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傳·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七原文

  张臣(子承荫 孙应昌 全昌 德昌) 董一元(王保) 杜桐 (弟松子文焕 孙弘域) 萧如薰 达云(尤继先) 官秉忠 柴国柱 李怀信

  张臣,榆林卫人。起行伍,为队长。蹻捷精悍,搏战好陷坚。从千总刘朋守黄甫川。朋遇寇丧马被围,臣单骑驰救,射中其魁,夺马载朋归,由此知名。旋代朋职,屡战跨马梁、李家沟、高家堡、田家梁、西红山,并有功,迁宣府膳房堡守备。寇尝大入,环攻堡,欲生得臣。臣召麾下酌水为酒,欢呼歌饮,寇莫测所为,不敢登。臣夜决围出,取他道以归。上官壮之,擢延绥入卫游击将军。

  隆庆元年九月,土蛮大入昌黎、抚宁、乐亭、卢龙,游骑至滦河。诸将莫敢战,臣独勒兵赴之。辽帅王治道曰:“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擐甲直驰,呼声震山谷,寇以数骑尝,奋前斩之。追至棒槌崖,斩首百十余级,坠崖死伤者无算。事宁,蓟镇诸将悉获罪,臣以功增秩二级。无何,寇潜入场子岭,参将吴昂被杀,命臣代之。寻进副总兵,领总督标下事,改守蓟镇西协。

  万历初,录秋防功,进署都督佥事。炒蛮潜入古北口,参将范宗儒追至十八盘山,战殁,余众被围。臣急偕游击高廷礼等驰救,寇始去,坐镌一秩。五年春,以总兵官镇守宁夏。顺义王俺答报怨瓦剌,欲取道贺兰,臣不可,俺答恚,语不逊。臣夜决汉、唐二渠水,道不通,复陈兵赤水口,俺答乃从山后去。三岁互市,毋敢哗者。阅边给事中以苛礼责望,劾罢之。

  十一年,小阿卜户犯黑峪关,守将陈文治以下俱逮系。诏起臣副总兵,驻守马兰峪。会朵颜长昂屡扰边,蓟镇总兵官杨四畏不能御,乃调四畏保定,而徙臣代之。长昂雅惮臣,使其从母土阿、妻东桂款关乞降,乃抚赏如初。猛可真者,俺答弟老把都弃妾也,坐与小阿卜户犯黑峪关,罢岁赏。既纳款,复猖獗,以谩词报边臣,而令大嬖只代为谢罪。大嬖只者,顺义王乞庆哈弃妾也。臣等测其诈,令将士出塞捕二十三人,系之狱,令还我被掠人。猛可真以所爱者五人在俘中,许献还所掠,亲叩关索故赏。臣等并召大嬖只入演武场,谯责甚厉。两妇叩头请死,乃贷之。先后献还八十余人,中有被拘数十年者。臣以功纪录优叙。寻进署都督同知,召佥书左府事。出为陕西总兵官,镇守固原。

  十八年春,移镇甘肃。火落赤犯洮、河,卜失兔将往助之,其母泣沮,不从,遂携妻女行,由永昌宋家庄穴墙入。臣逆战水泉三道沟,手格杀数人,夺其坐纛。卜失兔及其党炒胡儿并中流矢走,臣亦被创。将士斩级以百数,生获其爱女及牛马羊万八百有奇。卜失兔仰天大恸曰:“伤哉我女,悔不用母言,以至此也。”自是不敢归巢,与宰僧匿西海。已,属宰僧谢罪,其母及顺义王亦代为言,乃还其女,而使归套。臣以功进秩为真。

  时诸部长桀骜甚,经略郑洛专主款。臣以为不足恃,上书陈八难、五要。大略云:边薄兵寡,饷绌寇骄,诸部顺逆难明,宜复额兵,严勾卒,足粮饷,分敌势,明赏罚。且以创重乞归,帝不许。后二年,谢病去。臣更历四镇,名著塞垣,为一时良将。

  子承荫,由父荫积功至延绥副总兵。勇而有谋,尤精骑射,数鏖战未尝挫衄。万历三十七年,代王威为延绥总兵官。沙计及猛克什力数犯边。是年冬,复犯波罗、神木。承荫邀却之,追斩八十余人。沙计欲修贡,守臣恶其反覆,拒之,益徙近边,以数千骑犯双山堡。承荫击走之,俘斩百二十有奇。四十年,沙计复入塞。承荫遮击之响水,斩首百七十余级。积前功,进署都督同知,世荫本卫副千户。是岁,辽东总兵官麻贵罢,敕承荫驰代之。蟒金诸部近宁前,守将祖天寿间出猎,被围曹庄,将士死者二百三十人,被掠者六百余人,天寿以数骑免。事闻,论死。承荫初抵任,获免。敖克等犯中后所,拒斩其二长,余走出塞。时虎墩兔、炒花、暖兔、宰赛逼处辽境,无岁不犯边。承荫未至时,虎墩兔以三万骑犯穆家堡,参将郎名忠等遏斩其四十余骑。及再举,守将梁汝贵袭破其营。已而乃蛮诸部连犯中后所、连山驿,副总兵李继功等力战,殪其魁,徐引去。自是虎墩兔所属贵英哈等三十余部悉奉约束,辽西得少安。承荫旋以病去。甫岁余,起守蓟镇。未至,复改镇辽东。

  四十六年四月,我太祖高皇帝起兵,拔抚顺,巡抚李维翰趣承荫赴援。承荫急率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等诸营并发,次抚顺。承荫据山险,分军三,立营浚濠,布列火器。甫交锋,大清兵蹴之,大溃。承荫、世芳皆战死。廷相、汝贵已溃围出,见失主将,亦陷阵死。将士死者万人,生还者十无一二,举朝震骇。既而抚安、三岔儿、白家冲三堡连失,诏逮维翰,赠承荫少保,左都督,立祠曰精忠,世荫指挥佥事。廷相以下,赠荫有差。

  承荫子应昌、全昌、德昌。应昌嗣祖臣职,当为指挥佥事。以父阵亡,增三秩为都司佥书,经略杨镐用为左翼游击。四路出师,使从李如柏。天启元年,迁大同井坪参将,调延绥。二年秋,河套入犯,不能御,免归。督师孙承宗召置麾下,命驻锦州。承宗去,高第尽撤松、锦守具,应昌亦归。

  崇祯二年,总督杨鹤檄应昌署定边镇将事。河套入寇,击斩百二十余级,擢昌平副总兵,鹤遂荐应昌以副将镇定边。四年春,神一元陷保安,应昌偕左光先破斩一元。其弟一魁代领其众,围庆阳。应昌及杜文焕趋战,围始解。不沾泥围米脂,应昌偕王承恩击走之。杨鹤抚一魁,处之宁塞,而杀其党茹成名。贼党张孟金、黄友才惧,挟一魁以叛。延绥巡抚张福臻令应昌及马科击之,斩首千七百余级。友才走,一魁守不下。其冬,洪承畴代鹤,命参政戴君恩、总兵曹文诏同应昌讨之。数败贼,贼弃城走。文诏偕应昌击败之驸马沟。明年春,应昌擒友才。混天猴陷宜君、鄜州,袭靖边,应昌追败之,射伤贼将白广恩。八月,山西总兵官马士麟病免,擢应昌都督佥事代之。言者谓宁武卒善逃,宜令应昌率所部三千人以从,报可。王之臣陷临县。其地倚黄云山,榆林河水出焉,入于黄河。城三面峭壁,西阻水。巡抚许鼎臣、总督张宗衡督兵攻。贼与土寇田福、田科等相倚,久不拔。会王自用陷辽州,逼会城。鼎臣还,专以恢复责应昌。六年春,贼约福劫官军,抚标中军陈国威因伪称之臣往逆,斩福头悬城下,急击,贼始降。

  应昌在关中,威名甚著。及是选懦逗挠,务与贼相避。总督宗衡五檄之不赴,奏诸朝,限应昌与文诏三月平贼。应昌避贼不击,杀良民冒功,为巡按御史李嵩、兵科祝世美所劾。帝乃遣近侍为应昌内中军。七月,部卒溃鸣谦驿。监视中官刘允中劾其避贼,帝犹贷之,令会剿畿南贼。久之,击贼平山,伪报首功,连为允中及巡按御史冯明玠、真定巡抚周堪赓所劾,帝令图功自赎。七年春,追贼灵宝,稍有功。已,击贼均州五岭山,败绩。身中一矢,退还河南。其弟全昌为宣府总兵官。宣府有警,令应昌援,又无功,命解职候勘。

  八年,洪承畴出师河南,令率私家士马以从。三月,抵信阳。会贼大入秦,承畴命应昌及邓玘、尤翟文防汉江南北。玘死,承畴以贼必由凤县栈道直入略阳,改命应昌、翟文自郧阳转赴兴安、汉中,以会左光先、赵光远诸军。至六月,艾万年、曹文诏相继战殁,贼尽趋西安,承畴急檄应昌及光先还救。八月,李自成陷咸阳。越二日,应昌、光先兵至,击斩四百四十余级,获军师一人。及全昌兵败陷贼,其溃卒归关中,掠沿河州县。山西巡抚吴甡请令应昌收置麾下,应昌已得疾,不能军。无何卒。

  全昌由荫叙,历官灵州参将。崇祯四年,与同官赵大胤击点灯子于中部,已,连战合阝阳、韩城,首功多。巡抚练国事请加二将副将衔。大胤驻耀州、富平间,扼贼西路;全昌驻韩城、合阝阳间,扼贼东路。五年七月,代应昌为定边副总兵。曹文诏追贼陇州、平、凤界,全昌及马科率千人应之,殄灭殆尽。

  明年五月,擢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宣府。应昌方镇山西,兄弟接壤为大帅。明年七月,大清兵西征插汉,旋师入其境。攻围龙门、新城、赤城,克保安州,薄镇城,全昌婴城固守。已而大清兵西行,全昌进兵应州。帝以其孤军,敕吴襄、尤世威赴援,不应。全昌至浑源,以捷闻,还军葛峪、羊房口。襄等复不援。八月,大清兵再入其境。闰八月四日,克万全右卫,他城堡多失守。既解严,兄应昌以罪解职,命全昌并将其军。兵科常自裕言文臣张宗衡等重论,而武臣轻贷,非法。于是全昌与文诏并戍边。用山西巡抚吴甡请,命全昌、文诏为援剿总兵官,与猛如虎等大破高加计。

  八年春,会洪承畴于汝宁,击败汝州贼。俄西入关,与祖大弼败贼泾阳。未几,败贼醴泉。五月,与贺人龙败老回回于秦王岭。寻解凤翔围,走贼秦州,败之张家川。已而都司田应龙、张应龙战死,艾万年、曹文诏相继殁,官军益衰,贼尽趋西安。承畴急檄全昌及曹变蛟先赴渭、华格其前,亲督军尾其后,却贼红乡沟,贼乃南入商、雒。承畴又命全昌及赵光远提兵三千截潼关大峪口,部卒大哗,阑入荥泽,劫库杀人。河南巡抚玄默请急援卢氏,不听。光远擅归关中,全昌迤逦至颍州。九月中,追蝎子块于沈丘瓦店,战败被执,贼挟之攻蕲、黄。全昌因代贼求抚,总理卢象升不许,责全昌丧师辱国,曰“贼果欲降,可灭其党示信”。贼不听命。久之,全昌脱归,谒象升阳和。象升令募兵山、陕。寻荐之朝,令赴军前立功,帝不许。十年四月,以杨嗣昌言逮付法司,谪戍边卫。

  德昌,崇祯初为清水营守备。三年夏,剿王嘉胤被伤,坐夺官。久之,起历保定参将,连破土寇仁义王。十四年春,总督杨文岳命从虎大威以五千人援开封,不敢进。其冬,擢保定副总兵,仍从文岳,数有功。十六年卒。赠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

  董一元,宣府前卫人。父旸,嘉靖中为宣府游击将军。俺答犯滴水崖,力战死。赠官锡荫,春秋世祀。兄一奎,都督佥事。历镇山西、延绥、宁夏三边,以勇敢著。一元勇如兄,而智略过之。嘉靖时,历蓟镇游击将军。土蛮、黑石炭等以万余骑犯一片石,总兵官胡镇御之,一元功最,超俸三级,迁石门寨参将。隆庆初,破敌棒槌崖,功复最。再进二级,迁副总兵,驻防古北口。移守宣府。万历十一年,以都督佥事为昌平总兵官,寻徙宣府。十五年,徙蓟州。久之,劾罢。郑洛经略洮、河,命一元练兵西宁。火落赤入犯,一元击之西川,多所斩获。寻以副总兵协守宁夏,擢延绥总兵官。哱拜之乱,套中诸部长悉助之。一元乘其西掠,轻骑捣土昧巢,获首功百三十,驱其畜产而还,寇内顾引去。进署都督同知,入为中府佥事。

  辽东自李成梁后,代以杨绍勋,一岁三失事。尤继先继之,半岁病去。廷议择帅,乃以命一元。泰宁速把亥为官军所杀,其次子把兔儿常欲复仇。从父炒花及姑婿花大助之,势益强。西部卜言台周,故插汉土蛮子也,部众十余万,与把兔儿东西相倚,数侵边。至是卜言合一克灰正、脑毛大诸部,声犯广宁。而把兔儿以炒花、花大、暖兔、伯言儿之众营旧辽阳,将入掠镇武、锦、义。一元与巡抚李化龙策曰:“卜言虽众,然去边远,我特患把兔儿及炒花耳。今其众不过万骑,破之则西部将不战走。”乃遣副将孙守廉驰右屯御西部,而亲将大军匿镇武外,为空营待之。寇骑驰入营,大笑,以为怯,乃深入。官军忽从中起,奋呼陷阵,自午至酉。寇大奔,逐北七十余里,至白沙埚。俘斩五百四十有奇,获马驼二千计。伯言儿中矢死,把兔儿亦伤,余众终夜驰,天明驻马环哭。其明日,卜言台周入右屯,攻五日夜。守廉等固守,乃引去。时二十二年十月也。捷闻,帝大喜,祭告郊庙,宣捷行赏,进一元左都督,加太子太保,荫本卫世指挥使。兵部尚书石星以下亦进秩有差。

  伯言儿最忄票悍,诸部倚以为强。尝诱杀庆云守备王凤翔,坐革岁赏。至是被歼,诸部为夺气,其部下遂纳款。把兔儿、炒花及卜言台周、瓜兔儿、歹青复临边驻牧,期以明年正月略辽、沈东西。一元虑岁晏不备,为寇所乘,乃先西巡以遏其锋。化龙亦留弱卒广宁,数西发以疑寇。一元提健卒,踏冰渡河,监军杨镐与之俱。度墨山,天大雪,将士气益奋。行四百里,三日夜乃抵其巢。斩首百二十级,获牛马甲仗无算,全师而还。把兔儿以镇武创重,叹曰:“我竟不获报父仇乎?”未几死,其众散乱,诸部悉远遁。一元以功进世荫二秩。久之,以病归,命王保代。

  朝鲜再用师,诏一元隶总督邢玠麾下,参赞军事。寻代李如梅为御倭总兵官。时兵分四路。一元由中路,御石曼子于泗州,先拔晋州,下望晋,乘胜济江,连毁永春、昆阳二寨。贼退保泗州老营,攻下之,游击卢得功阵殁。前逼新寨。寨三面临江,一面通陆,引海为濠,海艘泊寨下千计,筑金海、固城为左右翼。一元分马步夹攻。步兵游击彭信古用大棓击寨,碎其数处。众军进逼贼濠,毁其栅。忽营中炮裂,烟焰涨天。贼乘势冲击,固城援贼亦至。骑兵诸将先奔,一元亦还晋州。事闻,诏斩游击马呈文、郝三聘,落信古等职,充为事官;一元亦夺宫保,贬秩三等。会关白死,倭遁走。石曼子为陈璘所歼,一元得还故秩,赉银币。久之卒。一元历镇冲边,并著劳绩。与麻贵、张臣、杜桐、达云为边将选云。

  王保,榆林卫人。骁勇绝伦,起行伍,积功为延绥参将。万历十六年,迁延绥、定边副总兵。十九年冬,擢署都督佥事,充昌平总兵官,寻改山西。蓟镇总兵官张邦奇被劾,命保与易任。自嘉靖庚戌后,蓟镇重于他镇。穆宗有诏,获大小部长者破格酬,他镇不得比。迨俺答款塞,宣、大、山西三镇烽烟寂然。陕西四镇以火落赤败盟,始复用兵,然寇弱易御。独泰宁、插汉诸部时时犯辽东。而蓟门密迩王畿,与辽帅俱慎选。以保有威望,用之。朵颜长昂当张臣镇蓟时纳款。居五六年,复连寇石门路、木马峪、花场谷,遂罢其市赏。后偕银灯寇山海关。已,又驰喜峰口要赏。邦奇佯许增市,诱杀其通事二十五人。长昂益怒,犯大青山。顷之,遣其党小郎儿等潜伏喜峰口,射杀侦卒。会保已至,遂擒之。长昂每资小郎儿筹策,惧而谢罪,献还被掠人畜,保乃释还小郎儿。长昂补五贡,边吏始补二赏,互市如初。御史陈遇文援穆宗诏以请,进保署都督同知,副将张守愚以下皆进秩。

  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言南兵未尝反,保纵意击杀,请遣官按问。巡关御史马文卿庇保,言南兵大逆有十,尚书石星附会之,遂以定变功进保秩为真,荫子。督抚孙幰、李颐等亦进官受赐,时论尤之。

  二十三年冬,顺义王撦力克弟赶兔率三军犯白马关及东西台,为守备徐光启、副将李芳春、戴延春所却。明年秋,复偕部长倒布犯黑谷顶,败而去。保度其再至,分营开连口及横河儿。寇果驰横河。官军夜半疾抵石塘岭,袭其营。寇大惊溃,乘势追出塞。其冬,复犯罗文峪,败去。诏代一元镇辽东。朝鲜再用师,敕保防海,卒于海州。赠左都督。

  子学书,宣府总兵官。学时、学礼并副总兵。学书既里居,守榆林城,拒李自成,不屈死。

  杜桐,字来仪,昆山人,徙延安卫。万历初,由世荫累官清水营守备,以谋勇著。迁延绥入卫游击将军,改古北口参将。用总督梁梦龙荐,擢延绥副总兵。十四年,就拜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

  时卜失兔以都督同知为套中主,威令不行,其下各雄长,志常叵测。朔漠素无痘症,自嘉靖庚戌深入石州,染此症,犯者辄死。打儿汉者,卜失兔祖吉能部落也,数将命奉贡,累官指挥同知。一日,互市还,与其侪秃退台吉等俱染痘死。秃退子阿计疑边吏〈阝其〉父,思乱。及卜失兔西助火落赤共扰河西,诸部遂蠢动。十九年冬,打儿汉子土昧与他部明安互市讫,复临边要赏,声犯内地。桐与巡抚贾仁元计先出兵袭之。乃令参将张刚自神木,游击李绍祖自孤山,桐率轻骑自榆林,三道并出。遇寇力战,大破之,斩首四百七十余级,馘明安而还。延绥自吉能纳款,塞上息肩二十年,自此兵端复开。明安子摆言太日思报复,寇钞无已时矣。桐先被劾罢,以是役功,超授右都督,佥书后府。

  二十一年,以总兵官镇保定。二十四年,徙延绥。明年,再徙镇宁夏。著力兔、宰僧入犯,逆战水塘沟,俘斩百二十。寇益纠诸部连犯平虏、兴武,桐督诸将马孔英、邓凤、萧如蕙等连破之,斩首二百余级。而延绥将士亦数捣巢,诸部长惧,乞款,词甚哀。三十年,二镇抚臣孙维城、黄嘉善协谋抚之,乃复贡市。论功,文臣自内阁以下悉进官。桐以先去职,但赉银币,许复用而已。久之,卒于家。桐自偏裨至大帅,积首功一千八百,时服其勇。

  弟松,字来清。有胆智,勇健绝伦。由舍人从军,累功为宁夏守备。万历二十二年,卜失兔掠张春井,大入下马关。松偕游击史见、李经以二千余骑邀击马莲井,小胜,误入伏中,见战死,松、经皆重伤,士卒死过半。麻贵援军至,松复裹创力战,寇始败走。时松已进游击将军,论功迁延绥参将。贵大举捣巢,松以右军出清平塞,多所斩获,进副总兵。寻以本官改宁夏东路。松为将廉,尚气不能容物。尝因小忿,雉发为僧,部议听其归。寻起孤山副总兵。三十三年,擢署都督佥事,代李如樟镇延绥。明年,套寇犯安边、怀远,松大破之,改镇蓟州。

  三十六年夏,代李成梁镇辽东。十二月,败敌连山驿。赖晕歹者,朵颜长昂子也。狡黠为边患。与从父蟒金潜入蓟镇河流口,大掠去。复结黄台吉谋犯喜峰口。松受总督王象乾指,潜捣黄台吉帐,以牵蓟寇。乃从宁远中左所夜驰至哈流兔,掩杀拱兔部落百四十余级。以大捷闻,邀重赏。副使马拯谓拱兔内属,不当剿,彼且复仇,与松相讦。松忿,邀赏愈急,诏予之。拱兔果以无罪见剿怒,小歹青又数激之,乃以五千骑攻陷大胜堡,执守将耿尚仁支解之。深入小凌河,肆焚掠。游击于守志遇于山口,大败,死千余人,守志亦重创。松驻大凌河,不敢救。辽人多咎松,朝议谓松前仅抵锦州边十里,未尝出塞,所杀乃保塞部落,悉缚杀之,非阵斩。松愈忿,言抚按诸臣附会马拯,害其奇功。自提兵出塞,将捣巢以雪前耻,而所得止五级,士马多陷大凌河。松益惭愤,数欲自经,尽焚其铠胄器仗,置一切疆事弗问。兵部以闻,乃勒松归里,而以王威代之。

  松既废,时多惜其勇,然恶其偾事,无推毂之者。至四十三年,河套寇大入,令松以轻骑捣火落赤营。获首功二百有奇,复叙用。逾二年,蓟、辽多事,特设总兵官镇山海关,以松任之。四十六年,张承荫战殁,诏松驰援辽阳。明年二月,杨镐议四路出师。以抚顺最冲,令松以六万兵当之,故总兵赵梦麟、保定总兵王宣为佐。期三月二日抵二道关,会李如柏等并进。松勇而无谋,则愎使气。二十九日夜,出抚顺关,日驰百余里,抵浑河。半渡,河流急,不能尽渡。松醉趣之,将士多溺河中。松遂以前锋进,连克二小砦,松喜。三月朔,乘势趋撒尔湖谷口。时大清方筑城界凡山上,役夫万五千,以精骑四百护之。闻松军至,精骑则尽伏谷口以待。松军过将半,伏兵尾击之,追至界凡渡口,与筑城夫合据山旁吉林崖。明日,松引大军围崖,别遣将营撒尔湖山上。松军攻崖,方战,大清益千人助之,已又续遣二旗兵趋界凡以为援,而遣六旗兵攻松别将于撒尔湖山。明日,六旗兵大战,破撒尔湖山军,死者相枕藉。所遣助吉林崖者,自山驰下击松军,二旗兵亦直前夹击,松兵大败,松与梦麟、宣皆殁于阵。横尸亘山野,流血成渠。大清兵逐北二十里,至勺琴山而还。时车营五百尚阻浑河,而松已败。顷之,马林、刘綎两军亦败,独李如柏一军遁还。事闻,朝议多咎松轻进。天启初,赠少保左都督,世荫千户,立祠赐祭。宣亦赠官,立祠,世荫指挥佥事。宣,榆林人。梦麟,见父岢传。

  桐子文焕,字弢武。由荫叙,历延绥游击将军,累进参将、副总兵。四十三年,擢署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官。延绥被寇,文焕赴救,大破之。明年,遂代官秉忠镇延绥。屡败寇安边、保宁、长乐,斩首三百有奇。西路火落赤、卜言太惧,相率降。沙计数盗边,为文焕所败,遂纳款。既而复与吉能、明爱合,驻高家、柏林边,要封王、补赏十事。文焕袭其营,斩首百五十。火落赤诸部落攒刀立誓,献罚九九。九九者,部落中罚驼马牛羊数也。已,沙计又伏兵沙沟,诱杀都指挥王国安,纠猛克什力犯双山堡,复犯波罗。文焕击破之,追奔二十余里。当是时,套寇号十万。然其众分四十二枝,多者二三千,少不及千骑,屡不得志。沙计乃与吉能、明爱、猛克什力相继纳款,延绥遂少事。文焕寻以疾归。

  天启元年,再镇延绥。诏文焕援辽,文焕乃遣兵出河套,捣巢以致寇。诸部大恨,深入固原、庆阳,围延安,扬言必缚文焕,掠十余日始去。命解职候勘。奢崇明围成都,总督张我续请令文焕赴救。至则围已解,偕诸军复重庆。崇明遁永宁,文焕顿不进。寻擢总理,尽统川、贵、湖广军。度不能制贼,谢病去。坐延绥失事罪,戍边。七年,起镇宁夏。宁、锦告警,诏文焕驰援,俄令分镇宁远。进右都督,调守关门。寻引疾去。

  崇祯元年,录重庆功,荫指挥佥事。三年,陕西群盗起,五镇总兵并以勤王行。总督杨鹤请令文焕署延镇事,兼督固原军。数败贼,贼亦日益多。会山西总兵王国梁击王嘉胤于河曲,大败,贼入据其城。部议设一大将,兼统山、陕军协讨。乃令文焕为提督,偕曹文诏驰至河曲,绝饷道以困之。神一元陷宁塞,文焕家破。遂留文诏,令文焕西还。四年,御史吴甡劾其杀延川难民冒功,给事中张承诏复劾之,下狱褫职。十五年,用总督杨文岳荐,以故官讨贼。无功,复谢病归。

  子弘域,天启初历延绥副总兵。七年夏,文焕援辽,即擢总兵官,代镇宁夏。积资至右都督。崇祯中,提督池河、浦口二营练兵,遏贼南渡,颇有功。十三年,移镇浙江。寻谢病去。困变后,文焕父子归原籍昆山,卒。

  萧如薰,字季馨,延安卫人。万历中,由世荫百户历官宁夏参将,守平虏城。二十年春,哱拜、刘东旸据宁夏镇城反,谴其党四出略地。拜子承恩徇玉泉营,游击傅桓拒守,为其下所执。贼已徇中卫及广武,参将熊国臣等弃城奔,列城皆风靡。贼党土文秀徇平虏,独如薰坚守不下。如薰妻杨氏,故尚书兆女也,贤而有智,赞夫死守,日具牛酒犒士。拜养子云最骁勇,引河套著力兔急攻。如薰伏兵南关,佯败,诱贼入,射云死,余众败去。又袭著力兔营,获人畜甚多。著力兔愤,复来攻,为麻贵所却,城获全。初,帝闻如薰孤城抗贼,大喜,厚赉银币,擢官副总兵。六月,遂以都督佥事为宁夏总兵官,尽统延绥、甘肃、固原诸援军。其秋,竟与李如松等共平贼,再进署都督同知,荫锦衣世指挥佥事;妻杨氏亦被旌。

  二十二年八月,卜失兔西犯定边,阑入固原塞,副将姜直不能御,遂由沙梁聩墙入,直抵下马关,纵横内地几一月。如薰免官,直下吏。寻复以总兵官镇守固原。套寇入犯,击却之。青海寇纠番族犯洮、岷,如薰及临洮总兵孙仁御之,擒斩三百四十有奇,抚叛番五千人,获驼马甲仗无算。再镇宁夏。银定、歹成数入犯,辄挫衄去。徙镇蓟州。久之,罢归。再起故官,镇延绥。

  天启初,廷议京军不足用,召边将分营训练。如薰典神机营。陛见,帝赐食加奖劳焉。明年,出镇徐州。俄召还京,复以总兵官镇守保定。五年夏,魏忠贤党劾其与李三才联姻,遂夺职。祟祯初卒,赐恤如制。

  如薰为将持重。更历七镇,所在见称。自隆庆后,款市既成,烽燧少警,辇下视镇帅为外府。山人杂流,乞朝士尺牍往者,无不餍所欲。蓟镇戚继光有能诗名,尤好延文士,倾赀结纳,取足军府。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妻杨氏、继妻南氏皆贵家女,至脱簪珥供客犹不给。军中患苦之,如薰莫能却也。一时风会所尚,诸边物力为耗,识者叹焉。

  如薰祖汉,凉州副总兵、都督佥事。父文奎,京营副将、都督同知。兄如兰,陕西副总兵、都督佥事,前府佥书;如蕙,宁夏总兵官、都督同知;如芷,提督南京教场、都督佥事。

  达云,凉州卫人。勇悍饶智略。万历中,嗣世职指挥佥事。擢守备,进肃州游击将军。炒胡儿入犯,偕参将杨浚击败之,迁西宁参将。永邵卜者,顺义王俺答从子也,部众强盛。先尝授都督同知,再进龙虎将军。自以贡市在宣府,守臣遇己厚,不可逞,乃随俺答西迎活佛,留据青海,与瓦剌他卜囊岁为西宁患。尝诱杀副将李魁。边臣不能报,益有轻中国心。二十三年九月九日,度将士必燕饮,拥劲骑直入南川。属番侦告,云设兵要害,令番人绕出朵尔硖口外,潜扼其背,而己提精卒二千与战。方合,伏忽起,寇首尾不相顾,番人夹击,大败之。云手馘其帅一人,斩首六百八十余级。其走峡外者,又为番人所歼。获驼马戎器无算。为西陲战功第一。所馘把都尔哈,即前杀李魁者,其地即魁阵亡处,时又皆九月也。先是,副将李联芳为寇所杀,总兵尤继先生获其仇。边人以此二事为快。

  云既胜,度寇必复至,厚集以待。逾月,寇果连真相、火落赤诸部,先围番剌卜尔寨以诱官军。番不能支,合于寇,寇遂逼西川。云督诸军营康缠沟,寇悉众围之,矢石如雨。云左右冲击,自辰至申,战数十合。寇死伤无算,乃以长枪钩杆专犯西宁军。西宁军坚不可破,寇始遁,追奔数十里而还。捷闻,帝大喜,遣官告郊庙,宣捷。大学士赵志皋以下悉进官。云擢都督同知,荫本卫世指挥使。寇岁掠诸番,番不敌则折而入寇。及寇败远徙,云急招番,复业者七千余户。永邵卜连犯明沙、上谷,云并击走之。初,南川奏捷,云已进副总兵,至是命以总兵官镇守延绥。未几,镇甘肃。二十六年,永邵卜复犯西宁,参将赵希云等阵殁,云坐停俸。

  甘、宁间有松山,宾兔、阿赤兔、宰僧、著力兔等居之,屡为两镇患。巡抚田乐决策恢复。云偕副将甘州马应龙、凉州姜河、永昌王铁块等分道袭之。寇远窜,尽拔其巢,攘地五百里。云以功进右都督,荫世指挥佥事。无何,青海寇纠众分犯河西,五道俱有备,献首功百七十有奇。松山既复,为筑边垣,分屯置戍。录功进左都督。寇恋其故巢,乘官军撤防时潜兵入犯,云据险邀击之。寇大败,斩首百六十。加云太子少保。寇益纠其党犯镇番,云及诸将葛赖等大破之,斩首三百七十余级。帝为告庙,行赏,进云世荫二秩。寇复入犯,云破走之。是时,寇失松山,走据贺兰山。后连青海诸部寇钞不已,银定、歹成尤桀骜。三十三年,连营犯镇番。云遣副将柴国柱击之,寇大败去。未几,青海寇复大入,将士分道遮击,生擒其长沙赖,余败奔。三十五年叙功,云增勋荫。是年,松山、青海二寇复连兵犯凉州,云逆战红崖,大获,斩首百三十有奇。

  云为将,先登陷阵,所至未尝挫衄,名震西陲,为一时边将之冠。以秋防卒于军。赠太子太保。子奇勋,万历末为昌平总兵官。

  尤继先,榆林卫人。万历中,积功为大同副总兵。十八年,火落赤、真相犯洮河,副总兵李联芳等战死。诏进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代刘承嗣镇守固原。寇据莽剌、捏工二川,日蚕食番族,且扰西宁。闻官军大集,卜失兔又败于水泉,乃乘冰坚渡黄河北走,留其党可卜列、宗塔儿等五百余人牧莽剌川南山。南山即石门大山口,走乌思藏门户也。属番来告,继先乃令番以八百人前导,与故总兵承嗣、游击原进学、吴显等疾驰七百里,直抵南山。奋击,大破之,斩首百五十有奇。生获十二人。而拜巴尔的者,可卜列从子,前杀联芳,至是被擒。师旋,寇尾至撒川。见有备,乃夜走。他寇犯镇羌、西宁、石羊亦俱败。火落赤遂徙帐西海。录功,进秩为真,增世荫一秩。寻以病归。起佥中军府事。

  二十一年冬,为辽东总兵官。炒花二千骑入韩家路,继先督诸军奋击,寇乃去。再引疾归。二十四年,起镇蓟州。自戚继光镇守十年,诸部虽叛服不常,然边警颇稀。寇尝一入青山口,辄败去。最后,长昂导班、白二部长入犯,道石门,阚山海关,京东民尽逃入通州。继先出关,寇已纵掠宁前去。总督蹇达怒继先不追击,而继先方收召降丁八百人,欲倚为用。达乃疏言番情难驭,恐遗后忧,请调继先别镇,俾降丁随往。部议以延绥杜松与易任,巡抚刘四科争之。达复疏言:“守边在自强,继先独言惟藉降丁。去岁出关,何竟不得降丁力?羽书狎至,边隘虚实,久为所窥。呼吸变生,安所措手!”兵科宋一韩等力主达议,且劾继先他事。继先遂罢,卒于家。

  继先眇一目,习兵敢战,时称“独目将军”。

  官秉忠,榆林卫人。万历中起世荫,历官固原参将,擢宁夏、甘肃副总兵。尝与主将达云大破寇于红崖,银定、歹成屡被挫去。移守蓟镇东协,积功加署都督同知。四十年五月,擢总兵官,代张承荫镇延绥。套寇犯保宁,秉忠督参将杜文焕等败之白土涧。一日再捷,俘斩二百五十,馘其长十二人。无何,旗牌撒勒犯长乐,秉忠将轻骑追袭之。大获。猛克什力犯保宁,秉忠又破之。已而猛克挟赏不获,再寇保宁及怀远,秉忠随所向以劲骑遮击,先后斩首二百二十有奇。猛克及旗牌复以千余骑犯波罗,遥见保宁军,遂遁出塞。

  吉能者,卜失兔子,为套中之主,士马雄诸部,见卜失兔袭顺义王,补其五年市赏,遂挟求封王,且还八年市赏。边臣不许,则大怨。会他部铁雷以痘疮死,妄言边吏毒杀之。而沙计盗边,又被衄去。吉能遂合套中诸部。大举入寇。东道高家、大柏油、神木、柏林,中道波罗,西道砖井、宁塞,诸城堡尽被蹂躏。副将孙洪谟御之大柏油,中伏被围。游击万化孚等不救,士卒死伤过半,洪谟遂降。秉忠闻寇入,急遣游击张榜潜劫其营,又败,死四百余人。会故帅杜松、宁夏帅杜文焕援军至,并破敌,而秉忠所部亦有斩获,寇始退。然犹驻塞下,时钞掠。秉忠亦屡出袭击,多获首功,竟以前负被劾去官。方候代,沙计谋从双山、建安入犯,秉忠设伏待之。遂大败去,斩其首二百有奇。

  四十六年,与刘綎、柴国柱等同被召,令佥书前府,寻赴援辽东。杨镐之四路出师也,令秉忠防守镇城。无何,辞疾归。久之卒。子抚民,亦为宁夏总兵官。

  柴国柱,西宁卫人。万历中,由世荫历西宁守备。骁猛善射。从参将达云击寇南川,勇冠军。录功,进都指挥佥事。寇盗边,辄为国柱所挫。屡进凉州副总兵。松山既复,方建堡置堠,寇数来扰,国柱频击却之。银定、歹成连兵寇镇番,国柱驰救,斩首二百有奇,获马驼甲仗无算。青海寇大掠镇羌、黑古城诸堡,守备杨国珍不能御,国柱急率游击王允中等击走之。银定、歹成复犯河西,国柱邀击,获首功百二十。擢署都督佥事,陕西总兵官。三十六年春,改镇甘肃。银定、歹成屡不得志,益寇钞永昌。国柱驰与大战,败之,追至麻山湖,斩首百六十有奇。其部落复入寇,守备郑崇雅等战殁,国柱坐夺俸一年。河套、松山诸部长合兵入寇,国柱檄诸将分道击,复斩首百六十。屡加右都督,世荫指挥佥事。久之,罢官。四十六年夏,召佥书都督府事。无何,代杜松镇山海关。松败殁,虎墩兔乘机犯边,国柱等力遏之。寻移镇沈阳。谢病归。天启初,追录边功,加左都督。卒,赐恤如制。

  李怀信,大同人。由世荫历都指挥佥事,掌山西都司。廉勤,数被推荐。万历中,迁延绥中路参将,进定边副总兵。卜失兔、火落赤、铁雷、摆言太等岁扰边。定边居延绥西,被患尤棘。怀信勇敢有谋,寇入辄败。其先后镇帅杜松、王威、张承荫、官秉忠又皆一时选,故边患虽剧,而士气不衰。四十三年,擢甘肃总兵官,延人为立生祠。松山寇入掠芦沟墩诸处,怀信邀击,大败之。斩首三百有奇,获驼马甲仗无算。已,复分三道犯镇番诸堡,怀信亦分遏之。寇引还,将士尾其后,获首功百九十有奇。自后寇入多失利去,威名著河西。先是,陕西止设四镇,自西宁多警,增设临洮总兵官,遂为五镇。然惟甘、延最当敌冲,故择帅常慎。而甘肃北有松山,南临青海,诸部落环居其外,尤难御。怀信在镇,边人恃以无恐。四十七年,辽东急,诏充援剿总兵官,驰赴辽东。时熊廷弼为经略,令怀信偕柴国柱、贺世贤以四万人守沈阳。暖兔、炒花谋入犯,廷弼急移怀信戍首山,寇不敢入。俄泛懿有警,檄怀信御却之。辽事益急,诸老将多引避。廷弼复负气凌诸将,怀信不能堪,亦坚卧引疾去。天启二年,起镇大同。明年罢。已,追录边功,进左都督。久之,卒于家。

  赞曰:张臣诸人,勇略自奋,著效边陲,均一时良将选也。董一元白沙埚、墨山之捷,奇伟不下王越。至承荫与松,以将门子捐躯报国,视世所称“东李西麻”者,相去何等也!

卷一百二十七譯文

  張臣,陝西榆林衛人。行伍出身,擔任隊長。他矯健精悍,喜歡打攻堅戰。跟著千總劉朋防守黃甫川。劉朋遇敵喪失坐騎被敵人包圍了,張臣單騎前往救援,射中敵人的頭目,搶奪一匹馬載著劉朋回到軍營,從此聲名大震。不久代替劉朋的職位,先後攻打跨馬梁、李家溝、高家堡、田家梁、西紅山,都立下戰功,提升為宣府膳房堡守備。敵人曾大舉侵犯,圍攻膳房堡,想活捉張臣。張臣召集部下以水代酒,高聲歡呼,邊喝邊唱歌,敵人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不敢登城。張臣夜晚突圍出堡,從其他道路返回。上司獎勵他,提拔他為延綏入衛遊擊將軍。

  隆慶元年(1567)九月,土蠻大舉入侵昌黎、撫亭、樂亭、盧龍,遊騎到達灤河。各將不敢作戰,張臣獨自一人統率部隊前往。遼帥王治道說:“敵眾我寡,前去一定不會有好處。”張臣不管這些,率領他的部隊一千人穿著鎧甲徑直前往,呼喊聲震動山谷,敵人派幾個騎兵試探,張臣奮勇向前殺死他們。把敵人追趕到棒槌崖,斬首一百十餘級,掉下懸崖死傷的不計其數。事情平定後,薊鎮各將全部被定罪,張臣因軍功提升了二級官。不久,敵人悄悄進入場子嶺,參將吳昂被殺,命令張臣代理他的職位。不久提升副總兵,管轄總督標下的事情,改派防守薊鎮西協。

  萬曆初年,記錄秋季防守的功勞,提升張臣代理都督僉事。炒蠻偷偷進入古北口,參將範宗儒把他們追趕到十八盤山,戰死了,其餘的人被包圍。張臣急忙隨同遊擊高廷禮等人飛奔前去救援,敵人才離去,由此降了張臣一級官。萬曆五年(1577)春天,張臣以總兵官的身份鎮守寧夏。順義王俺答向瓦剌報仇,欲取道賀蘭,張臣不同意,俺答很憤怒,出言不遜。張臣夜晚挖開漢、唐二個水渠,水淹道路不通,又在赤木口擺上陣勢,俺答於是從山後離開了。三年邊境互市,沒有人敢喧譁鬧事。閱邊給事中用苛刻的禮節來責怪埋怨他,他被彈劾罷免了。

  萬曆十一年(1583),小阿卜戶侵犯黑峪關,守將陳文治以下的官員都被逮捕入獄。下詔起用張臣為副總兵,駐守馬蘭峪。正好趕上朵顏長昂多次騷擾邊防,薊鎮總兵官楊四畏沒有能力防禦,於是把楊四畏調往保定,而調張臣來代替他。長昂一向害怕張臣,派他的堂母土阿、妻子東桂到關前乞求投降,張臣於是招撫賞賜長昂,雙方和好如初。猛可真是俺答的弟弟老把都遺棄的小妾,因為跟小阿卜戶侵犯黑峪關,停止每年給她的賞賜。既求和,又猖獗起來,用傲慢的語言答覆邊臣,卻派大嬖只代替她前來謝罪。大嬖只是順義王乞慶哈遺棄的小妾。張臣等人預料到她的奸詐,命令將士出塞逮捕了二十三人,將他們投入監獄,命令歸還被掠奪的我方人員。猛可真因為她所愛的五個人在俘虜裡面,答應歸還掠奪的人員,親自在關前索要原來給她的賞賜。張臣等人一起召見大嬖只進入演武場,嚴厲地譴責她。兩個婦女請求自盡,於是寬恕了她。大嬖只先後送還八十多人,其中有被拘留達數十年的人員。張臣因功被表彰,不久提升代理都督同知,徵召為僉書左府事之職。派出提任陝西總兵官,鎮守固原。

  萬曆十八年(1590)春天,移鎮甘肅。火落赤進犯洮河,卜失兔將要前往幫助他,他的母親哭著阻止他,卜失兔不聽,於是攜帶妻子女兒出發,由永昌宋家莊挖牆洞進入。張臣在水泉三道溝迎戰,親手搏擊殺死數人,奪了他的戰旗。卜失兔和他的同夥炒胡兒都中流箭逃跑了,張臣也受了傷。將士斬首數百級,活捉卜失兔的妻子女兒以及八百多頭牛馬羊。卜失兔仰天大哭,說:“我的女兒多麼悲傷啊,真後悔不聽母親的話,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從此之後不敢回老家,跟宰僧一起躲到西海去了。不久,卜失兔委託宰僧來謝罪,他的母親和順義王也為他求情,張臣於是歸還了卜失兔的女兒,而讓卜失兔回到河套,張臣因功晉級。

  這時各部落首領桀驁不馴,經略鄭洛專門主張和議。張臣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上書陳奏八難點、五要點。大意說:邊防薄弱,兵力單薄,糧餉匱乏,敵人驕橫,各部落是歸順還是叛逆尚不清楚,應該恢復兵員,嚴格防止士兵脫伍,保證充足的糧餉,分散敵人的勢力,嚴明賞罰。並且因為傷勢過重請求辭職回家,皇帝不同意。二年之後,稱病離職。張臣先後換防四鎮,名聲傳播於邊防,是一代良將。

  董一元,宣府前衛人。父親董..,嘉靖年間擔任宣府遊擊將軍。俺答進犯滴水崖,董..奮力作戰,最後陣亡了。贈官蔭子,每年都紀念他。董一元的哥哥董一奎,是都督僉事。先後鎮守山西、延綏、寧夏三處邊地,以勇敢著稱。

  董一元像哥哥一樣勇敢,而智謀卻超過了董一奎。嘉靖年間,擔任薊鎮遊擊將軍。土蠻、黑石炭等部以一萬多騎兵侵犯一片石,總兵官胡鎮率兵抵抗,其中董一元功勞最大,破格領取三級俸祿,提升石門寨參將。隆慶初年,在棒槌崖打敗敵人,又以董一元功勞最大,再次連升二級,提升副總兵,駐防古北口,移守宣府。

  萬曆十一年(1583)以都督僉事的身份擔任昌平總兵官,不久遷往宣府。十五年遷往薊州。很久之後,又被彈劾罷免了。鄭洛為洮河經略,命令董一元在西寧練兵。大落赤進犯邊疆,董一元在西川迎擊,多有斬獲。不久以副總兵的身份協助防守寧夏,提拔為延綏總兵官。継拜叛亂,河套一帶的各部落首領都幫助他。董一元乘継拜向西方搶劫時,率輕騎直搗土蠻老巢,抓獲一百三十人,驅趕牲畜然後回師,敵人為了照顧老家就引兵離去了。提升代理都督同知,進入朝廷擔任中府僉事。

  遼東自從李成梁之後,代替李成梁的是楊紹勳,一年三次失守。尤繼先接替他,半年之後因病離職。廷議選擇統帥,於是任命董一元。泰寧速把亥被官軍殺死了,他的次子把兔兒老是想報仇。他的叔叔炒花和女婿花大幫助他,勢力日益強大。西部的卜言臺周,是原插漢土蠻的後代,有部眾十餘萬人,跟把兔兒一西一東,遙相呼應,互相依靠,多次侵犯邊境。到這時卜言聯合一克灰正、腦毛大各部,聲稱要進犯廣寧。而把兔兒利用炒花、花大、暖兔、相言兒的力量來營造舊遼陽,將要入侵鎮武、錦、義。董一元跟巡撫李化龍商量說:“卜言人數雖然很多,但離邊境較遠,我軍最擔心只不過是把兔兒和炒花罷了。現在他們的人數不過萬把騎兵,打敗了他們,西部的卜言將不戰而退。”於是派遣副將孫守廉馳奔右屯防禦西部敵人,董一元親率大軍隱藏到鎮武的外邊,空出大本營等待敵人。敵騎兵馳入營房,縱聲大笑,以為董一元膽怯,於是深入前進。官軍忽然從陣中出擊,高喊著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從午時直到酉時。敵人全線潰逃,追擊逃敵七十多里,到達白沙堝。俘虜和斬首共五百四十多人,繳獲牛馬駱駝二千頭。伯言兒中箭身亡,把兔兒也受了傷,其餘的人跑了一整夜,天亮時停住馬圍在一起痛哭。第二天,卜言臺周進入右屯,攻打了五晝夜。孫守廉等人固守,卜言臺周於是引兵離去了。這時是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月。捷報傳到朝廷,皇帝非常高興。在郊廟祭天告祖,宣佈捷報論功行賞,提升董一元為左都督,加封太子太保,蔭封世代為本衛指揮使。兵部尚書石星以下的官員也各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伯言兒最..悍,各部都依靠他。曾引誘殺害了慶雲守備王鳳翔,因此被革除了每年的賞賜。到這時被殲滅,各部都喪失鬥志,他的部下於是向朝廷朝貢納款。把兔兒、炒花和卜言臺周、瓜兔兒、歹青又在邊境放牧,企圖在明年正月侵略遼陽、瀋陽東西一帶。董一元擔心時間晚了不加防備,將被敵人乘虛而入,於是先西巡來遏制敵人的鋒芒。李化龍也將弱卒留守廣寧,多次向西派兵來迷惑敵人。董一元率領精兵強將,踏冰渡河,監軍楊鎬跟他同行。翻過墨山,天降大雪,將士的鬥志更加旺盛。行軍四百里,三天三夜後才抵達敵人的老巢。斬首一百二十級,繳獲牛馬及兵器不計其數,部隊完整地回來了。把兔兒因在鎮武受重傷,感嘆道:“我竟然沒有機會替父親報仇麼?”不久就死了,他的部屬全都作鳥獸散,其他各部也都遠遠地逃走了。董一元因軍功被增加二級官,世世代代廕襲。很久之後,因病回家,命令王保代替他。

  朝鮮第二次打仗,下詔董一元隸屬為總督邢..的部下,擔任軍事參贊。不久代替李如梅擔任御倭總兵官。當時兵分四路,董一元在中路,在泗州防禦石曼子,先攻取晉州,佔領望晉,乘勝渡江,接連平毀永春、昆陽二座敵寨。敵人退守泗州老營,攻佔敵老營,遊擊盧得功陣亡。前進直逼新寨。新寨三面臨江,一面與陸地相連,引海水做濠溝,停泊在寨下的海船數以千計,修築金海、固城作為左右的屏障。董一元分派步、騎兵夾擊。步兵遊擊彭信古用大棒攻擊寨,打破了很多地方。大軍進逼敵人城壕,燒燬柵欄。忽然軍中大炮爆裂,火焰沖天。敵人乘機衝擊,固城的援敵也到。騎兵各將先逃跑了,董一元也回到晉州。訊息傳來,下詔斬遊擊馬呈文、郝三聘,降彭信古等人的官職,充當事官,董一元也被剝奪了宮保,降了三級官階。恰好日本豐臣秀吉死,倭寇逃跑了。石曼子被陳瞞殲滅了,董一元得以恢復了原官級,皇帝賞賜他銀幣。很久之後,董一元就死了。董一元長期鎮守邊境,功績顯著,跟麻貴、張臣、杜桐、達雲一樣,是很好的邊防將領。

  蕭如薰,字季馨,陝西延安衛人。萬曆中,由世襲百戶任職寧夏參將,守衛平虜城。

  萬曆二十年(1592)春天,継拜、劉東陽佔據寧夏鎮城反叛,派遣他們的黨徒四出攻城略地。継拜的兒子継承恩攻掠玉泉營,遊擊傅桓拒守,被他的部下逮捕。叛賊已經進攻中衛和廣武,參將熊國臣等棄城逃跑,鄰近各城皆望風而降。叛賊土文秀掠平虜,唯獨蕭如薰堅守不下。蕭如薰的妻子楊氏是前任尚書楊兆的女兒,賢明而足智多謀,支援丈夫死守,每天準備牛肉酒犒勞戰士。継拜的養子継雲最為驍勇,引導河套著力兔急攻。蕭如薰在南關設下伏兵,假裝戰敗,引誘叛賊進入伏擊圈,射死継雲,餘下的叛賊逃跑,他又襲擊著力兔的軍營,奪得大量的人口、牲畜。著力兔氣憤異常,又來進攻,被麻貴擊退,平虜城得以保全。起初,皇上聽說蕭如薰堅守孤城抗擊叛賊,大喜過望,重獎銀幣,提升他為副總兵。六月,蕭如薰以都督僉事任寧夏總兵官,統轄延綏、甘肅、固原各路援軍。這年秋天與李如松等共同平定叛亂,再次提升官職為都督同知,襲錦衣衛指揮僉事,妻子楊氏也被旌表。

  萬曆二十二年(1594)八月,卜失兔西犯定邊,闖入固原要塞,副將姜直無法抵禦,卜失兔於是由沙梁破牆而入,直抵下馬關,縱橫內地近一個月。蕭如薰被免官,姜直下吏部受審。不久,蕭如薰又以總兵官之職鎮守固原。河套邊寇進犯,蕭如薰擊退了他們。青海的邊寇糾集番族進犯洮、岷,蕭如薰和臨洮總兵孫仁抵禦,抓住、斬首共三百四十多人,招撫叛亂的番族五千人,繳獲駱駝、馬匹、甲仗無數。他又鎮守寧夏。銀定、歹成的人數次入犯,都將他們挫敗。移鎮薊州。過了很久,被罷官回鄉。後又恢復原官職,鎮守延綏。

  天啟初年,朝廷議論認為京城的軍隊不夠用,召回邊將分營訓練。蕭如薰統帥神機營。皇上召見他,賜予食物,嘉獎他勞苦功高。第二年出來鎮守徐州。不久,他又被召回京城,再次以總兵官身份鎮守保定。天啟五年(1625)夏天,魏忠賢之流彈劾他與李三才聯姻,於是遂被奪職務。崇禎初年死去,朝廷按制度予以賞賜、撫卹。

  蕭如薰作為將領老練持重。歷守七鎮,所到之處受到稱讚。自從隆慶以後,和議互市既成,邊境少有警報,朝臣將邊鎮將領視為外府之官。山人雜流,乞得朝士書信而來的人,沒有不飽其所欲。守薊鎮的戚繼光以聞名,尤其好延請文人學士,傾財結納,取給於軍中府庫。蕭如薰也能寫詩,文人學士趨之若鶩,賓客常常滿座。妻子楊氏、繼妻南氏都是貴族家的女兒,到了脫下首飾供給賓客還不能滿足的地步。軍中頗以為苦,蕭如薰不能推辭。一時成為風氣,各邊鎮的物力為之耗減,有識之士沒有不嘆息的。

  蕭如薰的祖父蕭漢,是涼州的副總兵、都督僉事。父親蕭文奎,京營副將、都督同知。哥哥蕭如蘭,陝西副總兵、都督僉事,前府僉書;蕭如蕙,寧夏總兵官、都督同知;蕭如芷,提督南京教場、都督僉事。

  達雲,甘肅涼州衛人。勇敢驃悍有智有謀。萬曆中,世襲指揮僉事,提升為守備,升任肅州遊擊將軍。炒胡兒入犯,達雲帶領參將楊浚將他擊敗,提拔為西寧參將。

  永邵卜是順義王俺答的侄子,部眾很強盛。先前,他曾被授予都督同知,後升為龍虎將軍。自以為貢市在宣府,守臣待他很不錯,不可逞強,於是隨同俺答西迎活佛,留據青海,與瓦剌他卜囊每年成為西寧的邊患。他們曾經誘殺副將李魁。邊疆的大臣不敢復仇,他們愈加有輕視朝廷之心。萬曆二十三年(1595)九月九日他估計明將士必定宴飲,便擁勁騎直入南川。歸附的番人告知,達雲在要害之地設有兵力,於是他命令番族繞過朵爾硤口外,悄悄地扼住達雲部的背部,而自己率精兵二千人與永邵卜部接戰。兩部剛剛匯合,伏兵四起,邊寇首尾不能相互顧及,番人夾擊,大敗永邵卜部。達雲親手殺死敵帥一人,斬首六百八十餘人。永邵卜部退到峽外的人,又被番人殲滅,繳獲駱駝、馬匹、軍器無數。達雲的戰功在西部邊境為第一。他所殺的把都爾哈,就是前面提到殺死李魁的人,那個地方就是李魁陣亡的地方,時間又都是九月。先前,副將李聯芳被邊寇殺死,總兵尤繼先將他的仇敵活捉。邊境的人以這二件事為快。

  達雲已經獲勝,估計邊寇必定再來,於是將兵力集合,嚴陣以待。過了一個月,邊寇果然聯合真相、火落赤各部,先包圍番族剌卜爾寨以引誘官軍。番族抵擋不住,遂與邊寇合作,邊寇於是進逼西川。達雲督帥諸軍紮營康纏溝,邊寇全部人馬將它圍住,矢石如雨落下。達雲左右衝擊,從早上到傍晚,交戰數十回合。邊寇死傷無數,於是用長槍鉤杆專門進攻西寧軍。西寧軍堅不可破,邊寇開始逃跑,西寧軍追擊了數十里才回去。捷報奏上,皇上大喜,遣官祭告郊廟,宣佈大捷。大學士趙志皋以下全部升官。達雲提拔為都督同知,世襲本衛指揮使。邊寇每歲掠奪各番族,番族敵不過轉而入寇內地。等到邊寇戰敗,遷徙遠走,達雲急忙招撫番族,恢復生產的有七千餘戶。永邵卜接連進犯明沙、上谷,達雲一併將他擊退。當初,南川奏捷,達雲已升任副總兵,到這時朝廷命令他為總兵官鎮守延綏。沒有多久,鎮守甘肅。萬曆二十六年(1598),永邵卜再次進犯西寧,參將趙希雲等戰死,達雲坐罪被停發俸祿。

  甘肅、寧夏之間有松山,賓兔、阿赤兔、宰僧、著力兔等部在其間居住,屢屢為兩鎮的邊患。巡撫田樂決定恢復此地。達雲帶領副將甘州馬應龍、涼州姜河、永昌王鐵塊等分道襲擊。邊寇遠逃,將其巢穴全部拔掉,收復土地五百里。達雲因功升右都督,世襲指揮僉事。沒有多久,青海邊寇糾集部眾分路進犯河西,明軍五道都有防備,獻首級一百七十多。松山既然收復,達雲修築邊牆城垣,分屯設定戍所。表敘功績,達雲進升左都督。邊寇又回到過去的住所,乘官軍撤防時潛兵進犯,達雲據險還擊。邊寇大敗,被斬首一百六十人。皇上加封達雲太子少保。邊寇變本加厲糾合部眾進犯鎮番,達雲和各將領葛賴等大破之,斬殺三百七十餘人。皇上為此祭告祖廟,論功行賞,將達雲世襲之職提了二級。邊寇又進犯,達雲擊退。

  當時,邊寇失掉了松山,佔據賀蘭山。以後聯絡青海各部時時進犯,尤以銀定、歹成最為兇狠。萬曆三十三年(1605)聯合進攻鎮番。達雲派遣副將柴國柱出擊,邊寇大敗而逃。沒多久,青海邊寇又大舉內進,達雲部分道攔擊,活捉邊寇頭目沙賴,其餘的敗逃。三十五年按功行賞,達雲以功勞增加世襲蔭庇的等級。這一年,松山、青海二寇又連兵進攻涼州,達雲在紅崖迎戰,大獲全勝,斬首一百三十多級。

  達雲作為將領,衝鋒陷陣,身先士卒,所到之處未嘗受到挫折,名震西陲,為當時邊將之冠。秋天防守時他在軍中逝世,贈為太子太保。兒子達奇勳,萬曆末年為昌平總兵官。

補充糾錯
大家都在看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