世。
祭祀葬禮按制度辦理。
張佑,字天佑,廣州人。
年幼時喜好學習擅長作文。
弘治年間承襲先世職務任廣州右衛指揮使。
十九歲時,隨從總督潘蕃征討南海寇賊棚元祖,率先攻入有功。
正德二年,升任代理都指揮愈事,守衛德慶、溘水。
瑤、僮負隅頑抗的聽說他的威名,漸漸逃走。
總督林廷選把他調入指揮部,事無大小都向他諮詢。
守衛惠、潮,搗毀盜賊首領劉文安、李通寶的巢穴,平定了他們。
遷任庭酉右參將,分擔防守柳、慶。
總督鹽金討伐府江寇賊,命令張佑進攻沈沙旦,大敗他們。
增加俸祿一等,升任副總兵,鎮守廣西。
不久進升為代理都督愈事。
古田各部瑤、僮作亂。
張佑進言說:“以前征討,都倚靠兩江土兵,賞賜不夠酬謝功勞。
如今調兵多錯遇期限,請求商議確定重賞。”聽從了他。
督令都指揮沈希儀等討伐臨桂、灌陽各部瑤人,斬殺五百多人,下詔書嘉獎慰勞。
又連續攻破古田寇賊,俘獲斬首四千七百人,進升為代理都督同知。
後來,又討伐平定洛容、肇慶、平樂各蠻夷。
增加俸祿一等,廕襲其子,世襲百戶。
嘉靖元年,母親去世,悲傷過度形貌消瘦。
不久因病請求退休,回到衛所。
當初,上思州土人頭目黃鍚作亂,張佑收買他的同黨黃廷實把他綁了進獻。
總督張損怨恨張佑沒有告訴自己,以致彈劾張佑心懷奸詐逃避困難,逮捕投入德慶監獄。
多次上書訴冤,釋放後命令閒居。
盧蘇、王受擾亂田州。
總督姚鎂把他召到軍中,以賓客禮節招待他,多有輔助。
後來王守仁代替姚鎂,詢問安撫清剿的辦法,張佑說:“用夷人治理夷人,可以不用兵而拿下。”王守仁採納了他的意見,盧蘇、王受果然聽命順服,於是命令張佑安排二人的部眾。
事情平息,王守仁進言說:“上思州、田州剛剛平定,應設定一位副總兵鎮守,請就任命張佑。”回覆可以。
攻破封川寇賊盤古子,又清剿廣東會寧大盜丘區長等,斬殺一千二百人,在大隆山刻銘記功。
十一年,楊春寇賊趙林花攻陷高州。
總督陶諧發檄書召張佑討伐。
深入敵境,多有斬殺擒獲。
忽然得重病去世,軍中為之哀慟。
張佑身高八尺,智謀才識超過常人。
治軍有節制,與部下同甘共苦,不經營私產。
生性好讀書,經常用車裝書跟隨自己,軍中閒暇就請儒生講談論議。
曾經路過烏蠻灘,拜謁馬伏波祠堂,長嘆說:“去世後不和他們一起受祭祀,不是大丈夫。”題詩離去。
後來田州人在橫山建立祠堂祭祀他。
贊曰:苗蠻依靠險阻鞏固自己,容易變動難於馴服,他們的天性是這樣。
而像除草捕獸一樣捕殺,濫殺邀功,貪於賄賂,挑起事端,控制違背法度,安撫沒有策略,那是鎮守之將的遇錯。
韓觀等人,雖然功績最卓著,然而都是以威信震懾蠻夷。
像山雲、王信、張佑那樣廉潔節儉有操守,士人君子怎麼能超過他們,所以尤其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