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傳·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原文

  傅宗龙 汪乔年(张国钦等) 杨文岳(傅汝为等) 孙传庭

  傅宗龙,字仲纶,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

  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路,别设偏沅巡抚,罢湖广退怯总兵薛来允。帝多采纳之。又上疏自请讨贼,言:“为武定、寻甸患者,东川土酋禄千钟。为沾益、罗平患者,贼妇设科及其党李贤辈。攻围普安,为滇、黔门户患者,龙文治妻及其党尹二。困安南,据关索岭者,沙国珍及罗应魁辈。困乌撒者,安效良。臣皆悉其生平,非臣敌。臣愿以四川巡按兼贵州监军,灭此群丑。”帝大喜,下所司议。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为降贼陈其愚所绐,败殁。其夏即家起宗龙巡按其地,兼监军。初,部檄滇抚闵洪学援黔,以不能过盘江而止。宗龙既被命,洪学令参政谢存仁、参将袁善及土官普名声、沙如玉等以兵五千送之。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寇悉破。乃谢遣存仁、善,以名声等土兵七百人入贵阳,擒斩其愚,军民大快。宗龙尽知黔中要害及土酋逆顺,将士勇怯。巡抚蔡复一倚信之,请敕宗龙专理军务,设中军旗鼓,裨将以下听赏罚,可之。宗龙乃条上方略,又备陈黔中艰苦,请大发饷金,亦报可。初,三善令监军道臣节制诸将,文武不和,进退牵制。宗龙反其所为,令监军给刍粮,核功罪,不得专进止。由是诸将用命,连破贼汪家冲、蒋义寨,直抵织金。

  五年正月,总理鲁钦败绩于陆广河。宗龙上言:“不合滇、蜀,则黔不能平贼;不专总督任,则不能合滇、蜀兵。请召还朱燮元,以复一兼督四川,开府遵义,而移蜀抚驻永宁,滇抚驻沾益,黔抚驻陆广,沅抚驻偏桥,四面并进,发饷二百万金给之。更设黔、蜀巡抚。”帝以复一新败,令解官,即以燮元代,而命尹同皋抚蜀,王瑊抚黔,沅抚闵梦得移镇,一如宗龙议。

  陆广败后,诸苗复蠢动。复一、宗龙谋,讨破乌粟、螺蛳、长田诸叛苗,大破平越贼,毁其砦百七十,贼党渐孤。宗龙乃条上屯守策,言:

  蜀以屯为守,黔则当以守为屯。盖安酋土地半在水外,仡佬、龙仲、蔡苗诸杂种,缓急与相助。贼有外藩,我无边蔽,黔兵所以分力愈诎。臣谓以守为屯者,先发兵据河,夺贼所恃。然后抚剿诸种,随渡口大小,置大小寨,深沟高垒,置烽墩炮台。小渡则塞以木石,使一粟不入水内,一贼不出水外,贼无如我何。又令沿河兵习水战,当贼耕耨时,频出奇兵,渡河扰之。贼不敢附河而居,而后我可以议屯也。

  屯之策有二:一曰清卫所原田,一曰割逆贼故壤,而以卫所之法行之。盖黔不患无田,患无人。客兵聚散无常,不能久驻,莫若仿祖制,尽举屯田以授有功,因功大小,为官高下,自指挥至总、小旗,畀以应得田为世业,而禁其私卖买。不待招徕,户口自实。臣所谓以守为屯者如此。然兵当用四万八千人,饷当岁八十余万,时当阅三年,如此而后贼可尽灭也。

  部议从之。

  复一卒,王瑊代,事悉倚办。宗龙乃渐剪水外逆党,将大兴屯田。邦彦惧,谋沮之,六年三月,大举渡河入寇。宗龙击破邦彦赵官屯,斩老虫添,威名大著。当是时,大帅新亡,全黔震动,燮元远在蜀,瑊拥虚位,非宗龙,黔几殆。诏加太仆少卿。忧归。

  崇祯三年起故官。用孙承宗荐,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几,拜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用小故夺官矣。居久之,十年十月流寇大入蜀,陷蜀三十余州县,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宗龙至蜀,代王维章与总兵罗尚文御却贼。十二年五月,以杨嗣昌荐,召为兵部尚书,去蜀。宗龙自定黔乱后,凡十有四年,辄起用,用不久辄迁去。八月至京,入见帝。宗龙为人伉直任气,不能从谀承意。帝愤中枢失职,嗣昌以权诡得主知。宗龙朴忠,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豤言不已,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既退,语嗣昌曰:“何哉?宗龙善策黔,而所言卑卑,皆他人唾余,何也?”自是所奏请,多中格。

  熊文粲既罢,宗龙乃言:“向者贼流突东西,嗣昌故建分剿之策。今则流突者各止其所,臣请收势险节短之效。总理止辖楚、豫,秦督兼辖四川,凤督兼辖安庆,各率所辖抚镇,期十二月成功。”因荐湖广巡抚方孔召堪代文灿。帝不用,用嗣昌督师。

  嗣昌既督师,上章请兵食,不悉应,劾中枢不任。宗龙亦劾嗣昌徒耗敝国家,不能报效,以气凌廷臣。会蓟辽总督洪承畴请用刘肇基为团练总兵官,中官高起潜又揭肇基恇怯,宗龙不即覆。帝遂发怒,责以抗旨,令对状。奏上,复以戏视封疆下吏。法司拟戍边,不许,欲置之死。在狱二年矣,十四年春,嗣昌死,尚书陈新甲荐其才,帝未有以应也,良久曰:“朴忠,吾以夙负用之,宜尽死力。”遂释之出狱,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丁启睿,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当是之时,李自成有众五十万,自陷河、洛,犯开封,罗汝才复自南阳趋邓、淅,与合兵。帝命宗龙专办自成。议尽括关中兵饷以出,然属郡旱蝗,已不能应。

  九月四日,以川、陕兵二万出关,次新蔡,与保督杨文岳兵会。贺人龙、李国奇将秦兵,虎大威将保兵,共结浮桥,东渡汝,合兵趋项城。五日,两军毕渡,走龙口。自成、汝才亦结浮桥于上流,将趋汝宁。觇两督兵至,尽伏精锐于林中,阳驱诸贼自浮桥西渡。人龙使后骑觇贼,还报曰:“贼向汝矣,结浮桥将渡矣。”宗龙、文岳夜会诸将于龙口,诘朝将战。

  六日,两军并进,中道一骑驰而告曰:“贼毕渡矣。”复进,一骑驰而告曰:“贼半渡矣,三分渡其二矣。”宗龙、文岳曰:“驱之。”走三十里,至于孟家庄,日卓午。人龙、大威曰:“马力乏矣,诘朝而战,止兵为营。”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人龙有马千骑不战,国奇以麾下兵迎击之,不胜。秦兵、保兵俱溃,人龙、大威奔沈丘,国奇从之,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诸军鸣大炮,震死贼百余。日暮,贼引去。宗龙军西北,文岳军东南,画堑而守。保兵宵溃,保督副将挟文岳骑而驰,夜奔于项城。宗龙复分秦兵立营于东南,诸将分壁当贼垒。

  九日,檄人龙、国奇还兵救,二帅不应。宗龙曰:“彼避死,宜不来,吾岂避死哉!”语其麾下曰:“宗龙老矣,今日陷贼中,当与诸军决一死战,不能效他人卷甲走也。”召裨校李本实,即文岳壁穿堑筑垒以拒贼。贼亦穿壕二重以围之。

  十一日,秦师食尽,宗龙杀马骡以享军。明日,营中马骡尽,杀贼取其尸分啖之。十八日,营中火药、铅子、矢并尽。宗龙简士卒,夷伤死丧之余,有众六千。夜半,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诸军星散,宗龙徒步率诸军且战且走。十九日,日卓午,未至项城八里,贼追及之,执宗龙,呼于门曰:“秦督围随官丁也,请启门纳秦督。”宗龙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贼唾宗龙。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杀则杀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贼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檆其耳鼻死城下。事闻,帝曰:“若此,可谓朴忠矣。”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荫子锦衣世百户,予祭葬。

  人龙、国奇兵溃归陕,贼遂屠项城。分兵屠商水、扶沟,遂攻叶县。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母忧归。

  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以治行卓异,迁登莱兵备副使,乞终养归。父丧除,起官平阳,迁陕西右参政,提督学校。再以卓异,就迁按察使。乔年清若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自负才武,休沐辄驰骑,习弓刀击刺,寝处风露中。

  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时李自成已破河南,声言入关。乔年疾驱至商、洛,不见贼。贼围开封,而三边总督傅宗龙亦至陕,议抽兵括饷,则关中兵食已尽,无以应。宗龙、乔年握手欷歔而别。未几,宗龙败殁于项城,乔年流涕叹曰:“傅公死,讨贼无人矣。”已,又闻诏擢乔年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代宗龙。部檄踵至,趣出关。是时,关中精锐尽没于项城。乔年曰:“兵疲饷乏,当方张之寇。我出,如以肉喂虎耳。然不可不一出,以持中原心。”乃收散亡,调边卒,得马步三万人。

  十五年正月,率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出潼关。先是,临颍为贼守,左良玉破而屠之,尽获贼所掳。自成闻之怒,舍开封而攻良玉,良玉退保郾城,贼围之急。乔年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砦咸在。吾舍郾而以精锐攻其必应,贼必还兵救,则郾城解矣。郾城解,我击其前,良玉乘其背,贼可大破也。”诸将皆曰:“善。”乃留步兵火器于洛阳,简精骑万人兼程进。次郏县,襄城人张永祺等迎乔年。

  二月二日,乔年入襄城,分人龙、嘉栋、成虎军三路,驻城东四十里,逼郾城而军,而自勒兵驻城外。贼果解郾城而救襄城。贼至,三帅奔,良玉救不至,军大溃。乔年叹曰:“此吾死所也。”率步卒千余入城守。贼穴地实火药攻城,乔年亦穿阱,视所凿,长矛刺之。贼炮击乔年坐纛,雉堞尽碎,左右环泣请避之,乔年怒,以足蹴其首曰:“汝畏死,我不畏死也。”十七日,城陷,巷战,杀三贼,自刭不殊,为贼所执,大骂。贼割其舌,磔杀之。襄城人建祠而祀之。

  时张国钦、张一贯、党威、李万庆及监纪西安同知孙兆禄、材官李可从、襄城知县曹思正从乔年,皆死之。万庆者,降将射塌天也。又有马帅某者,逸其名。兆禄,盐山人。可从,盩厔人。党威,神木人。余莫考。党威则尝击贼于西雒峪,擒贼首窦阿婆者也。

  自成购永祺不得,屠其族,劓刖诸生刘汉臣等百九十人。自成数月之间再败秦师,获马二万,降秦兵又数万,威震河雒。

  初,乔年之抚陕西也,奉诏发自成先冢。米脂令边大受,河间静海举人,健令也,诇得其族人为县吏者,掠之。言:“去县二百里曰李氏村,乱山中,十六冢环而葬,中其始祖也。相传,穴,仙人所定,圹中铁灯檠,铁灯不灭,李氏兴。”如其言发之蝼蚁数石,火光荧荧然。檆棺,骨青黑,被体黄毛,脑后穴大如钱,赤蛇盘,三四寸,角而飞,高丈许,咋咋吞日光者六七,反而伏。乔年函其颅骨、腊蛇以闻,焚其余,杂以秽,弃之。自成闻之,啮齿大恨曰:“吾必致死于乔年。”既杀乔年,由西华攻陈州。

  杨文岳,字斗望,南充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行人。天启五年,擢兵科给事中,屡迁礼科都给事中。

  崇祯二年,出为江西右参政,历湖广、广西按察使,云南、山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十二年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代孙传庭。

  十四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犯开封,文岳率总兵虎大威以众二万赴救。渡河,贼先遁,追击于鸣皋。还,驻兵开封。疫作,乃顿兵于汝宁,出屯西平、新蔡间。七月,自成走内乡、淅川,与罗汝才合。文岳趋邓州,自成还攻之。文岳战三捷,斩其魁一条龙、一只龙,贼遁去。

  九月,会陕西总督傅宗龙于新蔡,与贼遇,大溃于孟家庄,再溃于火烧店。部将挟文岳夜入于项城。明日奔陈州,宗龙遂覆没。事闻,文岳革职,充为事官,戴罪自赎。乃收集散亡,率所部就巡抚高名衡防杞。贼遂破叶县,拔泌阳,乘胜陷南阳,杀唐王,下邓州等十四城,再围开封。

  明年正月,文岳驰救开封,论功复官。临颍为贼守,左良玉破而屠之,退保郾城。自成围郾城。二月,督师丁启睿及文岳、大威救郾城。贼溃,距官军数里而营。文岳、启睿相掎角,持十一昼夜。总督汪乔年出关,贼引去,再攻开封。六月,诏起侯恂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山东、河南、湖北军务,代文岳。命所司察文岳罪状。七月朔,文岳、启睿合良玉、大威及杨德政、方国安四总兵之师,次朱仙镇。诸军尽溃,启睿、文岳奔汝宁。贼渡河,追奔四百里,官军失亡数万。诏褫官候勘。

  九月,文岳在汝宁,夜袭贼营有功。贼既灌开封,旋败孙传庭兵,以闰十一月悉众薄汝宁,老回回、革里眼、左金王等毕会。文岳遣都司康世德以轻骑侦贼,世德走还汝,将其步骑五百,夜纵火噪而奔。十三日,群贼并至,压汝宁五里而军。监军佥事孔贞会以川兵屯城东,文岳以保兵屯城西。贼兵进攻,相持一昼夜。川兵溃,杀伤数百。贼夺其马骡,悉众攻保兵,渐不支。佥事王世琮、知府傅汝为、通判朱国宝缒将士入城,副将贾悌、参将冯名圣亦掖文岳、贞会登城。

  明日,贼四面环攻,戴扉以阵,矢石云梯堵墙而立。城头矢炮擂石雨集,贼死伤山积,而攻不休。一鼓百道并登,执文岳及世琮、国宝、悌、名圣于城头,杀汝阳知县文师颐于城上。汝为闻变,赴水死。贼拥文岳等见自成,大骂,贼怒,缚之城南三里铺,以大炮击之,洞胸糜骨而死。士民屠戮数万,焚公私廨舍殆尽。贞会执去,不知所终。自成以文岳死忠,备礼敛之。遂拔营走确山、信阳、泌阳,向襄阳,虏崇王由樻、崇世子、诸王妃及河南怀安诸王以行。

  汝为,字于宣,江陵人。崇祯七年进士。世琮,字仲发,达州人。国宝,成都人。师颐,全州人。皆举人。世琮尝为汝宁推官,讨土寇,流矢贯耳不为动,时号王铁耳者也。师颐莅任甫三日。

  孙传庭,字百雅,代州振武卫人。自父以上,四世举于乡。传庭仪表颀硕,沈毅多筹略。万历四十七年成进士,授永城知县,以才调商丘。天启初,擢吏部验封主事,屡迁稽勋郎中,请告归。家居久不出。

  崇祯八年秋,始迁验封郎中,超迁顺天府丞。陕西巡抚甘学阔不能讨贼,秦之士大夫哗于朝,乃推边才用传庭,以九年三月受代。传庭莅秦,严征发期会,一从军兴法。秦人爱之不如总督洪承畴,然其才自足办贼。贼首整齐王据商、雒,诸将不敢攻,檄副将罗尚文击斩之。

  当是时,贼乱关中,有名字者以十数,高迎祥最强,拓养坤党最众,所谓闯王、蝎子块者也。传庭设方略,亲击迎祥于盩厔之黑水峪,擒之,及其伪领哨黄龙、总管刘哲,献俘阙下。录功,增秩一等。而贼党自是乃共推李自成为闯王矣。明年,养坤及其党张耀文来降。已而养坤叛去,谕其下追斩之。击贼惠登相于泾阳、三原,登相西走。河南贼马进忠、刘国能等十七部入渭南,追之出关,复合河南兵夹击之,先后斩首千余级。进忠等复扰商、雒、蓝田,叛卒与之合,将犯西安。遣左光先、曹变蛟追走之渭南,降其渠一条龙,招还胁从。募健儿击余贼,斩圣世王、瓦背、一翅飞,降镇天王、上山虎,又歼白捍贼渠魁数人。关南稍靖。遣副将盛略等败贼大天王于宝鸡,贼走入山谷,传庭追之凤翔。他贼出栈道,谋越关犯河南,还军击,贼走伏斜谷,复大败之,降其余众。西安四卫,旧有屯军二万四千,田二万余顷,其后田归豪右,军尽虚籍。传庭厘得军万一千有奇,岁收屯课银十四万五千余两,米麦万三千五百余石。帝大喜,增秩,赉银币。

  会杨嗣昌入为本兵,条上方略。洪承畴以秦督兼剿务,而用广抚熊文灿为总理。分四正六隅,马三步七,计兵十二万,加派至二百八十万,期百日平贼。传庭移书争之,曰:“无益,且非特此也。部卒屡经溃蹶,民力竭矣,恐不堪命。必欲行之,贼不必尽,而害中于国家。”累数千言,嗣昌大忤。部议,秦抚当一正面,募土著万人,给饷银二十三万,以商、雒等处为汛守。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鍰,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嗣昌言军法不行于秦,自请白衣领职,以激帝怒。传庭奏曰:“使臣如他抚,籍郡县民兵上之,遂谓及额,则臣先所报屯兵已及额矣。况更有募练马步军,数且逾万,何尝不遵部议。至百日之期,商、雒之汛守,臣皆不敢委。然使贼入商、雒,而臣不能御,则治臣罪。若臣扼商、雒,而逾期不能灭贼,误剿事者必非臣。”嗣昌无以难,然衔之弥甚。传庭两奉诏进秩,当加部衔,嗣昌抑弗奏。十一年春,贼破汉阴、石泉,则坐传庭失援,削其所加秩。

  传庭出扼商、雒。大天王等犯庆阳、宝鸡,还军战合水,破走之,获其二子,追击之延安。过天星、混天星等从徽、秦趋凤翔,逼澄城。传庭分兵五道击之杨家岭、黄龙山,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大天王知二子不杀,遂降。贼引而北,犯延安。传庭策鄜州西、合水东三四百里,荒山邃谷,贼入当自毙,乃率标兵中部遏其东,檄变蛟、庆阳拒其西,伏兵三水、淳化间。贼饥,出掠食,则大张旗帜,鸣鼓角以邀之,一日夜驰二百五十里。贼大惊,西奔,至职田庄,遇伏而败;复走宝鸡,取栈道,再中伏大败;折而走陇州关山道,又为伏兵所挫。三败,贼死者无算,过天星、混天星并降。又逐贼邠、宁间,陷阵,获其渠。河南贼马进忠、马光玉驱宛、洛之众,箕张而西。传庭击之,贼还走。又设伏于潼关原,变蛟逐贼入伏。而闯王李自成者,为洪承畴所逐,尽亡其卒,以十八骑溃围遁。关中群盗悉平,是为崇祯之十一年春也。捷闻,大喜,先叙澄城之捷,命加传庭部衔。嗣昌仍格不奏。

  当是时,总理熊文灿主抚。湖广贼张献忠已降,惟河南贼如故。罗汝才、马进忠、贺一龙、左金王等十三部西窥潼关,联营数十里。传庭计曰:“天下大寇尽在此矣。我出击其西,总理击其东,贼不降则灭。此贼平,天下无贼矣。献忠即狙伏,无能为也。”乃遂引兵东,大败贼阌乡、灵宝山间,贯其营而东,复自东以西。贼窘甚,以文灿招降手谕上,言旦夕且降。传庭曰:“尔曹日就熊公言抚,而日攻堡屠寨不已,是伪也。降即解甲来,有说即非真降,吾明日进兵矣。”明日擐甲而出,得文灿檄于途中曰:“毋妒吾抚功。”又进,得本兵嗣昌手书,亦云。传庭怏怏撤兵还。然贼迄不就抚,移瞰商、雒。文灿悔,期传庭夹击。属吏王文清等三战三败之,贼奔内乡、淅川而去。传庭既屡建大功,其将校数奉旨优叙,嗣昌务抑之不为奏。传庭恳请上其籍于部,嗣昌曰:“需之。”

  十月,京师戒严,召传庭及承畴入卫,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总督卢象升督诸镇援军,赐剑。当是时,传庭提兵抵近郊,与嗣昌不协,又与中官高起潜忤,降旨切责,不得朝京师。承畴至,郊劳,且命陛见,传庭不能无觖望。无何,嗣昌用承畴以为蓟督,欲尽留秦兵之入援者守蓟、辽。传庭曰:“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秦军妻子俱在秦,兵日杀贼以为利,久留于边,非哗则逃,不复为吾用,必为贼用,是驱民使从贼也。安危之机,不可不察也。”嗣昌不听。传庭争之不能得,不胜郁郁,耳遂聋。

  传庭初受命,疏言:“年来疆事决裂,由计画差谬。事竣,当面请决大计。”明年,帝移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既解严,疏请陛见。嗣昌大惊,谓传庭将倾之,斥来役赍疏还之传庭。传庭愠,引疾乞休。嗣昌又劾其托疾,非真聋,帝遂发怒,斥为民,下巡抚杨一俊核真伪,一俊奏言:“真聋,非托疾。”并下一俊狱。传庭长系待决,举朝知其冤,莫为言。在狱三年,文灿、嗣昌相继败。而是时,闯王李自成者,已攻破河南矣,犯开封,执宗龙,杀唐王,兵散而贼益横。帝思传庭言,朝士荐者益众。

  十五年正月,起传庭兵部右侍郎,亲御文华殿问剿贼安民之策,传庭侃侃言。帝嗟叹久之,燕劳赏赉甚渥,命将禁旅援开封。开封围已解,贼杀陕督汪乔年,帝即命传庭往代。大集诸将于关中,缚援剿总兵贺人龙,坐之麾下,数而斩之。谓其开县噪归,猛帅以孤军失利而献、曹出柙也;又谓其遇敌先溃,新蔡、襄城连丧二督也。诸将莫不洒然动色者。

  传庭既已诛杀人龙,威詟三边,日夜治军为平贼计,而贼遂已再围开封。诏御史苏京监延、宁、甘、固军,趣传庭出关。传庭上言:“兵新募,不堪用。”帝不听。传庭不得已出师,以九月抵潼关。大雨连旬,自成决马家口河灌开封。开封已陷,传庭趋南阳,自成西行逆秦师。传庭设三覆以待贼:牛成虎将前军,左勷将左,郑嘉栋将右,高杰将中军。成虎阳北以诱贼,贼奔入伏中,成虎还兵而斗,高杰、董学礼突起翼之,左勷、郑嘉栋左右横击之。贼溃东走,斩首千余。追三十里,及之郏县之冢头,贼弃甲仗军资于道,秦兵趋利。贼觇我军嚣,反兵乘之,左勷、萧慎鼎之师溃,诸军皆溃。副将孙枝秀跃马以追贼,击杀数十骑,贼兵围之,驰突不得出,马蹶被执,植立不挠。以刃临之,瞠目不答。一人曰:“此孙副将也。”遂杀之。参将黑尚仁亦被执不屈而见杀,覆军数千,材官小将之殁者,张渼奎、李栖凤、任光裕、戴友仁以下七十有八人。贼倍获其所丧马。传庭走巩,由孟入关,执斩慎鼎;罚勷马以二千,以勷父光先故,贷勷。是役也,天大雨,粮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冻且馁,故大败。豫人所谓“柿园之役”也。

  传庭既已败归陕西,计守潼关,扼京师上游。且我军新集,不利速战,乃益募勇士,开屯田,缮器,积粟,三家出壮丁一。火车载火炮甲仗者三万辆,战则驱之拒马,止则环以自卫。督工苛急,夜以继日,秦民不能堪。而关中频岁饥,驻大军饷乏,士大夫厌苦传庭所为,用法严,不乐其在秦。相与哗于朝曰:“秦督玩寇矣。”又相与危语恫胁之曰:“秦督不出关,收者至矣。”明年五月,命兼督河南、四川军务,寻进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赐剑。趣战益急。传庭顿足叹曰:“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乎!”顷之,不得已遂再议出师。总兵牛成虎将前锋,高杰将中军,王定、官抚民将延、宁兵为后劲,白广恩统火车营,檄左良玉赴汝宁夹击。当是时,自成已据有河南、湖北十余郡,自号新顺王,设官置戍,营襄阳而居之。将由内、淅窥商、雒,尽发荆、襄兵会于氾水、荥泽,伐竹结筏,人佩三葫芦,将谋渡河。传庭分兵防御。八月十日,传庭出师潼关,次于阌乡。二十一日,师次陕州,檄河南诸军渡河进剿。九月八日,师次汝州,伪都尉四天王李养纯降。养纯言贼虚实:诸贼老营在唐县,伪将吏屯宝丰,自成精锐尽聚于襄城。遂破贼宝丰,斩伪州牧陈可新等。遂捣唐县,破之,杀家口殆尽,贼满营哭。转战至郏县,遂擒伪果毅将军谢君友,斫贼坐纛,尾自成几获。贼奔襄城,大军遂进逼襄城。贼惧谋降,自成曰:“无畏!我杀王焚陵,罪大矣,姑决一死战。不胜,则杀我而降未晚也。”而大军时皆露宿与贼持,久雨道泞,粮车不能前。士饥,攻郏破之,获马骡啖之立尽。雨七日夜不止,后军哗于汝州。贼大至,流言四起。不得已还军迎粮,留陈永福为后拒。前军既移,后军乱,永福斩之不能止。贼追及之南阳,官军还战。贼阵五重,饥民处外,次步卒,次马军,又次骁骑,老营家口处内。战破其三重。贼骁骑殊死斗,我师阵稍动,广恩军将火车者呼曰:“师败矣!”脱挽辂而奔,车倾塞道,马挂于衡不得前,贼之铁骑凌而腾之,步贼手白棓遮击,中者首兜鍪俱碎。自成空壁蹑我,一日夜,官兵狂奔四百里,至于孟津,死者四万余,失亡兵器辎重数十万。传庭单骑渡垣曲,由阌乡济。贼获督师坐纛,乘胜破潼关,大败官军。传庭与监军副使乔迁高跃马大呼而殁于阵,广恩降贼。传庭尸竟不可得。传庭死,关以内无坚城矣。

  初,传庭之出师也,自分必死,顾语继妻张夫人曰:“尔若何?”夫人曰:“丈夫报国耳,毋忧我。”及西安破,张率二女三妾沉于井,挥其八岁儿世宁亟避贼去之。儿逾墙堕民舍中,一老翁收养之。长子世瑞闻之,重趼入秦,得夫人尸井中,面如生。翁归其弟世宁,相扶携还。道路见者,知与不知皆泣下。传庭死时,年五十有一矣。传庭再出师皆以雨败也。或言传庭未死者,帝疑之,故不予赠荫。传庭死而明亡矣。

  赞曰:流贼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贼者独秦兵耳。傅宗龙、孙传庭远近相望,倚以办贼。汪乔年、杨文岳奋力以当贼锋,而终于溃偾。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

卷一百五十譯文

  傅宗龍,字仲綸,昆明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初任銅梁知縣,又調往巴縣,被推薦後調進京城,入朝當了戶部主事。很久以後,又升任御史。

  天啟元年(1621),遼陽失守,熹宗皇帝下了召兵的命令,宗龍自告奮勇要過去,僅一個多月,就募到五千精兵。第二年,安邦彥起來造反,包圍了貴陽,一時土匪蜂擁而起。宗龍上書請朝廷撥出國庫銀幫助雲南將士;開通建昌的交通,打通由四川進入雲南的道路;另外設定一名偏沅巡撫;罷免膽怯退避的總兵薛來胤。熹宗大都採納了他的意見。宗龍又上書自請出去討伐賊兵,說:“在武定、尋甸作亂的是東川土酋祿千鍾。在沾益、羅平作亂的是一個女賊設科和她的同夥李賢等人。圍攻普安,在雲南、貴州邊口上作亂的是龍文治的妻子及其同夥尹二。圍困安南,佔領關索嶺的是沙國珍及羅應魁等人。圍困烏撒的是安效良。對這些人,我都熟知他們的生平,他們不是我的對手。我願意以四川巡按兼貴州監軍的身份過去消滅這幫小丑。”熹宗非常高興,就交給有關部門討論。恰好這時宗龍因為生病回鄉,沒能最後實行。

  四年正月,貴州巡撫王三善被降賊陳其愚欺騙,戰敗而死。這年夏天,朝廷就從家裡起用宗龍為那裡的巡按兼監軍。早先,兵部曾傳令雲南巡撫閔洪學增援貴州,因為過不了盤江就停了下來。宗龍接到任命後,洪學讓參政謝存仁、參將袁善及土官普名聲、沙如玉等帶兵五千護送他過去。宗龍直渡盤江,邊戰邊行,一路上的土匪都給他打敗了。然後謝過謝存仁、袁善,把他們遣送回來,帶著名聲等士兵七百人進入貴陽,捕殺了其愚,貴陽軍民大快人心。宗龍知曉貴州的要害及各地土酋的順逆、將士的勇怯,巡撫蔡復一十分信賴他,向朝廷奏請敕令宗龍專職辦理軍事,給他設定中軍、旗鼓,裨將以下任他賞罰。朝廷同意了。宗龍於是上書講論方略,又詳細談到了貴州一帶的艱苦,請多撥一些餉銀。朝廷也同意了。早先,三善讓監軍的道臣管制將領,致使文武不和,進退都相互牽制著。宗龍一反他的做法,讓監軍負責供應糧草,評定功罪,不得掌握軍隊的進退。因此將領們都聽從命令,在汪家衝、蔣義寨接連戰勝賊兵,直抵織金。

  五年正月,總理魯欽在陸廣河戰敗。宗龍上書說“:不聯合雲南、四川,貴州就沒法平定賊寇;不集中總督的事權,就不能聯合雲南、四川的兵力。請召回朱燮元,讓復一兼帶總督四川,在遵義開設總督府。同時把四川巡撫移駐永寧,雲南巡撫移駐沾益,貴州巡撫移駐陸廣,沅州巡撫移駐偏橋,從四面一起進兵,發二百萬餉銀給他們。此外請更換貴州、四川巡撫!”熹宗因為復一剛打了敗仗,命令解除他的職務,讓燮元接替了他。同時任命尹同皋巡撫四川,王蠨巡撫貴州,沅州巡撫閔夢得遷移了駐所,和宗龍的主張完全相同。

  陸廣之戰失敗後,各地苗賊又蠢蠢欲動。復一、宗龍一起商議,打敗了烏粟、螺螄、長田等地的叛亂苗人,把平越的賊兵給打了個大敗,搗毀了他們的一百七十個營寨,賊寇的同夥漸漸少了。宗龍於是上書講述屯守的辦法,他說:

  “四川用屯田來防守,貴州卻應當用防守來屯田。因為安邦彥的土地有一半是在水外,仡佬、龍仲、蔡苗等雜色人種,和他在危急時相互幫助。賊寇外邊有封藩,我邊界上卻沒有屏障,這就是貴州兵力分散就越發無能為力的原因。我所謂的用防守來屯田,就是說先要派兵佔領河流,奪取賊兵所憑仗的地勢,然後安撫或剿滅各雜色人種,根據渡口的大小,分別設定大小水寨,挖深溝,築高臺,設立烽火臺、炮臺。小渡口就用木石堵塞起來。務求一粒米都運不到水內來,一個賊都逃不到水外去,這樣賊寇就不能把我們怎麼樣了。再命令沿河部隊都操練水戰,當賊寇在對岸耕種時,頻出奇兵,渡過河去幹擾他們。賊寇不敢再靠近河道居住時,我們就可以討論屯田了。

  “屯田的辦法有兩條:一是清理各衛所原有的田地,二是割取反賊原有的土地,用我們衛所的辦法推行屯田。貴州不擔心沒田,只擔心沒人。臨時來的客兵聚散無常,不能久駐,不如仿照祖宗定下的制度,把全部屯田都分給有功人員,視功勞大小,做官大小,從指揮、把總到小旗,給他們應得的屯田作為世襲產業,但禁止他們買賣。這樣不消朝廷招徠移民,貴州的戶口自然會多起來。我所謂的用防守來屯田就是如此。不過這樣辦成,兵力應當使用四萬八千人,餉銀應當每年花費八十多萬兩,時間應當等待三年。這樣子以後賊寇就可以全部消滅乾淨了。”

  兵部討論後同意了他的意見。

  復一死後,王蠨來接任,凡事都靠著宗龍來辦理。宗龍於是逐步剪除了水外的叛逆隊伍,打算大力興辦屯田。邦彥怕了,妄圖過來破壞,六年三月大舉渡河過來入侵。宗龍在趙官屯打敗了邦彥,斬除了老蟲添,威名大振。那個時候,大帥剛剛死去,整個貴州受到震動,燮元遠在四川,王蠨虛領其職,不是宗龍,貴州差點完了。朝廷下詔升宗龍的官為太僕少卿。後來宗龍因為守喪回家去了。

  崇禎三年(1630),宗龍起任原職。朝廷採納孫承宗的推薦,提拔宗龍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不久,封任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總督薊門、遼東、保定軍務。

  此後宗龍因為一點小原因被剝奪了官職。過了很多年,十年十月流寇大舉進入四川,攻下四川的三十多個州縣,莊烈帝才拍著大腿想念宗龍說“:假使宗龍巡撫四川,賊兵怎麼能達到這種地步!”於是催促兵部把宗龍從家裡起復。宗龍到四川接替王維章後,與總兵羅尚文打退了賊兵。十二年(1639)五月,因為楊嗣昌的推薦,宗龍被召入朝中擔任兵部尚書,離開了四川。宗龍自從平定貴州的亂賊以後,共十四年當中總是一會兒得到起用,用不久就又免除了官職。八月,宗龍到京師後進去朝見莊烈帝。他為人剛直不屈,不會順著人的脾氣討好人。莊烈帝憤恨兵部長官不稱職,嗣昌因為狡詐得到了莊烈帝的欣賞。宗龍為人樸直、忠厚,剛進見,就講百姓困窮,國家財力虛竭。莊烈帝相當肯定這一點,只是宗龍不停地款誠講論,莊烈帝於是不高興地說“:你是來整頓軍事的!”宗龍退出以後,莊烈帝對嗣昌說:“怎麼回事?宗龍過去很會決策貴州,現在卻只講這些瑣屑的事務,都是他人唾餘的事,什麼原因?”從此宗龍有所奏請,大都被駁回了。

  熊文燦罷官以後,宗龍就上書講:“過去賊兵東竄西逃,所以嗣昌提出劃地剿滅的辦法。現在流竄不停的賊兵都停在了各自的地盤上,請讓我過去在短期內辦成解救危急的功效吧!讓總理只管轄湖北、河南,陝西總督兼管四川,鳳陽總督兼管安慶,各自統率所屬部隊穩住本鎮,我預期十二個月內取得成功。”進而推薦說湖廣巡撫方孔昭可以接替文燦。莊烈帝不予採用,用嗣昌過去擔任督師。

  嗣昌外出擔任督師以後,遞上奏章請撥軍糧,兵部不能完全供給他,嗣昌就彈劾尚書不稱職。宗龍也彈劾嗣昌,說他白白耗費國家的財力,不能報效國家,還要盛氣凌人,欺負朝臣。正好這時薊遼總督洪承疇請任命劉肇基為團練總兵官,宦官高起潛又揭發肇基為人懦弱、膽小,宗龍沒有立即答覆他們。莊烈帝就發火了,批評他抵抗聖旨,要他回稟真相。宗龍的奏章交上後,又被看作是把封疆大事視同兒戲,就因此被關進了監獄。法司判為充軍邊疆,莊烈帝不同意,想把他處死。宗龍在監獄中呆了兩年,十四年春季,嗣昌死了,尚書陳新甲推薦宗龍的才幹,莊烈帝一時沒有答話,過了很長時間才說:“他倒是樸實、忠厚。我用早先的心思任用他,他應該不計前嫌,為我盡死力才是。”於是把宗龍釋放出來,讓他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的官職去接替丁啟睿,總督三邊軍務。

  那個時候,李自成有兵馬五十萬,剛剛打下了河南、洛陽,又進犯開封。羅汝才又從南陽開赴鄧州、淅州,與他會師。莊烈帝命令宗龍專門懲辦自成。宗龍打算集結關中的全部軍隊、糧餉出關開戰,但是所屬的府縣發生旱、蝗災害,已經無法應徵了。

  九月四日,宗龍帶領四川、陝西的兩萬部隊開出潼關,駐紮在新蔡,與保定總督楊文嶽的部隊會合。然後由賀人龍、李國奇率領陝西部隊,虎大威帶領保定部隊,一起架起浮橋,東渡汝寧,聯合起來開赴項城。五日,兩支部隊都渡了過去,奔向龍口。自成、汝才也在上游架起浮橋,打算奔赴汝寧,偵察到兩個總督的部隊開來,就把精銳兵力都埋伏到樹林中,佯裝統領各路賊兵從浮橋上過河西去。人龍讓後邊的騎兵偵探敵情,騎兵回來稟報說:“賊兵要向汝寧去了,架起浮橋就要渡過河走了。”宗龍、文嶽夜間召集諸將,決定明早開戰。

  六日,兩支官軍一起進兵,半路上一個騎兵跑回來說“:賊兵全渡過河了。”又往前走,一個騎兵跑回來報告:“賊兵渡過一大半,三分渡過兩分了。”宗龍、文嶽說“:往前追。”又走了三十里,來到孟家莊,時間已是正午。人龍、大威說“:馬累了,明天再戰,停止前進紮營休息吧。”各個部分都下馬解甲,把武器靠到一邊去了,大家四出到村子裡尋找馬草。賊兵暗中發覺後,猛然間從林子裡殺了出來,伏兵都衝上來跟官兵搏鬥。人龍有一千騎兵卻不參戰,國奇以自己的部下迎擊賊兵,沒能得勝,結果陝西部隊、保定部隊都敗下陣來,人龍、大威逃往沈丘,國奇也跟著跑,三總兵的部隊全敗逃了。宗龍、文嶽聯合起來駐紮在火燒店,賊兵用步兵過來攻打他們的營寨。官軍點燃大炮,炸死了一百多賊兵。天黑下來,賊兵引退了。宗龍的部隊在西北向,文嶽的部隊在東南向,憑藉戰壕死守。保定部隊當晚逃走了,保定總督的副將挾持著文嶽的坐騎飛馳而去,當夜跑到了項城。宗龍又派出士兵到東南向紮下營,各將領分守壁堡,跟賊兵的戰壘相持。

  九日,宗龍傳令人龍、國奇回兵來援救,這兩個總兵不加響應。宗龍說:“他們避死,想必不來了,我難道也避死嗎!”對他的部下講:“宗龍老了,今天陷在賊兵包圍中,我要和大家一道決一死戰,不能像他人一樣卷甲逃走。”又召裨校李本實過去挨著文嶽守過的壁堡開挖戰壕,堆起戰壘用來拒擊賊兵。賊兵也挖了兩重戰壕來包圍他們。

  十一日,陝西部隊的糧食吃完了,宗龍殺了騾、馬給他們吃。第二天,營中的騾馬也沒了,就殺賊後把屍體拿來分了吃。十八日,營中的火藥、鉛子、箭都放完了。宗龍清點士卒,除受傷、死亡計程車兵以外,還有六千兵。半夜時分,宗龍率領這些部隊偷襲賊營,殺死賊兵一千多人,突圍而出。官軍出來後散亂了,宗龍步行率領他們邊戰邊走。十九日正午,他們走到離項城只有八里的地方,賊兵追上來,活捉了宗龍。然後到城門前喊道“:我們是陝西總督的護衛官兵,請開啟城門讓總督進去!”宗龍大聲喊道“:我是陝西總督,不幸落在賊兵手裡,左右都是賊呀。”賊兵向宗龍唾口水,宗龍罵他們說“:我是朝廷大臣,要殺就殺,怎肯替賊賺城門,苟延殘喘!”賊兵抽出刀向宗龍砍來,宗龍被砍中頭顱,倒下了,賊兵又割下他的耳朵、鼻子,宗龍就這樣死在了城門之下。事情報送朝廷後,莊烈帝說“:宗龍這樣,真可謂樸實、忠誠啊!”於是給他恢復官職為兵部尚書,加官太子少保,諡忠壯,蔭封子孫為世襲錦衣百戶,並對他予以公祭、公葬。

  汪喬年,字歲星,遂安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初任刑部主事,歷官郎中,為母親守喪回家去了。

  崇禎二年(1629),喬年以工部郎中起復,升任青州知府。因為治績、品行突出,升為登菜兵備副使。他請求回家贍養父親,父親的喪守完,才出任平陽知府,然後調任陝西右參政,管理學校。又一次因為政績、品行突出,原地升任按察使。喬年清苦自勉,衣食都很簡單,到做官的地方去時只帶兩個僕人,不把家屬帶在身邊。他當青州知府時在官署的廊簷下砌了十多個鍋灶,讓來打官司的人自己燒飯等候審理,小吏們不敢向他們要一個錢。喬年自以為是個用兵人才,休息時總是騎馬奔跑,練習射箭、衝刺,在野外的風露中睡覺。

  十四年(1641),朝廷提拔他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陝西。當時李自成已經打下河南,揚言要進入潼關。喬年立即驅馬來到商州、雒南,沒有見到賊兵的人影,賊兵包圍了開封。三邊總督傅宗龍這時也來到陝西,兩個人討論抽拉丁兵,湊集糧餉,但這時關中的丁兵、糧食早已派用完了,無法加以響應。宗龍、喬年兩個人握著手,嘆著氣分手了。不多天,宗龍在項城敗亡,喬年流著淚感嘆說:“傅先生死掉,沒有人能平定賊寇了。”過後又聽說莊烈帝頒發詔書提升他為兵部右侍郎,總督三邊軍務,接替宗龍。兵部的檄文一個接一個發來,催促他出關作戰。當時關中的精銳部隊都在項城滅亡了。

  喬年說“:部隊疲憊了,糧餉又缺乏,讓我去抵擋正強大無比的敵人,我一旦出去,便如同拿肉去喂老虎。但是我不能不出去一回,以便鞏固中原地區的民心。”於是收召散亡計程車兵,調集邊防部隊,湊起騎、步兵三萬人。

  十五年(1642)正月,喬年率領總兵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開出潼關。早先,臨潁被賊兵守著,左良玉打下後進行屠城,把賊寇搶劫的東西全部繳獲了。自成聽說後大為惱怒,放棄開封過來攻打良玉,良玉退守郾城,賊兵把他緊緊給包圍了。喬年召集手下的將領們討論說“:郾城危在旦夕。如果我們到郾城去赴援,賊兵正氣勢威猛,很難跟他爭鋒。我聽說襄城離郾城只一百二十里,賊兵的老營都在那裡。我們舍郾城不打,以精銳兵力去攻打他必然要接應的襄城,賊兵一定回師來救,那麼郾城之圍也就解除了。解圍之後,我們打擊賊兵的前軍,良玉攻擊它的背後,賊兵是可以打得大敗的。”將領們都說“:好。”喬年於是把步兵、火器留在洛陽,挑選了一萬精銳騎兵晝夜兼程地前進。當他們在郟縣住宿時,襄城人張永祺等過來迎接喬年。

  二月二日,喬年進入了襄陽,把人龍、嘉棟、成虎分作三路,駐紮在城東四十里,靠向郾城,喬年自己則統兵駐在襄陽城外。賊兵果然解除對郾城的包圍,過來救襄城。賊兵趕到,三個大將都逃了,良玉的救兵又沒來,官兵大敗。喬年嘆氣說“:這兒是我的墳墓了。”接著就率領步兵一千多人把守城牆。賊兵挖地道填火藥攻城,喬年也打地洞看賊兵所挖的地道,用長矛刺殺賊兵。賊兵用大炮轟擊喬年的坐旗,城牆上的掩體都給打壞了,手下的將吏圍在旁邊哀求他出去避開賊兵,喬年惱了,用腳踹他們的頭說“:你們怕死,我不怕死。”十七日,城被打下,喬年殺死了三個賊兵,然後自殺未遂,給賊兵俘獲了,大罵不止。賊兵割下了他的舌頭,把他給分屍了。襄陽人後來給喬年修祠祭祀。

  當初喬年出任陝西巡撫的時候,奉詔開挖自成的祖墳。米脂縣令邊大受,河間靜海的舉人出身,是一個精明能幹的縣令,他在打聽到自成的一個在縣裡做小吏的本家後,就抓來拷問。這人招供說:“離縣城二百里有個村叫李氏村,在亂山之中有十六個墳埋成圓形,中間的那個就是自成始祖的墳墓。據傳說墓穴是經仙人指定的,裡邊有一座鐵燈臺。鐵燈不熄滅,李氏就興盛。”按照他的話挖開自成先祖墳墓後,發現裡邊有幾石螻蛄和螞蟻,火光閃閃發亮。砸開棺材,裡邊的屍骨呈青黑色,渾身上下都是黃毛,腦後有一個像銅錢大小的洞,盤著一隻紅蛇,長三四寸,長著角,還會飛,張開嘴巴吐出六七道日光,又飛回來落在腦後。喬年把那顱骨和紅蛇用匣子收了,報送給朝廷。其餘一把火燒了,摻雜進髒東西,扔掉了。自成聽說後惱得咬牙切齒,說:“我非把喬年搞死不可!”在殺死喬年以後,李自成又經西華去攻打陳州。

  孫傳庭,字百雅,代州振武衛人。在他父親任上,他家裡四代人都鄉試中舉。傳庭長得身材高大,沉著堅定而且多智多謀。萬曆四十七年(1619)他考中進士。初任永城知縣,因為有才幹又被調往商丘。天啟初年,他升任吏部驗封主事,經幾次遷升又做了稽勳郎中,然後告假還鄉,在家裡閒住多年不出。

  崇禎八年(1635)秋天,傳庭才升職為驗封郎中,然後越級升任順天府丞。陝西巡撫甘學闊不能討平賊寇,陝西計程車大夫向朝廷爭吵,朝廷於是推選邊才,用了傳庭,在九年三月裡受命接任。傳庭到陝西后,對民間人力、物力征集的時限掌握得很嚴格,完全按照軍需供應的法規來執行。陝西人對他的愛戴不如洪承疇,不過他的才幹足能平定賊寇。賊首整齊王佔領著商州、雒南,諸將不敢前去攻打,傳庭傳令副將羅尚文攻打併斬除了他。

  當時,賊寇搞亂了關中,有名字的賊首有十多個,高迎祥勢力最強,拓養坤人數最多,他們兩個人也就是所謂的闖王、蠍子塊。傳庭制定了戰略規劃,親自到銩稨的黑水峪進攻迎祥,活捉了他以及他的偽領哨黃龍、總管劉哲,把俘虜送到了京師。朝廷論定戰功,給他加官一級。從此賊群就共同推舉李自成做了闖王。第二年,養坤及其同夥張耀文過來投降了。後來養坤又反叛而去,傳庭指示他的部下追上去斬除了養坤。傳庭在涇陽源向賊首惠登相發動攻擊,登相西逃了。河南的賊將馬進忠、劉國能等十七部進入渭南,傳庭把他們打出了關門,又聯合河南部隊夾擊他們,先後斬敵一千多人。進忠等又侵擾商州、雒南、藍田,官軍的叛兵跟他們會合,打算進犯西安。傳庭派左光先、曹變蛟把他們追趕到渭南,收降了他們的首領一條龍,招回了脅從人員。又召募健壯的年輕人攻打殘餘的賊寇,斬除了聖世王、瓦背王、一翅飛,收降了鎮天王、上山虎,又殲滅了幾個白杆的賊寇大首領。潼關以南的地區稍稍平定了一些。傳庭又派副將盛略等人在寶雞打敗了賊首大天王。賊兵逃進山谷中,傳庭一直追趕到鳳翔。別的賊軍開出棧道,打算越過潼關進犯河南,傳庭回師打擊他們,賊軍逃到斜谷設下埋伏,傳庭又把他們打得大敗,收降了殘餘的賊兵。西安所屬的四衛過去有屯軍兩萬四千人,田地二萬餘頃,後來田地被豪強佔有,部隊的編制都是虛的。傳庭對此加以改正,召集了一萬一千多士兵,每年收入屯田的課銀十四萬五千多兩,米、麥一萬三千五百多石。莊烈帝非常高興,給他加了官,賞了銀幣。

  正當這時楊嗣昌進入朝中做了兵部尚書,向莊烈帝陳述了用兵方略,讓洪承疇以陝西總督的身份兼辦剿賊事務,任命廣東巡撫熊文燦為總理,全國劃分為四正六隅,騎兵佔三成,步兵佔七成,共召集十二萬官兵,加派軍餉徵收額達二百八十萬石,限定時限為一百天,消滅賊寇。傳庭寫信過去和他爭論說“:這樣做沒用,現在部隊屢經敗折,百姓的物力也抽乾了,我擔心軍民都不能承受。如果一定這樣推行,那麼賊寇不見得能消滅掉,反而會使國家受害。”長達幾千字。嗣昌收到他的信大不高興。兵部決定,陝西巡撫抵擋一個正面,應招募當地兵一萬人,發給餉銀二十三萬兩,把商州、雒南等處作為防區。傳庭知道這種辦法行不通,於是清理庫藏,積存贖款,湊集了四萬八千兩銀子,收兵買馬,自行添置滅賊器械,不採用兵部的意見。當各地巡撫都上報募兵兵額時,單單傳庭的奏疏沒送上來。嗣昌說軍法不能在陝西推行了,自請不擔官職過去領兵,用這來激發莊烈帝的怒火。傳庭於是上書說“:假如我像其他巡撫那樣收編府縣的民兵報上去,就說是及額了,那麼我先前所報上的屯兵就已經及額了。此外我這裡還有召集起來正在操練的騎、步兵將近一萬多人,何嘗不遵守兵部的決定呢?至於所規定的一百天的期限,商州、雒南的防區,我都不敢推託。不過假如是賊兵進入商州、雒南而我不能防衛,就請治我的罪;如果我守住了商州、雒南而超越期限不能滅賊,那麼耽誤剿賊的一定不是我了。”嗣昌對他的話無法加以指責,但對他恨之入骨。傳庭兩次接到詔書加升官級,應當加部銜了,嗣昌壓下來不替他奏請。十一年春天,賊兵打下漢陰、石泉,嗣昌就怪罪傳庭沒有增援,削了他所提升上來的官級。

  傳庭出兵扼守商州和雒南。大天王等進犯慶陽、寶雞,傳庭回師到合水交戰,打跑了他,抓住了他兩個兒子,又到延安追擊他。過天星、混天星等從徽州、秦州直奔鳳翔,進逼澄城,傳庭分兵五路在楊家嶺、黃龍山進攻他們,把他們打得大敗,斬獲了兩千多首級。大天王聽說傳庭沒殺他的兩個兒子,就投降了。其他賊兵開向北面去進犯延安,傳庭知道..州以西、合水以東的三四百里都是荒山深谷,賊兵進去就會自取滅亡,於是親率標兵從中部阻止賊兵向東跑,傳令變蛟在慶陽阻止賊兵向西逃,在三水、淳化之間設下了埋伏。賊兵餓了,出來搶糧食,傳庭就高高舉起旗幟,打起鼓吹響號角阻擊他們,一天一夜馬行了二百五十里。賊兵大驚,趕快往西邊逃,到職田莊遇上伏兵,戰敗了,又逃向寶雞,取道棧道,又中了埋伏,大敗,轉而進入隴州關山的山路,又被伏兵打擊了一回,三次失敗,賊兵死掉的不計其數,過天星、混天星都投降了。傳庭又在..州、寧羌一帶追趕賊兵,官軍衝入敵陣,擒拿了賊首。河南的賊首馬進忠、馬光玉統率宛、洛一帶的賊兵向西部擴散,傳庭向他們進攻,賊兵回頭逃跑。傳庭又在潼關的平原地帶埋下伏兵,變蛟把賊兵趕進了埋伏。闖王李自成受到洪承疇追擊,丟掉了他的所有人馬,只帶十八個騎兵突圍出去,逃跑了。一時間關中地區的各路盜賊都平定了,這時是崇禎十一年的春天。捷報送上後,莊烈帝非常高興,首先評定澄城的勝利,命令給傳庭加官部銜。嗣昌仍舊阻撓,未予申報。

  那個時候,總理熊文燦主張招安,湖廣地方的賊首張獻忠已經投降,只有河南的賊兵依然如故。羅汝才、馬進忠、賀一龍、左金王等十三部西窺潼關,聯營幾十裡。傳庭想到“:天下的大盜現在都在這了。我在西面出擊,總理在東面出擊,賊兵不是投降就是滅亡。這一帶的賊兵平定後,天下也就沒有賊寇了。獻忠即便是偽裝投降,心存不軌,也不能怎麼樣了。”於是就率軍東征,在閿鄉、靈寶一帶的山中把賊兵打得大敗,從他們的營地中間從西向東鍈了一回,又從東往西鍈。賊兵困窘得很,拿文燦招降他們的親筆指示上交給傳庭看,說短時間內將歸降。傳庭說“:你們天天到熊先生那裡說接受招安,可是又天天不停地攻打城堡,屠殺村寨,這是假投降。如果真想投降,就放下武器過來投降,再說空話就不是真心投降了,我明天就要進兵了!”第二天傳庭統兵而出,在進軍途中接到文燦的檄文說“:不要忌妒我招安賊兵的功勞!”又往前走,收到了兵部尚書嗣昌的手信,也是這麼說。傳庭悶悶不樂地撤兵回來了。但是賊兵最終還是不接受招安,反而轉移過去窺視商州、雒南。文燦後悔了,約傳庭出兵夾擊。傳庭手下的官員王文清三戰三勝,打敗了賊兵,賊兵逃往內鄉、淅川去了。

  傳庭在屢建大功之後,他手下的將校幾次得到詔令進行了封賞,嗣昌卻堅決壓制他,不為他奏請。傳庭懇請他把自己提上部籍,嗣昌說:“等等吧!”十月,京師戒嚴,朝廷召傳庭及承疇入衛京師,提升傳庭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接替總督盧象升統率從各地來的援軍,賜給他尚方寶劍。這時傳庭統兵來到京城近郊,與嗣昌不和,又跟宦官高起潛發生衝撞,莊烈帝傳下聖旨嚴厲批評了他,不讓他進城朝見。承疇來了以後,嗣昌到郊外慰勞,又命令他覲見皇上,傳庭對此不能不感到失望。不久,嗣昌任用承疇為薊門總督,想把來增援京師的陝西部隊都留下來守護薊門、遼東。傳庭說:“陝西部隊不能留,留在這邊,那邊賊寇的勢焰便會擴張,無益於邊防,這簡直是為賊寇撤走敵人。陝西士兵的妻子、子女都在陝西,他們天天把殺賊當作自己的利益,長期留在邊疆,不是起鬨就是逃跑,不能再為我們所用,就一定為賊寇所用,這簡直是逼迫良民去當賊兵。這是有關國家安危的重要一環,不能不加考慮。”嗣昌不聽,傳庭爭執不下,心中不勝鬱郁,耳朵就聾了。

  傳庭剛接受任命時上書講過“:近年來封疆的事務亂成一團,原因在於謀劃差錯。事情結束後,我想給陛下當面把國家大事商定一下。”第二年,莊烈帝改派傳庭去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京師解嚴以後,傳庭上書請求朝見,嗣昌大為吃驚,以為傳庭要扳倒自己,就喝令過來的僕人把奏疏帶回去還給傳庭。傳庭惱火了,就上書稱病,請求離任,嗣昌又彈劾他假稱生病,並不是真聾。莊烈帝惱了,把傳庭罷官為民,又交巡撫楊一亻雋核實真偽。一亻雋奏稱“傳庭真的聾了,不是說假。”莊烈帝連一亻雋一起關進監獄。傳庭被長期關押,等候處理。滿朝大臣都知道他的冤枉,但沒人說話。

  傳庭在獄中關了三年,文燦、嗣昌相繼敗滅。可是這時闖王李自成已經打下河南,進犯開封,活捉了宗龍,殺掉了唐王,官軍分崩離析,賊寇更加兇猛了。莊烈帝想到了傳庭講過的話,朝臣中推薦傳庭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十五年(1642)正月,莊烈帝起用傳庭為兵部右侍郎,親自到文華殿向他詢問剿賊安民的辦法,傳庭侃侃而言,莊烈帝深為感嘆,設宴對他加以慰勞,賞賜了很多東西,然後命令他帶領禁軍去增援開封。開封的包圍圈已經解除,賊兵殺死了陝西總督汪喬年,莊烈帝就讓傳庭過去接任。傳庭上任後,在關中召集諸將,綁了援剿總兵賀人龍,列舉了他的罪狀,在軍帳中把他斬了。宣佈他的罪狀是在開縣起鬨逃回,致使猛如虎總兵孤軍作戰失利,讓獻忠、曹操跳出了圈套。又說他遇上賊兵搶先逃跑,致使新蔡、襄城接連喪失了兩位總督。諸將為此無不肅然起敬。

  傳庭斬掉人龍以後,威震三邊,從此後天天整治軍隊做平賊的打算,可是這時賊兵又圍困開封,朝廷傳令御史蘇京過來監督延安、寧夏、甘肅、固原的部隊,催促傳庭出關。傳庭上書說“:部隊剛招募起來,還不能使用呢。”莊烈帝不聽。傳庭不得已出兵,在九月裡抵達潼關。當時下了幾十天雨,自成挖開馬家口一帶的黃河淹沒了開封。開封失陷後傳庭進兵南陽,自成向西來迎擊陝西部隊。傳庭設下三重伏兵等待賊兵;牛成虎率領前軍,左襄力領左邊,鄭嘉棟領右邊,高傑指揮中軍。成虎假裝北上引誘賊兵,賊兵跑進埋伏後,成虎回頭來廝殺,高傑、董學禮突然從兩側出來相幫,左襄力、鄭嘉棟又左右橫衝,賊兵戰敗向東逃走,被殺死一千多人。官兵追了三十里,到了郟縣的冢頭,賊兵把兵器、軍需品扔在道路上,陝西兵就忙著搶戰利品。賊兵偵察到官兵亂了陣,就回過頭來襲擊,左襄力、蕭慎鼎的部隊敗退下來,各路部隊也都敗了陣。副將孫枝秀躍馬追殺賊兵,打死了幾十個騎兵。後來賊兵包圍了他,他左右飛奔無法衝出來,戰馬跌倒後被俘虜了,他直立不撓,賊兵用刀對著他,他直瞪著賊兵,不說一句話。有一個賊兵說:“這是孫副將。”賊寇就把他殺了。參將黑尚仁也被抓住,不屈而被殺。這次戰鬥官兵死了幾千人,材官小將犧牲的有張日英奎、李日英鳳、任光裕、戴友仁以下七十八個人。賊兵得到了他們所丟掉的很多戰馬。傳庭敗走鞏縣,取路孟縣進入潼關,捕殺了慎鼎,罰了左襄力兩千匹戰馬,因為他父親左光先的原因,饒他一死。這次戰役,天下著大雨,軍糧沒送來,士卒們只能採青柿子吃。既冷且餓,所以大敗而回。河南人把它稱為“柿園之役”。

  傳庭在戰敗返回陝西后,打算防守潼關,扼住京師上游。況且官軍剛剛集結起來,不利速戰,於是就召募更多的勇士,開墾屯田,修造器械,儲蓄軍糧,讓每三家出一名壯丁。又造了三萬輛載著火炮的戰車,作戰時推著它抵擋敵人的戰馬,駐地休息時圍在四周用以自衛。修造工程催辦得很急,晝夜不停,陝西百姓不能承受。而且關中連年饑荒,駐紮著大批軍隊糧餉缺乏,所以士大夫厭惡傳庭所辦的工程,又因他執法過於嚴格,士大夫就一起向朝廷起鬨說“:陝西總督不那麼熱心平賊了。”又一起用嚇人的話威脅他說“:陝西總督再不出關,來緝捕你的人就要到了。”

  第二年五月,朝廷命令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不久又提升他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加管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的軍務,莊烈帝賜給他尚方寶劍,更加緊急地催他開戰。傳庭跺著腳感嘆說“:這是幹什麼呢!我固然知道這次去一定回不來,但是大丈夫怎麼能再一次掉到監獄看守的手裡!”不久,就迫不得已地再一次決定出兵。他讓總兵牛成虎領前鋒,高傑領中軍,王定、官撫民領著延安、寧夏部隊作為後援,白廣恩率領戰車營,又傳令左良玉開到汝寧,兩邊夾擊。這個時候,自成已經佔領了河南、湖北的十多個府,自號新順王,設定官吏,分兵駐守,營建了襄陽城,駐在那裡。打算經過內鄉、淅川窺視商州、雒南。發動了荊州、襄陽的全部兵力在汜水、滎澤會師,砍下竹子修造筏船,每個人佩帶三個葫蘆,計劃渡過黃河。傳庭分兵防禦。九月八日,官軍駐到汝州,偽都督四天王李養純歸降了。養純講了賊兵的虛實:諸賊老營在唐縣,偽將吏屯集在寶豐,自成的精銳部隊全都聚集在襄城。傳庭於是在寶豐打敗賊兵,斬除了偽州牧陳可新等人,接著直搗唐縣,打下以後把賊兵的家口殺戮殆盡,使賊兵整個軍營中都是哭聲。傳庭又轉戰到郟縣,活捉了偽果毅將軍謝君友,砍了賊軍的坐旗,尾隨而追自成,差點抓住了他。賊兵逃往襄城,大批官軍就進逼襄城。賊寇怕了,打算投降,自成說:“不要怕!我殺害藩王,焚燒王陵,罪已經很大了,姑且決一死戰吧。不能取勝的話,殺掉我去投降也不晚。”官軍當時都是露天宿營跟賊軍相持,下了長時間的雨,道路泥濘,糧車不能過來。士卒飢餓不過,打下郟縣時,抓到的騾馬立即都被吃完了。大雨下了七個晝夜也不停,後軍在汝州開始起鬨。賊兵大舉而來,一時間流言四起,傳庭迫不得已讓部隊回過頭去迎接軍糧,留下陳永福斷後。前邊的部隊開始移動以後,後邊的軍隊也亂了,永福斬殺也不能制止。賊兵在南陽追上官軍,官軍回頭來戰,賊兵的戰陣分為五層,饑民在外,其次是步兵,再其次是騎兵,再其次是勇猛的騎兵。老營的家口在最裡邊,開戰以後,官兵打敗了三層,賊寇的驍騎殊死拼鬥,官軍的戰陣稍一移動,廣恩部下推戰車計程車兵就喊叫說“:我軍敗了!”解下搭肩鑽出車轅就跑,戰車翻了,堵住了路,馬拴在橫木上不能向前走,賊兵的鐵騎從上面凌空跳過去,步兵手提白棍劈頭蓋腦地打,被打上的人連頭帶盔都給打碎了。自成傾兵而出追在官軍後邊,一天一夜的時間裡,官軍狂奔了四百里,到達孟津,死掉了四萬多人,丟掉兵器、輜重幾十萬件。傳庭單騎穿過垣曲,從閿鄉渡河過去。賊兵撿到了督師的坐旗,乘勝打下潼關,把官軍打得大敗。傳庭與監軍副使喬遷高跨著馬,大聲喊叫著衝入敵陣,死在了戰場上,廣恩投降了賊寇。傳庭的屍體後來竟然沒有找到。傳庭死後,潼關以內再也沒有有效的防禦力量了。

  早先傳庭在出兵前自己料定要死了,回頭對他的繼妻張夫人說:“你怎麼辦呢?”夫人說“:大丈夫只管報效國家好了,不要憂念我!”等到西安被打下來時,張氏領著傳庭的兩個女兒、三個妾跳井死了,讓他們八歲的小兒子世寧趕緊躲避賊兵逃走了。世寧翻過牆頭掉在一個百姓家裡,一個老頭子收養了他。傳庭的大兒子世瑞聽說後,異常艱苦地步行進入陝西,在井裡找出了母親的屍體,面色如生。那個老頭還回了他的弟弟世寧,兄弟兩個相互摻扶著返回,路上遇見他們的人,不管平時認識不認識都為他們流下了眼淚。

  傳庭死的時候已經五十一歲了。他兩次出兵都是因為天下大雨失敗了。有人說傳庭沒死,莊烈帝懷疑他,所以沒有給他追贈、封蔭。傳庭死後,明朝也就滅亡了。

補充糾錯
大家都在看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