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秉謙,字兆豫,安徽歙縣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授職鄞縣知縣。因為廉潔能幹被徵用,打算任命他為御史,長時間任命沒有下達,因為父母的葬禮回家。光宗即位,任命才下達。進入官府,從容不迫地討論事情。
天啟元年(1621)首先陳奏君臣無私為國奉獻的道理,規勸極為懇切。戶部尚書李汝華建議興修屯田,請求專門派遣御史,三年一考核,如果開墾屯田的收入能夠達到每年銀餉的數額,就提拔為京卿。江秉謙極力駁斥他的荒謬,進而說李汝華空佔著職位,不幹事情,應該儘快罷免他。李汝華上疏辯解,江秉謙再次彈劾他。
瀋陽失陷後,很多人都懷念熊廷弼,唯有給事中郭鞏追究熊廷弼喪師誤國的罪行,請求皇帝一起處罰閣臣劉一火景。江秉謙憤怒,極力稱讚熊廷弼保衛邊疆的功勞,並且說:“現在對熊廷弼已經調查清楚了,議論他的人還拿私人的感情來掩蓋天下的公論,寧願毀壞國家的邊疆,而不忘發洩胸中的私憤。”疏章交給朝廷討論。正好遼陽又失陷了。熊廷弼不久被起用為經略。判處郭鞏妄議罪剝奪他的官職,由此跟江秉謙結下仇怨。熊廷弼坐鎮山海關後,主張派使者宣諭朝鮮出兵作為牽制敵人的力量。副使梁之垣請求出使,熊廷弼很高興,請求朝廷付二十萬兩銀子作為軍費。兵部尚書張鶴鳴不給,江秉謙上疏爭論。張鶴鳴憤怒了,極力詆譭江秉謙與熊廷弼朋比為黨。江秉謙上疏辯解,皇帝不怪罪他。
張鶴鳴既已壓制熊廷弼,專門庇護巡撫王化貞,很多朝臣依附他。皇帝因為經略跟巡撫關係不融洽,下詔讓廷臣討論。江秉謙說:“陛下再次起用熊廷弼,委以重任,說:‘戰場上的事不受宮廷限制。’數月以來,熊廷弼不能夠有所舉動。求救的呼喊每天都聽到,辯解駁斥的信函一件接著一件。於是有人就說:‘經略、巡撫意見不合,王化貞主張進攻,熊廷弼主張防守。’熊廷弼並非一味防守,只是認為防守穩定了然後才能進攻。王化貞銳意進攻,即使取得了勝利,能夠不做好防守的準備嗎?萬一不能獲勝,又將如何防守呢?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是人所共知的。於是或者沒有什麼話不聽從的,或者是沒有計策不放棄的。難道真的不懂攻守的道理,只不過是想加深熊廷弼、王化貞的矛盾罷了。陛下既然命令熊廷弼指揮管轄三方面的軍隊,那麼三方面軍隊的前進進攻退卻防守應當一切聽從熊廷弼的指揮。王化貞想前進,就讓熊廷弼跟著他前進;想後退,就讓熊廷弼跟隨他後退。王化貞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後退,就使得熊廷弼前進了不知道怎樣進攻,後退了不知道拿什麼來防守。這是王化貞有指揮管轄熊廷弼的權力,而熊廷弼不曾有指揮管轄三方面軍隊的權力。所以今天的事情,不是經略、巡撫之間不和,而是喜歡或討厭經略、巡撫的人們不合;不是進攻或防守的議論不合,而是左右支配經略、巡撫的議論不合。請求皇上專門詢問熊廷弼,做一些實際的戰爭準備工作。”最後嘲笑首輔葉向高模稜兩可,勢必對兩方面都有所牽制,怎麼能夠要求取得成功。辭語極為懇切。
後來朝廷議論將要撤換熊廷弼,而王化貞已放棄廣寧逃跑了。江秉謙更加憤怒,認為職方郎耿如杞附和張鶴鳴,極力幫助王化貞排擠熊廷弼,導致國土失陷,接連上疏攻擊他。並且援引世宗斬殺丁汝夔的事例,乞求趕快將張鶴鳴依法懲處。皇帝以為張鶴鳴剛巡視邊防,不能隨便詆譭他,剝奪江秉謙半年的俸祿,對耿如杞不過問。江秉謙又上疏說:“張鶴鳴一旦進入政府要害部門,剛開始只不過是魯莽而沒有遠見卓識,到後來就兇狠而隱含殺機。明知西部軍事情報不準確,作戰計劃與實際狀況難以符合,卻在那裡自我欺騙又欺騙朝廷。哪裡有機會?卻說機會可以利用。什麼時候渡河?卻說渡河一定能取得勝利。既想趕經略出關,又不肯把指揮管轄的權力交給經略,既想把熊廷弼安排在廣寧,又不曾將王化貞派往別處。破壞國家領土的罪行,可以置之不理嗎?況且王化貞先拋棄防地又先逃跑,還說他功過各佔一半。僅憑這一句話,縱使將張鶴鳴一寸寸地斬殺,也不足以抵消他欺君誤國的罪責,卻還敢張口定別人的罪案嗎!”
正在這個時候,大學士沈翭暗中勾結宦官劉朝、奶母客氏,召募士兵進入禁中,在宮內操練士兵。給事中惠世揚、周朝瑞等十二人一連兩次上疏極力攻擊。江秉謙參與其中,並詆譭劉朝和客氏。朝廷內外都很怨恨。於是假借彈劾張鶴鳴的奏疏,把江秉謙調往外地。不久,郭鞏被召回,巴結魏忠賢,極力敗壞江秉謙。
這年冬天,皇子降生,被貶謫的言官除了江秉謙外全部被召回。在家居住四年,聽說魏忠賢更加擾亂朝政,憂憤而死。過了幾個月,魏忠賢的黨徒御史卓邁追究江秉謙保護熊廷弼,於是剝奪了他的官籍。崇禎初年,恢復了他的官籍。
侯震暘,字得一,嘉定人。祖父侯堯封是一位監察御史。冒犯了大學士張居正,被調往外地。做官一直做到福建右參政,有廉潔正直的名聲。侯震暘考中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授職行人。
天啟初年,提拔吏科給事。這時,乳母奉聖夫人客氏正被皇帝寵幸。跟魏忠賢及大學士沈翭內外勾結,氣焰極為囂張。被送出宮後,熹宗皇帝流淚思念她,從早到晚不吃飯,於是下詔重新讓客氏進宮。侯震 暘上疏說:“宮闈禁地,一群奸邪小人在裡面耀武揚威,內外勾結,藉機作亂,有些實在不忍心說。王聖被寵幸就煽動江京、李閏擾亂朝政,趙嬈被寵幸就造成曹節、王甫的事變。小小的村婦,值得皇上如此親暱嗎?”皇帝還不覺醒。
正好遼東戰事危急,經略熊廷弼、巡撫王化貞有矛盾。兵部尚書張鶴鳴袒護王化貞,議論這事的人於是想把熊廷弼調往別處,跟王化貞分守不同的地區。侯震 暘預料他們一定會失敗,上疏說:“事情到了這種地步,陛下應該派使者問經略,如果還能認真訓練,那麼進退的快慢不受宮廷管制,即使撤銷巡撫,一切權力交給經略,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就督促逐條陳奏,聽憑朝臣討論安排,把收拾殘局的職責專門交給王化貞。這是一種說法。不然就把熊廷弼調到密雲,另外委任經略。張鶴鳴一向慷慨激昂,與其等戰爭失敗一同受罰,不如讓他挺身報國。這又是一種說法。不然就把經略的職位授給王化貞,選擇一位深沉有謀略的人代替他出任巡撫,來幫助他。這又是一種說法,不然就把熊廷弼調往登州、萊州,完成他的三方佈置防禦的策略,跟王化貞互成掎角之勢。這又是一種說法。假若還拖延猶豫不決,一定會耽誤國家大事的。”奏疏上報,正好有聖旨集體討論,而大清兵已經攻破廣寧了。王化貞、熊廷弼相繼進入山海關以內,還多次得到皇帝降旨安慰,要求他們戴罪立功。
侯震 暘極感憤悶,再次上疏說:“微臣的預言不幸應驗了,為今天打算,應依法從事而不能感情從事。河西沒有失敗之前,整個朝廷十分之七的人都愛惜王化貞,現在不能愛惜王化貞了。河西失敗之後,整個朝廷十分之九都在寬免熊廷弼,現在也不能寬免熊廷弼了。鞭策巡撫的,說應該責令他回到廣寧,將西部防線聯成一體。然而軍營糧草已經用完,他能夠赤手空拳效法包胥嗎?鞭策經略的,說應該仍舊要求他防守山海關。然而所謂防守,將如同熊廷弼前面建議的三十萬兵數十萬餉,來為以後打算嗎?抑或只是命令他率領殘兵開到關外,姑且表示還沒有殺死吧!凡此種種,沒有一個是可行的。到現在還不判決逃臣的罪行,國家殘破的疆土將怎樣保護啊。”到後來懲辦失敗的罪犯,大約和侯震 暘的奏疏所說的一致。
不久,彈劾大學士沈翭勾結奉聖夫人及各太監為朋黨,一一揭發他陷害王安的情形。魏忠賢當天傳旨將侯震 暘流放。侯震暘向皇帝辭行,又呈上田賦、河渠二道建議。因被流放的臣子不應當建議,又降二級官回家。
侯震 暘在官八個月,上奏一共數十次。崇禎初年,徵召恢復他官職,侯震暘已經死了。憑藉他兒子主事官侯峒曾的請求,特地追贈他為太常少卿。
劉綎,字省吾,都督劉顯的兒子。勇敢有家父的遺風,受蔭封為指揮使。
萬曆初年,跟著父親劉顯討伐九絲蠻。劉綎第一個登上城樓,抓獲蠻人首領阿大。因為軍功,提升為雲南以東守備,改任南京小教場坐營。
萬曆十年(1582)冬天,緬甸侵犯永昌、騰越,巡撫劉世曾請求增加兵力。第二年春天,提拔劉綎為遊擊將軍,負責騰衝一帶的防務。緬甸距離雲南遙遠。自從他們的首領莽瑞體用武力征服周邊各少數民族後,勢力日益強大,多次騷擾邊境。江西人嶽鳳,在隴川一帶經商,為人兇猛殘暴,足智多謀,做了宣撫多士寧的書記官。多士寧把妹妹許配給他做妻子。嶽鳳哄騙多士寧前去會見莽瑞體,偷偷地跟兒子嶽曩烏一起用毒酒把多士寧毒死了,然後殺了他的妻子和兒子,奪走了金牌印符,接受莽瑞體的命令,代替多士寧當上了宣撫。莽瑞體死後,他的兒子莽應裡繼位。嶽鳳聯合耿馬的強盜罕虔、南甸土舍刀落參、芒市土舍放正堂,跟莽應裡的伯父莽猛別、弟弟阿瓦等人一起,各率象兵數十萬人攻打雷弄、盞達、幹崖、南甸、木邦、老姚、思旬等地,燒殺搶掠,不計其數。窺視騰越、永昌、大理、蒙化、景東、鎮沅、元江。不久,攻陷順寧,擊破盞達,又命令曩烏帶領緬甸兵突擊猛淋,指揮吳繼勳等人戰死。鄧川土官知州何鈺是嶽鳳的連襟,派出使者招撫,嶽鳳將他抓住獻給應裡。
這時,車裡、八百、孟養、木邦、孟艮、孟密、蠻莫都派兵幫助敵軍,敵人的勢力更加強盛。黔國公沐昌祚聽到這一緊急情況,遷移到洱海駐紮,巡撫劉世曾也移居楚雄。大規模召募漢人和當地土著幾萬人當兵,命令參政趙睿駐兵蒙化,副使胡心得駐兵騰衝,陸通霄駐兵趙州,僉事楊際熙駐兵永昌,跟監軍副使傅寵、姜忻監督參將胡大賓等人分路出擊。大小十多次戰鬥,斬首一千六百多,莽猛別、刀落參都被射死了。參將鄧子龍在姚關殺死罕虔。莽應裡催促嶽鳳向東侵略姚關,北邊佔領灣甸、芒市。正好劉綎趕到部隊,軍威大振。嶽鳳害怕了,於是命令妻子、兒子和部屬來投降。劉綎要求他獻出金牌印符以及蠻莫、孟密的地盤。於是以護送嶽鳳的妻兒回隴川為藉口,派兵直奔沙木籠山,佔據險要地形,而自己快馬進入隴川境內。嶽鳳考慮到四面都是劉綎的部隊,於是親赴軍營投降。劉綎又率部隊進軍緬甸,緬甸將領先逃走了,只留有少量部隊駐守隴川。劉綎攻擊他們,嶽鳳的兒子曩烏也投降了。劉綎於是帶著嶽鳳父子前往攻打蠻莫,乘勝追擊。敵人處境困難,綁著緬甸人和大象、馬來獻俘,蠻莫平定。於是招撫孟養的強盜,強盜將要騎著大象逃跑,追擊俘虜了他們。又轉移部隊圍攻孟璉,活捉了敵人的頭目。
雲南平定,到朝廷進獻俘虜。皇帝到郊廟報告祖宗,感謝保佑這次戰役的勝利,並接受百官的朝賀。從大學士申時行以下,都被加封官職,蔭庇後代。劉綎也提升為副總兵,給予世世代代做官的權利。於是將孟密的安撫司改為宣撫,增設蠻莫、耿馬二個安撫;長官司有二,即孟璉和孟養;千戶所也有二個,一個駐守在姚關,一個駐守在猛淋。都稱為“鎮安”。命令劉綎以副總兵的身份代理臨元參將,遷到蠻莫駐紮。當初,嶽鳳投降本來是想用計謀誘惑敵人,而巡撫劉世曾佈置軍隊抓獲了他,於是舉行進獻俘虜的禮儀,敘述功勞徵召到內閣。
沒過多久,緬甸人又大舉進犯孟密。孟密的部隊戰敗,敵人進而包圍了五章。把總高國春率領五百人增援,打敗敵人數萬人,接連摧毀六座敵營,為西南第一戰功。提升官階,世世代代做副千戶。劉綎也被破格提拔。蠻莫設定安撫使,因為工官思順有功,特地把這個官職授予他。劉綎接受他的一大筆賄賂,又放縱部將謝世祿等人姦淫暴虐,思順非常怨恨他。
劉綎出自將門,他父親劉顯的部下很多強健賢能之人,劉綎繼承這份遺產,自以為很有力量。出征緬甸戰役,統兵金沙江畔,把將臺修築在王驥的舊址上,的確很有威名。然而他為人貪財,駕御部下又不得法。部隊回到騰衝時,穿著鎧甲大聲喧譁,焚燒老百姓的房屋。劉綎在蠻莫聽到這訊息立即飛馬趕到,用金錢犒賞士兵,這才安定下來。思順害怕禍及自己,叛變投靠了莽姓土匪頭子。下詔解除劉綎職務,以遊擊的身份聽候調遣。
不久,羅雄發生事變,羅雄是曲靖的下屬州,者氏世世代代為羅雄知州。嘉靖年間,者浚繼承職位,殺了營長,把他的妻子據為己有,生有一個兒子名叫繼榮。者浚年紀大了沒有其他兒子,繼榮得以繼承他的職位,於是殺死者浚。妖邪的和尚王道、張道認為繼榮相貌不同於一般人,把他奉為主子。用符術訓練士兵。
煽動糾集了一幫黨徒,唯獨表弟隆有義沒有聽從他。萬曆十三年(1585)冬天,繼榮派他的黨徒四出搶劫,廣西師宗、陸涼各府州都受到侵擾。巡撫劉世曾釋出檄文調集漢人和當地土著軍隊,交給監司程正誼、鄭璧等人分道防禦。正好劉綎解除官職到沾益,劉世曾很高興,命令他跟裨將劉紹桂、萬鏊分路討伐敵人。劉綎直搗繼榮的軍營,攻取它,抓獲他的妻妾多人,繼榮逃走。劉綎接連攻克三座敵營,斬殺王道、張道,追擊逃亡的敵人直到阿拜江。隆有義的部下斬殺繼榮,獻上他的首級,叛亂完全被平定。這時斬首的僅僅五十多人,而投降的卻有一萬多人,有人稱讚他沒有隨便濫殺無辜。當初,劉綎消滅繼榮時,有人說他私藏財寶,不記他的功勞。劉世曾為他辯白,於是賞賜給他白金。不久起用擔任廣西參將,移居四川。
萬曆二十年(1592)徵召授職五軍三營參將。碰上朝鮮打仗,劉綎請求讓他率領五千名四川兵前去支援,下詔以副總兵身份出征。到達朝鮮時,倭寇已經放棄王京逃走了,劉綎直奔尚州烏嶺。烏嶺綿延七十里,懸崖峭壁只有一條路可通,倭寇憑藉天險,負隅頑抗。別將查大受、祖承訓等人插小路翻過槐山,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烏嶺背後,倭寇非常驚恐,於是移兵駐紮釜山浦。劉綎和祖承訓等人進兵屯駐大丘、忠州,用全羅水軍在釜山海口布防,朝鮮局勢基本平定。不久,日本派小西飛進貢,於是侵犯鹹安、晉州,逼近全羅。提督李如松急忙派遣李平胡、查大受屯兵南原,祖承訓、李寧屯兵咸陽,劉綎屯兵陝川,防範敵人進攻。倭寇果然分兵侵犯,各將領都取得一定勝利,倭寇於是從釜山移到西生浦,把朝鮮王子送回。皇帝命令李如松大部隊撤回,只留劉綎和遊擊吳惟忠一共七千六百人,分別扼守各軍事要地。總督顧養謙極力主張全部撤兵,劉綎、吳惟忠也先後回國。
播州土著首領楊應龍叛亂,提拔劉綎為四川總兵官。劉綎駐兵朝鮮二年,頗為辛苦,企圖讓朝廷勘驗功績破格提拔,於是賄賂御史宋興祖。宋興祖把這事報告了上面,按法律應該革職。吏部討論以為劉綎功勞較多,請求全部革除在雲南時加封的官階,以副總兵的職位鎮守四川,不久因為楊應龍請和,而青海盜匪多次騷擾邊防,特地設定臨洮總兵官,調劉綎擔任。
萬曆二十四年(1596)三月,火落赤、真相、昆都魯、歹成、他卜囊等部族搶劫少數民族地區,窺視內地。劉綎的部將周國柱等人在莽剌川打敗他們,斬首一百三十多人,繳獲牛馬及各種家畜二萬多。皇帝為此告祭郊廟,宣傳捷報。劉綎等人不同程度地得到提升官級,蔭封后人。
第二年五月,朝鮮第二次用兵。下詔劉綎擔任防禦倭寇的總兵官,提督漢人土著士兵前往討伐。直到次年二月才抵達朝鮮,楊鎬、李如梅已經失敗了。經略邢階於是將部隊分為三部,中軍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而讓陳璘專門負責水軍。劉綎在水源紮營,倭寇也分兵三路,西路行長據守順天,挖很深的溝壕,加固防守的柵欄。劉綎想引誘並捉住他,派使節請求跟他約定日期會見。使者三次返營,劉綎每次都一個人騎著馬在路途中等候,行長偵察得知,於是信以為真。約定在八月初一日會見。到了約定日期,劉綎的部下洩露了這一計謀,行長大驚,逃走了。劉綎進攻失敗,監軍參政王士琦不高興,想把他捆綁到中軍。劉綎害怕,極力督戰攻破敵營,敵人退走不敢迎戰。各將分三路出擊,劉綎挑戰獲勝,將匪徒趕入大城中。不久,匪徒聽說平秀吉死亡的訊息,準備逃跑。劉綎在半夜攻取粟林、曳橋,取得很大的戰果。石曼子帶領水軍營救,半道上被陳璘的水軍在海上擊敗。行長於是放棄順天,乘小船逃走了。
凱旋迴師,提升劉綎為都督同知,世世代代蔭封千戶職。於是調集軍隊征伐楊應龍。正好四川總兵官萬鏊罷官,立即讓劉綎代替他。這時軍隊分為八路,四川佔了四路。川東又分為二路,其中以綦江道最重要,命令劉綎把守。楊應龍熟悉劉綎的才幹,很害怕,更加加強兵力防守要害之地。萬曆二十八年(1600)正月,各將攻克丁山、銅鼓、嚴村,於是進軍直搗楠木、山羊、簡臺三個山洞。山洞非常險要,敵將穆照等數萬人連營紮寨,各將領都很害怕。劉綎調遣兵力從三面攻敵,在李漢壩打了一場大仗,活捉敵軍頭目,其餘敵人逃入山洞。劉綎乘勝利餘威連克三關,直搗洞前,放火燒洞,匪徒傷亡慘重。三個山洞全部攻克,活捉穆照和匪徒頭目吳尚華。這一天,劉綎督戰,左手拿賞錢,右手執寶劍,大聲喊道:“賣命的有賞,不賣命的斬首!”戰死四十人,才獲得全面勝利。楊應龍於是派他的兒子楊朝棟、楊惟棟和他的黨羽楊珠統帥精銳部隊幾萬人,由松坎、魚渡、羅古池分三路進攻。劉綎在羅古埋伏一萬人,迎擊松坎的來敵;在軍營外埋伏一萬人,迎擊魚渡的來敵;另外準備一路軍作為策應。敵人果然到來,伏兵四起。劉綎率部轉戰出擊,斬首數百人,追擊逃敵五十里。匪徒聚集石虎關防守,劉綎也挖戰壕守備。
當初,劉綎聽到任命他征伐播州,停留不肯上任。找了很多借口要挾朝廷。言官一起彈劾他,商議調他當南京右府僉書。劉綎聽到這訊息,立即辭職不幹。總督李化龍以為平定播州非劉綎不可,堅持挽留他,極力向朝廷推薦,劉綎這才上任。翻過夜郎舊城,攻克匪徒把守的滴淚、三坡、瓦窯坪、石虎各關隘,直抵婁山關。婁山萬峰競立,直插雲天,莽莽林草叢中,只有一條寬僅數尺的小道可通。匪徒設定木柵欄十四座,柵欄兩旁都挖有深溝,異常險要。劉綎分左右兩路奇兵,從小路直插關隘背後,自己統領大軍從關前仰攻,奪取婁山關,追擊敵人到永安莊,兩路軍也會合了。劉綎老成持重,擔心敵軍衝擊突圍,將各軍營連在一起:一部據守婁山關作為大本營,一部據守白石口作為中間營,一部據守永安莊為前鋒營。都指揮王芬,勇敢但缺少計謀。每次出戰都請求充當前鋒,打了幾次勝仗就有了輕敵之心,獨自在松門埡衝要之地紮營,距離大軍營防有幾里路遠。匪徒剛在烏江打了勝仗,計劃再奪回婁山關。正好穆照派使者報告了王芬孤軍駐防的情形,匪徒於是襲擊殺死了王芬,守備陳大剛、天全招討楊愈也戰死了,死亡逃跑計程車兵有二千多人。劉綎得報,親自率領步騎兵前去營救,部將馬孔英、吳敦吉分兵兩路夾攻,匪徒潰逃,追到養馬城然後回師。這一天,楊應龍幾乎做了俘虜,於是不敢窺探婁山關。劉綎總結前面失敗的教訓,在靠近關前設定柵欄,堅壁清野,並且請求增派部隊支援。過了十多天,攻克後水囤,在冠軍山安營紮寨。不久與馬孔英、吳廣各路軍會合,進軍直逼海龍囤下,跟各位將領共同平定叛亂,劉綎戰功最多。
當初,李化龍推薦劉綎,言官以為劉綎曾接受楊應龍賄賂,應當剝奪他的官職讓他隨軍出征。部議貶職為事官,帶罪殺賊立功。劉綎感激李化龍,派使者攜帶玉帶一條、黃金百兩、白金百兩到李化龍家,被李化龍的父親呵斥趕跑了。到巡撫御史崔景榮家,也遭到同樣對待。李化龍、崔景榮一起上報了這件事,下詔革除劉綎的職務,永不錄用,沒收他的財產充入官府。不久,記載他平定播州的軍功,提升左都督,世代蔭封指揮使。
萬曆三十六年(1608),雲南阿克叛亂,起用劉綎為討賊總兵官。未到任,叛亂已經平定了,取消了原來的任命。萬曆四十年四川建昌保人叛亂,命令劉綎為總兵官討伐。同參政王之機一起分兵八路監督各將攻打,而自己在中路指揮協調作戰。攻克桐槽、沈渣、阿都、廈卜、越北各據點,經過大小五十六次戰鬥,斬首三千三百多人,各倮人根據地全被掃蕩一空。
劉綎作為軍事將領,多次被廢黜壓制,性情還是像原來一樣驕橫放縱。曾經拳打馬湖知府詹淑。詹淑改任調走,劉綎也被剝奪了半年的俸祿。很久之後,以軍政糾察被罷免回家。
萬曆四十六年(1618),皇帝惦念遼陽情況緊急,徵召劉綎為左府僉書,第二年二月,經略楊鎬命令劉綎和杜松、李如柏、馬林兵分四路出擊。劉綎統兵四萬,由寬佃副使康應乾監軍,遊擊喬一琦另外監督朝鮮士兵一同前進。劉綎鎮守四川時間較長,喜歡用四川兵。等了很長時間沒有來後,於是出發了。劉綎這一路行軍路線危險而遙遠,重巒疊嶂,騎兵不能布成陣勢。駐紮深河,連克牛毛、馬家二座敵營。大清五百士兵防守董鄂路。聽說劉綎部隊到來,迎戰。劉綎派兵重重包圍大清兵,大清兵寡不敵眾,損失二名副將,五十人受傷,其餘的人突圍潰逃。劉綎已孤軍深入三百里,杜松全軍覆沒劉綎還不知道。又整頓軍隊向前進發,遭遇大清兵。劉綎率領軍隊登上阿布達裡岡,準備佈置戰陣,大清兵也登上山岡,位置還在劉綎軍之上,而另外派一支軍隊直奔劉綎軍的西邊。山岡上的大清兵自上而下衝擊,奮勇攻擊劉綎的軍隊,劉綎殊死苦戰。劉綎西邊的大清兵又從旁邊夾擊,劉綎軍隊支援不住,大清兵乘勢追擊,同劉綎後續部隊二營軍隊遭遇。來不及佈陣,就被大清兵追殺,大敗,劉綎也戰死了。劉綎的養子劉招孫,最是驍勇。衝出敵圍,徒手殺死幾個敵人,也死了。士兵突圍活命的沒有多少人。
當時康應乾和朝鮮軍隊在富察郊外安營紮寨,大清於是調遣軍隊在半路攔截。康應乾軍和朝鮮軍隊排列好武器準備戰鬥,突然颳起了狂風,飛沙走石。康應乾點燃火炮,反而擊中了自己的兵營,軍隊大亂。大清兵乘機追擊,大敗康應乾及朝鮮兵,將他們趕殺殆盡。康應乾帶著幾百名騎兵逃脫。喬一琦部也被大清兵打敗,逃往朝鮮兵營。朝鮮都元帥姜弘立、副元帥金景瑞害怕,帶著部隊投降了,喬一琦跳崖自殺。楊鎬聽說杜松、馬林的部隊失敗,快馬召劉綎和李如柏撤軍。騎使還沒有趕到,劉綎已經覆滅了。唯獨李如柏的部隊得以全部生還。事情上報,皇帝派中使祭奠陣亡將士,撫卹劉綎的家屬。
劉綎在眾多將領中最為驍勇。平定緬甸,平定羅雄,平定朝鮮倭寇,平定播州土著叛亂,平定倮人,大大小小數百次戰鬥,威名響震海內。劉綎死後,滿朝廷的人都很恐懼,邊防事務一天比一天難辦了。劉綎使用的鑌鐵刀重達一百二十斤,他騎在馬上舞動如飛,天下人稱“劉大刀”。天啟初年,贈少保,世世代代蔭封為指揮僉事,建立“表忠”祠堂。
李應祥,湖廣九溪衛人。憑藉武生身份隨軍作戰,累積戰功做到廣西思恩參將。
萬曆七年(1579),巡撫張任征伐十座敵營,其中有李應祥的一份功勞。就在原地設定三個鎮,修築城池駐兵防守,李應祥正負責營建事務,正好提拔為松潘副總兵,主持修城的官員上疏挽留他,以新官階上舊任。跟著總兵王尚文大敗馬平匪徒韋王明。不久代理都督僉事,進入朝廷擔任五軍營副將。
萬曆十三年(1585)改任南京左府僉事,出任四川總兵官。松潘、茂州各少數民族建立四十八座山寨,每年都是當地官民的一大禍害。王廷瞻巡撫四川時,曾派副將吳子忠擊破丟骨、人荒、沒舌三座山寨,各土著首領於是投降。按過去慣例,各土著每年都有賞賜,土著依靠武力要挾勒索沒有止境。進入寨堡的,要交納下馬錢、上馬錢、解渴錢、過堡酒錢和熱衣氣力偏手錢;駐軍輪換駐防,也要交錢,叫作新班錢、架樑錢、放狗錢、踩草錢、掛彩錢。王廷瞻將它們全部廢除,西部邊疆才稍稍平定。僅僅過了六七年,土著勢力又重新猖獗起來。這一年夏天,楊柳土著出擊普安堡,侵犯歸水崖、石門坎,於是進入金瓶堡,殺死守堡將領。巡撫雒遵交給李應祥征討他們。李應祥帶領三千士兵進入茂州,攻克一座山岩。土著依靠險要地形,照樣搶劫。
不久,雒遵罷官,徐元泰代替他。傳佈檄文告知,使者來回有三次,土著不答理。土著窺探蒲江關,阻斷歸水崖、黃土坎的道路,在五哨構築城牆,斷絕東南方的聲援。看到政府兵力薄弱,互相笑著說:“這般磨子兵,能把我們怎樣!”所謂磨子,意思是說多次旋轉運動但數量不增加。這年冬天,土著突襲平夷堡,搶劫平民百姓,剖開他們的肚子,將腸子繞在二個牛角上,牛一跪,腸子就一寸一寸地斷裂。第二年正月,包圍蒲江關,用土炮摧毀城牆。守將朱文達出城迎戰,殺死幾十人。匪徒慢慢離去,通往東南方的道路才開始打通。
徐文泰決定大規模征討。各路兵力全部匯合後,命令遊擊周於德統帥播州兵充當前鋒,遊擊邊之垣統帥酉陽兵作為後衛,原總兵郭成統帥敘、馬兵扼守要害地帶,參將朱文達統帥平茶兵攻擊兩側,而讓李應祥在中間協調作戰,參將王鳳監軍。李應祥下令在宮中樹立紅旗、白旗各一面。陷入匪徒陣中的平民百姓只要空手站在紅旗下面,不依附於匪徒的土著只要空手站在白旗下面,就可以免除罪責。土著人雖多,到了危急的時候卻不能互相營救。有位國師喇嘛,很狡猾,跟青海土著首領丙兔、灣仲、佔柯等人結成親家,將大小各姓連在一起刻在木板上,歃血為盟。到這時,邀請灣仲、佔柯先侵犯歸化攻打政府軍。周於德用計謀抓獲喇嘛、灣仲,守備曹希彬又殺死佔柯。丟骨、人荒、沒舌三座寨堡最頑強,周於德將它們都攻克了,又接連擊破卜洞王等寨堡,朱文達、郭成、邊之垣也各自攻破幾座寨堡,跟周於德的部隊匯合,於是佔領蜈蚣、茹兒等敵軍巢穴。嘉靖初年,邊之垣的祖父邊輪當指揮時討伐茹兒的強盜,被強盜殺害,強盜把邊輪的頭骨上漆當作喝水飲酒的工具。到這時已有六十年,邊之垣才得到它,把它拿回去埋葬了。
匪徒屢次失敗,處境困難,全都拋棄輜重引誘政府軍。政府軍不上當,殺敵入關,匪徒多戰死。河東平定,不久渡河向西進軍,接連攻克西坡、西革、歪地、乾溝、樹底各敵據點。有一個名叫小粟谷的,首先叛亂。偵察大部隊西行,不做防備。郭成在晚上偷襲它,大獲全勝。牛尾砦形勢尤其險惡,官兵分三路夾攻,放火燒燬柵欄,殺死敵匪頭子閤兒結父子,河西也平定了。各部軍隊繳獲匪徒蒐集的糧食,停留了十天,將所有的寨堡都放火燒了,在六月份凱旋迴師。那些逃入深山老林的,請求偏頭結賽投降,李應祥命令他們埋奴發誓,然後同意了。所謂“埋奴”,是指當地土著返回接來奴隸,把他們送到軍隊前面,指天發誓,立即把他們牽到大路上,挖坑埋葬,將頭留在外面,一共埋了二十三個人。偏頭結賽一向跟天竺僧人很好。僧人說雞狗之年,土著有災難,偏頭結賽相信他的話,預先躲到深山裡去。逃亡的匪徒把他當作神一樣,跟著他,請求他收容,所以偏頭結賽請求投降。這一仗,焚燬碉堡一千六百多座,活捉匪徒頭目三十多人,俘虜數以千計。從此之後,各土著少數民族受到極大的震動,不敢再為非作歹,邊疆人民樹立石碑記載了這次功績。
建昌、越..各衛所,各少數民族與漢人雜居。建昌叛匪頭目有安寧、五咱、王大咱等人,跟越..邛部黑骨夷一起發作叛亂。巡撫徐元泰準備討伐,徵兵一萬八千人。仍然讓朱文達、邊之垣分別帶領,由李應祥統帥,副使周光鎬監督。十一月,周光鎬先渡過瀘江,黑骨夷和王大咱已經佔據相嶺,焚燒了三峽橋,五咱等人也侵犯禮州、德昌二所。這時徵兵還沒有集中,周光鎬先佈置疑陣,來試探相嶺的匪徒,匪徒果然退到桐槽據守。桐槽是王大咱的大本營。不久各路兵都抵達越..。李應祥命令朱文達攻擊五咱,邊之垣攻擊王大咱,暫且將黑骨夷放到一邊不做處理。半夜疾行軍三百里直達禮州。匪徒渡河渡到一半,朱文達打敗了他們,於是渡過河直搗敵人的老巢。邊之垣也多次攻陷桐槽,王大咱逃入山谷中。
不久,五咱佔領磨旗山向政府軍挑戰。政府軍從兩邊夾擊,匪徒撤退到毛牛山設防。毛牛山延綿廣大六七百里,連線很多土著部落,朱文達部大敗毛牛山匪徒,五咱向西逃跑,跟安守匯合,在西溪構築防禦工事。正好徵集的三千鹽井馬剌兵趕到,面目猙獰,跳躍前進,形象不同於一般人,各土著非常害怕他們。李應祥偵探到匪徒將要來劫營,於是悄悄地將自己的軍營遷走,而讓馬剌兵駐紮在自己兵營的原處。到了晚上匪徒來偷襲。馬剌兵奮起還擊,匪徒死傷遍地。各將領於是進攻西溪,北面到達磨砦七板番。各路兵匯合在一起準備攻打五咱,而命令副將田中科在麥達紮營,威脅安守。正好有間諜報告安守計劃襲擊田中科,李應祥跟材官高逢勝喝了三大杯酒,命令他率領三百人的敢死隊疾行軍七十里,抵達麥達設下埋伏,安守晚上到來,遇埋伏被活捉了。安守是眾匪徒的首領,安守死,西南邛笮、苴蘭、靡莫各土著首領都感到震動害怕。商山四堡的土著向邊之垣乞求投降,大小七板番向朱文達乞求投降。各自在路旁埋奴,呼號叩頭,發誓世世代代不敢叛亂。五咱勢單力薄,逃往昌州,也被副將王言抓獲了。
土木安四兒,居住在連昌城中,偷偷地到城外搶劫騷擾,到這時得知災禍要降臨了。率領黨徒幾百人逃到虛郎溝,把那裡作為據點。各軍消滅五咱後,李應祥把軍隊派往北邊,裝出將要討伐黑骨夷的樣子,安四兒於是放鬆了警惕。李應祥忽然揮軍回頭襲擊他,抓獲了安四兒。
又討伐王大咱。當初,王大咱失敗,躲藏到他的朋友普雄土著首領姑咱的住處,李應祥大軍到來,姑咱害怕了,秘密告訴了副將王之翰,王之翰搜查到了王大咱,而黑夷的土著首領阿弓等七個人住在大孤山,在此之前也被王之翰抓獲了。到這時建昌、越..各土著都平定了。獻首級二千多兵,招降三千多人。這時是萬曆十五年(1587)七月。
土著部落膩乃屬於邛部,鄰近馬湖。它的首領撒假跟他的表兄安興、木瓜部落的白祿、雷坡的強盜楊九乍等人,多次侵犯搶劫內地。巡撫曾省吾準備討伐他們。正好都蠻戰役,沒有實行。於是修建六座碉堡,增加防守兵力一千二百人,而各土著仍像過去一樣猖狂。等到建昌、越..打仗時,各土著又窩藏叛匪。徐元泰於是命令都指揮李獻忠等人分兵圍剿。匪徒假裝投降,誘惑抓住李獻忠等三位將領,殺死士兵數千人,勢力更加猖獗。李應祥等人回師凱旋,徐元泰更加徵發播州、酉陽等地的土著兵,一共五萬人,命令李應祥統帥朱文達、邊之垣和周於德各將領分三路進入,原總兵郭成也隨軍出征。十月,周於德首先打敗白祿兵,追到馬蝗山,攀登索梯上山,匪徒潰敗。乘勝攻擊木瓜部,射死白祿。追趕到利濟山,雪有幾尺深。周於德首先登山,再次大敗匪徒,放火焚燒了敵據點。當初,撒假跟陳九乍率領一萬人佔據山頭,播州兵把他們打跑了。到這時,朱文達又一次在大田壩打敗他們,匯合周於德部追擊,所到之處都取得勝利。遊擊萬鏊在鼠囤偷襲撒假,抓獲了他的妻子、兒子。郭成又在三寶山跟撒假大戰,活捉了他。安興據守大本營,朱文達、萬鏊分兵進擊,抓獲了他的母親、妻子。安興在逃跑途中丟一些金子,減緩追趕他的人的速度,於是才得以逃脫。不久,各路大軍深入進剿,最終抓獲了他。其他土著部落害怕而投降的有二千多人。全部都交出了田地,願意向朝廷進貢,於是罷兵。一共斬首一千六百九十,俘虜七百三十多人,在這個地方設定屏山縣。按軍功,李應祥累積加官到都督同知,徐元泰也做到兵部尚書。
這時,四川一帶厲害的盜匪都已平定,李應祥威名遠揚。御史傅霈巡檢部屬,責備李應祥冒領軍餉。李應祥賄賂他八千兩銀子,被他上報了,罷了李應祥的官。兵部推薦李應祥做南京右府僉書,給事中薛三才堅持不同意。
萬曆二十八年(1600)大規模征伐播州。貴州總兵官董元鎮停留不前,總督李化龍彈劾他,推薦李應祥代替他。這時軍隊分為八道,貴州分為烏江、興隆二道。下詔董元鎮充當事官由烏江道進入,李應祥由興隆道進入,各道限定在二月十五日進兵。李應祥還沒有上任,副將陳寅等人已連克數座敵營,將匪徒趕到四牌高囤下面,另外派小分隊從小路直搗龍水囤。其他將領蔡兆吉又從乾坪抵達箐岡,經過四牌。強盜頭子謝朝俸經營他的根據地,四面都是叢林峭壁,前面有二道關隘。強盜們從高處往下吶喊衝擊,政府軍拼死作戰,俘虜了謝朝俸的老婆孩子,乘勝利之勢進抵河畔,正好碰到烏江失敗的書信到達,收拾部隊原地待命有十來天。等到李應祥上任,便催促各將領快速渡河,陳寅等人於是一邊從其他途徑渡河,一邊卻偷偷地架設浮橋渡過大部隊。各軍渡河後,匪徒失去可以憑藉的天險,紛紛乞求投降,李應祥全都接受了。匪徒所憑藉的只有黃灘關,它像牆壁一樣陡直,眾匪徒在那裡死守。正好匪徒石勝俸等率領一萬多人投降,告訴說:“離黃灘三十里有三個關隘,是進入播州的門戶,先攻取這三關,那麼黃灘就孤立難守了。”李應祥同意了這個計劃,命令陳寅率領精兵四千人在夜晚抵達關下。石勝俸帶著幾十個騎兵引誘匪徒開門,然後殲滅了守門匪徒。黃灘的匪徒們害怕了。陳寅統領各位將領渡河猛攻關前,石勝俸從墳林暗渡偷襲關後,匪徒於是大敗。李應祥直達海龍囤,聯合各路部隊一起消滅了楊應龍。
播州平定後,回師鎮守銅仁。第二年改派鎮守四川,播州匪徒的餘黨吳洪、盧文秀等人討厭有關部門法令太嚴,而遵義知縣蕭鳴世又不得人心。吳洪等人於是宣稱楊應龍還有兒子在世,聚集眾人叛亂。李應祥隨同副使傅光宅一起搜捕他們,將他們全部抓獲。李應祥不久死於任上。因為平定播州有功,贈左都督,世代蔭封為千戶。
李應祥作為將領,有勇有謀,所到之處都捷報頻傳。平定四川三大盜匪,李應祥居功最多。
陳璘,字朝爵,廣東翁源人。嘉靖末年,擔任指揮僉事。隨軍討伐英德強盜立下戰功,提升為廣東守備。參加平定大強盜賴元爵和嶺東的殘匪。萬曆初年,征討平定高要土匪鄧勝龍,又平定揭陽土匪和山匪鍾月泉,多次提升到代理都指揮僉事,僉書廣東都司。
政府軍攻打諸良寶,副將李成立戰敗,總督殷正茂請求臨時授予陳璘參將職,讓他自己統帥一支部隊。土匪平定後,授予肇慶遊擊將軍,調任高州參將。總督凌雲翼將要大規模地征伐羅旁,先下令實行圍剿。陳璘一共掃蕩九十個敵據點。不久,兵分十路大規模征討。陳璘從信宜進入,會合各路軍,消滅了敵人,在當地設定羅定州和東安、西寧二個縣。隨即提升陳璘為副總兵,代理東安參將事宜。不久,殘匪殺死官民。責令陳璘帶罪殺賊。陳璘會合其他將領朱文達等攻佔石牛、青水各據點,捕獲斬首三百六十多人,照原樣給予他俸祿。
這時東安剛剛安定,陳璘大興土木,營建寺廟,役使他的部下,並且勒索他們出錢。士兵們都被激怒了,於是發生暴亂,搶劫州縣,被巡撫御史羅應鶴揭發了,下詔剝奪了陳璘的官職。不久抓住了匪徒,於是解除了對他的處罰,改任狼山副總兵。
陳璘很有謀略,善於用兵打仗,然而所到之處都很貪財,又一次被彈劾剝奪了官職。廢除很久了,朝廷中很多人愛惜他的才幹,卻不敢舉薦他。萬曆二十年(1502),朝鮮打仗,因為陳璘熟悉倭寇的情況,命令提為神機七營參將。沒多久,提拔代理都督僉事,充任副總兵官,協同防守薊鎮。第二年正月下詔以本官統領薊鎮、遼陽、保定、山東各軍。抵抗倭寇保衛海防。正好朝廷議論封日本為王接受朝貢的事情,暫且休兵,改派陳璘協助防守漳州、潮州。賄賂石星,被他揭發了,又被罷官回家。
萬曆二十五年(1597),封日本為王的事情失敗,起用陳璘,恢復他的官職,統帥五千廣東兵支援朝鮮。第二年二月提拔為御倭總兵官,跟麻貴、劉糹廷一起統帥部隊。他的部下駐紮在山海關時大聲喧譁,陳璘受到譴責。不久命令他提督水軍,跟麻貴、劉糹廷以及董一元分路前進,副將陳蠶、鄧子龍,遊擊馬文煥、季金、張良相等人跟著他們。士兵一萬三千多人,戰艦數百艘,分佈在忠清、全羅、慶尚各海口。當初,敵人泛海出沒,政府軍缺乏戰船,所以讓敵人得志猖狂。等到看見陳璘的水軍,倭寇害怕不敢到海上行走。正好平秀吉死了,敵人將要逃跑,陳璘急忙派遣鄧子龍會同朝鮮將領李舜臣在豐道上截擊敵人。鄧子龍戰死,陳蠶、季金等率軍趕到,攔腰打擊敵人,倭寇喪失鬥志,政府軍放火燒了敵戰船。倭寇大敗,逃脫登上岸的又被陸軍殲滅,燒死溺死的數以萬計。這時劉糹廷正攻打行長,把他趕進順天城中。陳璘派水軍夾攻,又焚燒了敵人一百多條船,石曼子從西邊支援行長,陳璘在中途海面上將他截住,消滅了他,殲滅敵人三百多人。敵人退到錦山防守,政府軍挑戰,敵不出戰。不久,渡海躲藏到乙山。這裡懸崖深邃,道路險惡,官兵不敢前進。陳璘率部隊在晚上偷偷地摸進去,包圍了巖洞。等到天亮,發炮,倭寇大驚失色,逃往後山,居高臨下,負隅頑抗。眾將士奮勇作戰,敵人逃跑了。陳璘分兵追擊,將敵人一網打盡。論功勞,陳璘第一,劉糹廷第二,麻貴第三。提升陳璘為都督同知,世代蔭封指揮僉事。
軍隊回來,碰上征伐播州的戰役。任命陳璘為湖廣總兵官,由偏橋進軍,副將陳良笿由龍泉進軍,歸陳璘指揮。萬曆二十八年(1600)二月,軍隊駐紮在白泥,楊應龍的兒子楊朝棟率領二萬士兵渡過烏江迎戰。陳璘在前面迎戰敵人,而另分兩支部隊從兩邊包抄到敵軍後面。匪徒受到小挫折,逃跑到龍溪山,與四牌的匪徒會合共同抵抗。四牌在烏江之外,與烏江之內的七牌都是五司的後裔,九股兇惡的苗民一向幫助匪徒。陳璘廣泛地招降安撫,於是進軍龍溪。偵察得知敵人有埋伏,命令遊擊陳策用火器攻打。匪徒們佔據天險,箭頭火石像下雨一般。陳璘首先登山,殺死後退的小校示眾。把總吳應龍等人衝入敵陣,匪徒大敗而逃,撤退到四牌保兒囤。陳璘的二個副將迫近,中了埋伏。陳璘招募敢死隊跟隨吳應龍等人猛攻,匪徒又一次失敗逃跑,龜縮在山頂,晚上由山後逃走。天亮後追趕到袁家渡,再次打敗敵人,四牌的匪徒於是全部被消滅了。
三月十五日,各軍架浮橋渡江,得知強盜頭子張佑、謝朝俸、石勝俸等人在七牌野豬山安營,陳璘立即連夜進軍抵達苦練坪。前鋒跟敵人交戰,後續部隊到達,前後夾擊。強盜逃進老林中,政府軍於是進入苦菜關。碰上童元鎮在烏江戰敗,陳璘害怕了,請求撤退,總督李化龍不同意。陳璘於是進軍楠木橋,駐紮湄潭。匪徒全都聚集在青蛇、長坎、瑪瑙、保子四座囤子裡,地勢都很險要,而青蛇囤為最。陳璘商議,同一天進攻四囤則兵力不夠,只攻擊一囤,那麼其餘三囤一定來增援。於是先攻擊三囤,然後進攻青蛇囤。陳良笿部也來會師,讓他到囤後埋伏,另外派一支部隊把守板角關,防止敵人逃跑。陳璘統領各將大力攻擊了三天,敵人死傷無數,三囤於是被攻佔,青蛇囤四面都是懸崖絕壁,陳璘包圍了三面,用重金收買不怕死的人從瑪瑙後面爬著樹藤到山後放炮。匪徒驚慌失措,各路大軍進攻,放火焚燒茅屋。匪徒退進囤內,木頭石塊紛紛落下。將士冒死衝鋒,摧毀了兩重大柵欄,前後夾擊。匪徒大敗,斬首一千九百多人,七牌的匪徒也被消滅了。
於是分兵六路,攻克大小三渡關,乘勝直達海龍囤下。各將都攻擊海龍囤前面,唯獨水西安疆臣在後面攻擊。戰局四十多天相持不下。部下接受匪徒的重禮賄賂,很多人與他們勾結,還偷偷地把火藥送給匪徒,所以匪徒事前不做防備。後來陳璘知道了,跟監軍商量,讓安疆臣後撤三十里。陳璘也把部隊轉移到別處,在距離囤子一丈多遠的地方安置一百多個鐵牌,匪徒強勁的弓箭也就失去了作用。又用竹子削成箭板安放在柵欄前面,匪徒每天晚上出來搶劫,被竹箭板釘傷,不敢再出來了。楊應龍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聚集在一起哭泣。李化龍當初下令,讓各將分開時間輪番進攻。六月六日,輪到陳璘和吳廣進攻,陳璘在晚上四更時分讓士兵含竹木片上山。匪徒正在熟睡,殺死守關的匪徒,樹起白旗,鳴放大炮。匪徒十分驚慌,四處逃散,楊應龍放火自焚。吳廣的軍隊也到了,匪徒全部被消滅。
於是轉移軍隊征討皮林。皮林在湖廣、貴州交界,跟九股苗接壤。有一個叫吳國佐的,是洪州司特峒寨的苗民,兇暴狡猾,是個無賴。他的叔父大榮因叛亂被殺,吳國佐收容了他的小老婆。黎平府把他逼得緊了,於是造反,自稱“天皇上將”。他的黨徒石纂太稱為“太保”。聯合攻擊上黃堡,引誘參將黃沖霄並打敗了他,把他追趕到永從縣,殺死守備張世忠,把他烤著吃了。搶劫了七十多個屯堡,焚燒了五開南城,攻陷永從縣城,包圍了中潮所。這時正在征伐播州,抽不出時間來討伐他們。播州平定後,偏沅巡撫江鐸命令陳璘和陳良笿聯合兵力征討他們,陳良王比失敗。第二年,江鐸移駐靖州,命令陳璘率領副將李遇文等人分七路進軍。陳璘抓獲苗民首領銀貢等人。遊擊宋大斌攻破特峒,放火燒了它。吳國佐逃到天浦四十八寨,又進入古州毛洞,追擊並抓獲了他。石纂太逃到廣西上巖山,指揮徐時達誘惑並抓獲了他。叛黨楊永祿率領一萬多黨羽屯兵白衝,遊擊沈弘猷等人夾攻,活捉楊永祿,各苗民都平定了。
征伐播州時,陳璘派使者到李化龍家行賄。正好碰到劉糹廷的使者被李化龍的父親趕出來了。陳璘的使者趕快跑掉了。李化龍向朝廷上疏,劉糹廷獲罪,陳璘無罪。後來兵部尚書田樂推舉陳璘鎮守貴州,給事中洪贍祖於是揭發陳璘投機鑽營。皇帝因為陳璘東征西討屢立戰功,最終同意了田樂的建議。貴州東西二路的苗民叫仲家苗,盤距在貴龍、平新之間,是各苗民最大的團伙;在銅仁、思石之交的水臺山居住的叫山苗,是紅苗的有力幫手。自從平定播州後,貴州的人力物力都非常貧乏,苗民逐漸有了反叛的企圖,搶劫掠奪沒有一天停止過。萬曆三十二年(1604)冬天,巡撫郭子章向朝廷請求出兵。第二年四月命令陳璘率部一萬人攻打水臺,遊擊劉嶽率領宣慰使安疆臣部一萬人進攻西路,全都攻克了,於是命令陳璘移師到新添,單獨進攻東路,又攻克了。活捉苗民頭目十二人,斬首三千多,投降的一萬三千多人,轄區內從此安寧了。改派鎮守廣東,死在官任上。先因為平定播州有功,加封左都督,世代蔭封指揮使。死後,又因為平定苗民有功,追贈太子太保,再次蔭封為百戶。
鄧子龍,江西豐城人。身材魁梧,勇猛敏捷,無與倫比。嘉靖年間,江西強盜造反,搶劫樟樹鎮。鄧子龍應有關官署的招募,討平了他們。立下戰功,授職廣東把總。
萬曆年間,跟著大帥張元勳討平巨盜賴元爵。此後,跟著討平了陳金鶯、羅紹清。土匪頭子黃高暉逃跑,鄧子龍追到山中活捉了他。提升為銅鼓石守備。不久提拔代理都指揮僉事,掌管浙江都司。被人議論應當剝奪官職,皇帝以鄧子龍的罪行較輕,正好麻陽苗民金道侶等人造反,於是提拔他為參將去征討。鄧子龍大敗敵人,解散苗民團夥。五開衛計程車兵胡若盧等人放火燒了監司行署,鞭打趕走了守備以及黎平守備。靖州、銅鼓、龍里各苗民都響應他叛亂了。鄧子龍放火燒東門引誘敵人,而悄悄派兵進入北門,強盜於是被消滅。
萬曆十一年(1583)閏二月,緬甸進犯雲南。下詔將鄧子龍調往永昌。木邦部落耿馬奸邪的罕虔和嶽鳳都是叛黨,說服緬甸首領莽應裡侵犯內地,罕虔參與搶劫幹崖、南甸。此後,引渡查理江,直接攻打姚關。灣甸土知州景宗真和他的弟弟景宗材協助他。鄧子龍在攀枝樹和敵人急戰。戰鬥中殺死景宗真、罕虔,活捉景宗材,罕虔的兒子招罕、招色逃到三尖山,叫他的叔叔罕老率領一千五百名蒲人藥弓手到關隘險要處阻擊。鄧子龍拿銀子引誘蒲人,詳細地得知通往敵人的小路。於是命令偏將鄧勇等人率領北勝、蒗渠各番兵,直搗敵人的老巢,而預先在山後設下伏兵夾擊。上半夜,活捉招罕、招色、罕老以及同黨一百三十多人,斬首五百多級,尖山空虛,於是招撫流民數千人遷入。正好劉糹廷也進獻俘虜嶽鳳。皇帝很高興,晉升鄧子龍為副總兵,給予世代蔭封。不久,緬甸人又進犯猛密,把總高國春大敗他們。鄧子龍因助防有功,也被從優升級。從此以後,先前依附緬甸的蠻人,很多都來歸附。
永昌、騰衝過去號稱樂土。自從嶽鳳、罕虔叛亂以後,才開始召募士兵,召募的多是一些亡命之徒,於是建立騰衝、姚安二個兵營。劉糹廷負責騰衝營,鄧子龍負責姚安營,互不買賬,兩軍發生衝突。皇帝因為兩位將領都有戰功,放在一邊不去管它。不久劉糹廷被罷免,劉天俸代替他。劉天俸被逮捕,於是讓鄧子龍兼管。鄧子龍壓制騰衝兵,每逢做工勞動,就虐待他們,而袒護姚安兵。等到隴川打仗,鄧子龍故意製造人為的不平等,殺牛犒勞士兵,姚安兵是騰衝兵的二倍。騰衝兵不堪忍受,都想開小差當逃兵。副使姜忻讓其他將領管理他們,才安定下來。而姚安長期驕橫,因索要軍餉不成而造反,由永昌、大理直達省城,所到之處燒殺搶劫,各路兵夾擊他們,斬首八十四級,俘虜四百多人,才把叛亂鎮壓下去。鄧子龍因此被剝奪官職入獄。
萬曆十八年(1590),孟養強盜思個叛亂。鄧子龍正被審問,巡撫吳定請求讓他立功贖罪,皇帝同意了。任命還未下達,吳定已經和黔國公沐昌祚派將領打退了敵人。不久,丁改十寨的強盜普應春、霸生等人叛亂,勢力很強盛。吳定大量徵召漢族和土著人當兵,命令鄧子龍統帥右路,遊擊楊威統帥左路軍,大敗強盜,斬首一千二百級,招降六千六百人。皇帝為此到郊廟告謝。論功行賞,恢復鄧子龍副總兵的官職,代理金山參將事宜。在這之前,猛廣土官思仁跟他的嫂子甘線姑通姦,想娶她做妻子,沒有成功。跟他的同夥丙測一起叛逃緬甸,多次引導緬甸進犯內地。二十年進攻孟養,進犯蠻莫。土同知思紀逃往等練山。鄧子龍打敗了他們才離開。鄧子龍不久被人彈劾罷官回家。
萬曆二十六年(1598),朝鮮戰爭爆發。下詔鄧子龍以原官職率領水軍,跟著陳瞞東征。倭寇準備渡海逃跑,陳瞞派遣鄧子龍隨同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率領水軍千人,駕駛三艘鉅艦為前鋒,在釜山以南海面上迎擊敵人。鄧子龍向來激昂慷慨,年齡雖已七十,更為意氣風發,想立頭功,迅速率領二百名壯士跳上朝鮮船,勇往直前打擊敵人,敵人死傷無數。別的船將火器誤投到了鄧子龍的船中。船起火,敵人乘機反撲,鄧子龍戰死。李舜臣趕來救援,也戰死了。訊息傳來,追贈都督僉事,蔭封一個兒子做官,朝鮮修廟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