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字汝契。他的高祖父李英從朝鮮來歸附,授給他世世代代做鐵嶺衛指揮僉事的職位,於是定居下來。李成梁剛毅英勇,有大將的才幹。家境貧寒,不能遠道赴京城繼承職位,四十歲時還是諸生。巡撫御史器重他,資助他到京城,才得以繼承職位。累積戰功做到遼東險山參將。
隆慶元年(1567),土蠻大舉進攻永平。李成梁前往救援有功,提升為副總兵。不久又協助防守遼陽。隆慶三年四月,張擺失等屯兵塞下,李成梁迎擊,殺死了他,殲滅他的部屬一百六十多人。其餘的人遷移到遠處,那地方就空了下來。記錄功績,提升一等官級。
隆慶四年(1570)九月,辛愛大舉入侵遼東。總兵官王治道戰死了,提拔李成梁為都督僉事代替王治道。在這個時候,俺答雖然到達邊塞,而插漢部首領土蠻跟他叔叔黑石炭,弟弟委正、大委正、堂弟暖兔、拱兔,兒子卜言臺周,侄子黃強吉勢力正值強盛時期。奉寧部首領速把亥,朵顏部首領董狐狸、長昂輔助他們。東面則有王杲、王兀堂、清佳纈、楊吉纈等部屬,也時時窺伺塞下。在十年的時間裡,殷尚質、楊照、王治道三位大將都戰死沙場。李成梁於是大規模地整治軍備,選拔將校,召收四方的健兒,重賞他們,任用他們為先鋒。軍隊的聲威才開始振作起來。
第二年五月,敵人進犯盤山驛,指揮蘇成勳打跑了他們。不久,土蠻大舉入侵,李成梁在卓山與敵人相遇,指揮副將趙完等人兩面夾擊敵人,攔腰截斷,使敵人不能相應。李成梁乘勝直抵敵老巢,殺死二名部落首領,斬首五百八十餘級。提升代理都督同知,蔭封李成梁世代為千戶。又過了一年的十月,土蠻六百名騎兵在舊遼陽北河紮營,離邊境二百餘里,等大部隊到達後大舉進攻,李成梁將其擊退。萬曆元年(1573),又追擊敵人到前屯。此後,又擊破鐵嶺鎮西各堡,將敵人趕走。增加李成梁二級官階。朵顏兀魯思罕率領四千騎兵破牆而入,李成梁打退了他們。
建州指揮王杲原先跟撫順互通馬市。到這時,引誘殺害了備禦裴承祖,李成梁計劃討伐他。第二年十月,王杲又大舉入侵,李成梁傳令副將楊騰、遊擊王惟屏分兵駐守軍事要地,而命令參將曹..前去挑戰。各軍從四面包圍敵人,敵人狼狽逃竄,全都聚集到王杲的寨子裡。寨子地勢高亢,王杲挖深溝築堅壘來加固防守。李成梁用火器攻打,破壞了幾個柵欄,石頭箭頭如同下雨一般。把總於志文、秦得倚率先登入,各將領緊隨其後。王杲逃往高臺,放箭射死於志文。正好趕上起大風,縱火燒敵營,先後斬首一千一百餘級,平毀了敵人的營防,然後回師。提升為左都督,世世代代蔭封為都指揮同知。王杲受到重大打擊,已組織不起軍隊,躲進阿哈納的營寨,曹..率領精銳騎兵前往,王杲逃跑到南關。都督王臺抓住他,並將他上交,李成梁將他斬首。
萬曆三年(1575)春天,土蠻侵犯長勇堡,被打敗了。這年冬天,炒花大會黑石炭、黃臺吉、卜言臺周、以兒鄧、暖兔、拱兔、堵刺兒等部二萬多騎兵,從平虜堡向南一路搶劫。副將曹..飛奔前往迎擊,於是調轉方向掠奪瀋陽。看到城外排列著營防,敵人就佔據了西北高墩。李成梁向敵人挑戰,發射火器,敵人潰敗,丟棄輜重逃跑了。李成梁追趕敵人到河溝,乘勝渡河,殺死敵人數以千計。加封李成梁為太子太保,世代蔭封為錦衣千戶。
第二年,黑石炭、大委正在大清堡邊外紮營,圖謀錦州、義州。李成梁率領先鋒急行軍二百里,迫近敵營,攻佔了它。殺死首領四人,斬首六十多級。
萬曆五年(1575)五月,土蠻再次入侵,在河東連營紮寨,而派散騎向西搶劫。李成梁摧毀了敵人的老巢,凱旋而歸。第二年正月,速亥兒糾集土蠻大舉入侵,在劈山紮營。李成梁趕到丁字泊,敵人正分派騎兵繞牆入城。李成梁夜晚出塞二百里,搗毀劈山營,斬首四百三十級,殺死五名敵人首領。加封李成梁為太保,世代蔭封為本衛指揮使。
三月,遊擊陶承嚳在長定堡打敗敵人,獻俘四百七十多人。皇帝在郊廟告天謝祖之後,大張旗鼓地進行賞賜,蔭封李成梁世代擔任指揮僉事。有人說各將所殺的只是土蠻的部曲,因為偷盜牛羊被發覺,害怕處罰於是前來歸附,陶承嚳把他們殺死了。給事中光懋於是請求皇帝追究陶承嚳殺害已投降的敵人的罪行,御史調查的情況跟光懋所說的一致。兵部尚書方逢時,督撫梁夢龍、周詠先跟陶承嚳一起被授予功勳,極力為陶承嚳辯解。最終還是像御史陳奏的那樣,全部收回了對各將的賞賜。
六月,敵人進犯鎮靜堡,又打退了他們。十二月,速把亥、炒花、暖兔、拱兔會集土蠻黃臺吉,大、小委正,卜兒亥,慌忽太等部三萬多騎兵從遼河進攻東昌堡,深入到耀州。李成梁派遣各將分別駐守要害地帶來阻止敵人,而自己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出塞二百多里,直搗圜山。斬首八百四十,以及首領九人,繳獲馬一千二百匹。敵人聽到這個訊息,都倉惶逃跑到塞外去了。論功行賞,封李成梁為寧遠伯,每年領取八百石俸祿。
這時,土蠻多次要求上貢和進行雙邊貿易,關吏不同意,土蠻非常痛恨。萬曆七年(1577)十月又用四萬騎兵從前屯錦川營深入內地。李成梁命令各將堅守,自己率領參將楊粟等人遏止敵人先頭部隊。正好戚繼光也趕來增援,敵人於是退卻了。不久土蠻又跟速把亥在紅土城聯合安營,揚言要入侵海州,而分派部隊入侵錦州、義州。李成梁出塞二百多里,直達紅土城,打敗敵人,斬首及俘虜四百七十多人。
迤東都督王兀堂原來在寬奠和內地做交易,後來參將徐國輔的弟弟徐國臣強行壓低市價,王兀堂於是跟趙鎖羅骨多次派遣散騎侵擾邊境。第二年三月王兀堂率六百騎兵進犯..陽和黃岡嶺,指揮王宗義陣亡。王兀堂又率一千多騎從永奠入侵,李成梁打跑他們,並追擊到塞外二百里遠。敵人用騎兵抵抗,而派步兵登山吶喊助威。李成梁大敗敵人,斬首七百五十,把敵人的營防堡壘全部摧毀了。捷報傳來,並記錄紅土城的戰功,給予李成梁世襲做官。這年秋天,王兀堂又進犯寬奠,副將姚大節打敗敵人。王兀堂從此一蹶不振。
土蠻多次侵犯邊境都沒有得逞,非常忿怒,加倍徵集各部兵分頭進犯錦州、義州以及右屯、大淩河。因為城堡堅固,攻克不下,加上李成梁和薊鎮部隊也集合了,土蠻於是引兵離去。不久,土蠻又率二萬多騎兵從大鎮堡入侵錦州。參將熊朝臣固守,而派遣部將周之望、王應榮出戰,很有戰績。最後箭射完了,全部陣亡了。敵人於是分頭掠奪小淩河、松山、杏山。李成梁前往救援,敵人才退出國境。
萬曆九年(1581)正月,土蠻又跟黑石炭,大、小委正,卜言臺周、腦毛大、黃臺吉,以兒鄧、暖兔、拱兔、炒戶兒在塞下聚積部隊,陰謀入侵廣寧。李成梁率領輕騎兵從大寧堡出發。離邊塞四百多里,到達襖郎兔與敵人大戰。從上午辰時打到下午未時,敵人支援不住,敗逃了。官軍準備返回,敵人來追擊。李成梁迎擊敵人,一邊打一邊走。前後斬首三百四十級,以及八名頭目。記錄功績,增加每年的俸祿一百石,增加世代的蔭封一等。
四月,黑石炭、以兒鄧、小歹青、卜言兔入侵瀋陽。副將曹..追到長安堡,遭遇埋伏,損失千總陳鵬以下三百十七人。損失戰馬四百六十匹,敵人於是大肆搶劫人畜,然後離去。曹..等人下獄,沒有涉及到李成梁。十月,土蠻又聯合速把亥等十多萬騎兵圍攻廣寧,沒有攻克,轉而經過團山堡、盤山驛以及十三山驛,攻打義州。李成梁打退了他們。
萬曆十年(1582)三月,速把亥率領弟弟炒花、兒子卜言兔入侵義州。李成梁在鎮夷堡設防,佈下陣勢等待敵人。速把亥進入埋伏圈,參將李平胡射中他的胸部,從馬上掉下來,士兵李有名趕上前殺死了他。敵人狼狽逃竄,斬首一百多級。炒花等人痛哭著離開了。速把亥禍害遼東二十年,此時被殺,皇帝非常高興,下詔賜給李成梁在京師的高階住宅,世代蔭封為錦衣指揮使。
當初,王杲死,他的兒子阿臺投奔王臺的大兒子虎兒罕。因為王臺把他的父親交給了朝廷,阿臺曾想報仇。王臺死後,虎兒罕勢力衰弱,阿臺於是依附北關聯合攻擊虎兒罕。又多次進犯孤山、汛河。李成梁出塞,和敵人在曹子谷遭遇,斬首一千多級,繳獲馬五百匹。阿臺又糾集阿海,聯合兵力入侵,抵達瀋陽城南的渾河,大肆搶劫一番然後離開了。李成梁從撫順出塞一百多里,火攻古勒要塞,射死阿臺。接連攻破阿海的兵營,攻擊他們,獻敵首級二千三百人。王杲部從此被消滅。記錄功績,增加每年俸祿一百石,世代蔭封為指揮僉事。
北關清佳纈、楊吉纈向來仇視南關。王臺被消滅後,多次侵犯王臺的小兒子猛骨孛羅,還憑藉土蠻、暖兔、慌忽太的兵力侵犯邊境。這一年的十二月,巡撫李松派備禦霍九皋同意他們上貢並進行互市。清佳纈、楊吉纈率領二千多騎兵到鎮北關朝見。李松、霍九皋看到他們兵力大,斥責他們,准許他們派三百騎兵入關。李松先在關旁埋伏甲兵,約定如果二人不接受招撫就放炮出擊。不久,二人抵達鎮北關,騎在馬上很不禮貌,李松斥責他們,霍九皋叫他們下馬,他們的部下突然拔刀殺死霍九皋,並且殺害士兵十多人。於是軍中大炮轟鳴,埋伏的甲兵出擊,斬殺清佳纈、楊吉纈和隨從的騎兵,清佳纈的兒子兀孛羅、楊吉纈的兒子哈兒哈麻全部被殲滅。李成梁聽到炮聲,急忙出塞,攻擊留在關外的騎兵,斬首一千五百多人。其餘的人殺死白馬祭天,把刀收集在一起,發誓永遠接受約束,李成梁於是凱旋。記錄功勞,增加每年的俸祿二百石,改以前蔭封指揮僉事為錦衣衛指揮使。正當李成梁出塞時,炒花等人率幾萬騎兵入侵蒲河和大寧堡。將士防禦了六天,敵人才出塞。
萬曆十二年(1584)二月,把兔兒想為父親速把亥報仇,跟叔叔炒花、姑婿花大一起糾集西部以兒鄧等人率領數萬名騎兵進攻瀋陽。撤退之後,在遼河放牧,聲稱進犯開原、鐵嶺。李成梁和巡撫李松偷偷架設浮橋渡過部隊,出塞一百五十里,迅猛撲向敵帳篷。敵人先已發覺了,整頓部隊迎戰。李成梁佈置壘陣,親自統領前陣攻擊,李松率後陣連續進攻,斬首八百多人。捷報傳來,增加每年俸祿一百石,改蔭封錦衣衛指揮使為都指揮使。
這年五月,敵人侵犯瀋陽,在塞下埋伏精銳騎兵,引誘官軍。遊擊韓元功追擊敵人,戰敗犧牲了。閏九月,各部頭領又侵犯蒲河,殺死副將數人,大肆搶劫,而西部銀燈也在窺伺遼陽、瀋陽。李成梁命令部將李平胡出塞三百五十里,搗毀銀燈大營,斬首一百零八級。各部頭領聽到這訊息,才引兵離去。
萬曆十四年(1586)二月,土蠻部首領一克灰正糾集把兔兒、炒花、花大等三萬騎兵,約請土蠻各子一起前往瀋陽要挾賞賜。李成梁偵察得知後,率領副將楊燮,參將李寧、李興、孫守廉以輕騎出鎮遠堡。白天埋伏,晚上行軍二百多里,到達可可毋林。颳起了大風,電閃雷鳴,敵人沒有察覺。到達之後,風息雷止,天氣晴朗,敵人發現後驚慌失措,紛紛射箭如同下雨一般,眾將士冒死衝鋒陷陣。斬首九百人,殺死頭領二十四人。這年十月,敵人七、八萬騎兵進犯鎮夷各堡,過了五天才離去。
萬曆十五年(1587)春天,東、西部聯合侵犯。秋天的八月,又以七、八萬騎兵侵犯鎮夷堡。十月,把漢大成糾集土蠻十萬騎兵從鎮夷、二清二堡進入內地,九天之後才離境。
北關遭受打擊後,不久清佳纈的兒子那林孛羅又逐漸強盛起來,多次跟南關虎兒罕的兒子歹商打仗。李成梁看南關勢力較弱,計劃討伐北關來扶持南關。第二年五月率領軍隊直搗北關巢穴。卜寨逃跑,跟那林孛羅匯合,依靠城池固守。城牆有四重,攻克不下。李成梁用巨炮轟擊,打破了外郭城,於是攻佔了二城,斬首五百多人。卜寨等人請求投降,發誓不再叛亂,李成梁於是回師。
萬曆十七年(1589)三月,敵人侵犯義州,又入侵太平堡,把總朱永壽等全軍覆沒。九月,腦毛大聯合白洪大、長昂共三萬騎兵又進犯平虜堡,備禦李有年、把總馮文升都戰死了,李成梁的數百多先鋒全部陣亡。敵人大肆搶劫瀋陽蒲河、榆林,過了八天才離去。第二年二月,卜言臺周,黃吉臺,大、小委正聯合西部又漢塔塔兒五萬多騎兵又一次深入遼陽、瀋陽、海州、蓋平。李成梁偷偷派兵出塞襲擊敵人,中了埋伏,死了一千人。李成梁卻報功說斬首一百八十,得以增官封子。土蠻的族弟土墨臺豬借西部青把都、恰不慎和長昂、滾兔十萬騎兵深入到海州。李成梁不敢迎擊,敵人沿路搶劫數天才離去。十九年閏三月,李成梁乘給事中侯先春檢閱巡視部隊的機會,計劃搗毀敵人的老巢以邀功行賞,派副將李寧等人出鎮堡偷襲敵部居住地,殺敵二百八十人。部隊返回途中和敵人遭遇,死亡數千人。李成梁和總督蹇達不報告這件事。巡按御史胡克儉將李成梁前後的欺騙行為全部揭發,語言多涉及到政府的弊端。這道奏疏雖然沒有執行,但李成梁從此不再安心於本職工作了。等侯先春回到朝廷,詆譭他更加不遺餘力,皇帝很有些動搖。李成梁兩次上疏藉口疾病辭職,其他人也跟著替他說情。這年十一月,皇帝最終聽了御史張鶴鳴的話,解除李成梁的職務,以寧遠伯的身份到朝廷拜見皇上。第二年,継拜在寧夏反叛,御史梅國楨請求起用李成梁,給事中王德完堅持不同意,這事也就平息了。
李成梁鎮守遼東二十二年,先後取得十餘次大勝仗,皇帝每次都到郊廟祭告祖先,接受廷臣的祝賀,每年賞賜的蟒衣金繒多如山積。邊帥武功的盛大,是二百年來從未有過的。李成梁在剛開始時,銳意進取,一心想封官拜爵,每次出兵都一定取得勝利,聲威遠播異域,不久地位聲望日益升高,兒子兄弟都到朝廷做官,連奴僕都很顯貴而榮華。李成梁貴極而驕,放縱奢侈沒有限度。軍用物資、馬匹價錢、鹽業稅收、交易賞金,每年侵吞公家財物不計其數。整個遼東商人的利益全部收為己有。拿這些錢財去賄賂政府權貴、巴結朝廷重臣,朝廷內外的要人的腰包沒有不被李成梁塞得滿滿的,全都甘心為他效勞。每一次報告勝利,朝廷內從內閣,朝廷外從督撫以下,大官升官蔭子,小官也增俸賞錢。李成梁所受恩惠的優厚程度,是當世無雙的。但他的戰功都是在塞外取得的,很容易粉飾。假若敵人進入內地,李成梁就藉口堅壁清野,擁兵觀望,甚至有時還掩蓋失敗當作戰功,濫殺良民冒充首級。內閣和各部都被他矇蔽,督撫、監司稍有冒犯的意圖,就排斥趕走他們,法律也就得不到伸張。先後擔任過巡撫的陳登雲、許守恩經考查得知李成梁殺降敵冒充軍功的情形,準備上報追究這事,被巡撫李松、顧養謙阻止了。不久議論沸沸揚揚,御史朱應轂、給事中任應徵、僉事李..輪流抨擊他。事情很有些跡象,李成梁最終依靠別人的暗中支援,反而指責那些揭發他的人。等到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相繼離開政壇,李成梁失去朝廷裡為他撐腰的人,也就離職了。
李成梁各戰功都依靠健兒。此後健兒李平胡、李寧、李興、秦得倚、孫守廉都富貴了,擁有專門的城池。暮氣沉沉,難以振作,又轉而競相用苛捐雜稅剝削人民,人馬都消耗掉了。等到李成梁離開遼東後,十年之間換了八個主帥,邊境防備日益鬆弛了。
萬曆二十九年(1601)八月,馬林被定罪。大學士沈一貫說李成梁年紀雖然老了,但還可以統帥部隊。於是命令李成梁再次鎮守遼東,已經七十六歲了。這時,土蠻、長昂和把兔兒已經死了,敵人的掠奪漸漸稀少。而開原、廣寧此前重開馬匹、木材二個交易市場。各部貪圖交易所帶來的利益,爭相前來求和歸附,所以李成梁再次鎮守遼東的八年,遼東平安無事。因為檢閱巡視軍隊有功,加封到太傅。
在萬曆初年的時候,兵部侍郎汪道昆檢閱邊境,李成梁建議將孤山堡移到張其哈剌曲,將險山堡移到寬佃,將沿江新安四堡移到長佃、長嶺各處,仍然派二個參將駐守孤山、險山,這樣可以開拓土地七、八百里,甚至還可以獲得耕種、放牧所帶來的收益。汪道昆回到朝廷報告,皇帝同意了。從此之後居民點日益增多,達到六萬四千多戶。到萬曆三十四年(1608),李成梁認為這裡孤立難守,跟督,撫蹇達、趙楫商量放棄它們,將居民全部遷往內地。居民愛戀自己的故土,不肯搬遷,李成梁就派大軍驅趕、逼迫他們,被打死的人到處都是。李成梁反而把他們當作招撫而又逃跑的敵人,向朝廷邀功,增官受賞。兵科給事中宋一韓極力說放棄土地並非良策。巡按御史熊廷弼調查的結果跟宋一韓所說的一樣,宋一韓又接連上疏極力追究。皇帝一向喜歡李成梁,將奏疏全都扣壓了不下達朝臣。很久之後李成梁才去世,終年九十歲。
他的弟弟李成材,是一名參將。兒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楨、李如樟、李如梅都是總兵官;李如梓、李如梧、李如桂、李如楠也當上了參將。
李如松,字子茂,是李成梁的長子。因為父親的戰功蔭封為都指揮同知,充當寧遠伯勳衛。李如松驍勇剛強,敢於作戰,小時候跟父親熟悉兵機。再次提升代理都督僉事,擔任神機營右副將。
萬曆十一年(1583)派出擔任山西總兵官。給事中黃道瞻等人幾次說李如松父子不應當都駐守軍事重鎮,大學士申時行請求皇上保全他,於是召回李如松擔任僉書右府。不久提督京城巡捕。給事中邵庶曾彈劾李如松和他的弟弟李如柏違法,並且請求皇上稍稍壓制他們,以求他善始善終,皇帝沒有接受。十五年又以總兵官鎮守宣府。巡撫許守謙檢閱士兵的操練情況,李如松拉他一起坐下。參政王學書推辭不接受,鬧得不可開交,幾乎揮拳打了起來。巡按御史王之棟於是彈劾李如松驕橫,並且批評王學書,皇帝剝奪了他們二人的俸祿。不久,恢復李如松的俸祿,給事中葉初春請求皇上調動他的職位,於是命令李如松跟山西李迎恩對調。此後,軍政糾察,給事中視察軍政,都多次彈劾他。皇帝始終喜歡他而不為所動,召回為僉書中府。
萬曆二十年(1592),継拜在寧夏反叛,御史梅國楨推舉李如松有大將的才幹,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樟都是少年英傑,應該命令他們去討伐強盜。於是命令李如松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就派梅國楨監軍。武臣擔任提督是從李如鬆開始的。已命令李如松統領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各路援軍,六月抵達寧夏。李如松認為自己職權很大,不想受總督的管制,遇到事情就自己獨斷專行。兵科許弘綱等人認為李如松違反制度,尚書石星也說李如松按詔書應受總督節度,不得自行其是,皇帝於是下詔申飭。在這之前,諸將董一元、麻貴等人多次攻城不下。李如松到達後,更加猛烈地攻城。用三萬只大布袋,填滿土,壘砌起來登城,被炮石打垮了。李如樟夜晚攀登雲梯攻城,不能奏效。遊擊龔子敬率領苗兵攻打南關,李如松準備乘機登城,也不能奏效,於是決心用水攻。継拜處境困迫,派遣養子克力蓋前往勾結河套的盜賊,李如松命令部將李寧把他追殺了。此後,河套盜賊一萬多騎兵到達張亮堡。李如松奮力作戰,親手殺死畏縮不前計程車兵,敵人最終敗逃了。大水衝淹北關,城牆崩塌。李如松和蕭和薰等在北關佯攻以吸引敵人,卻偷偷地派精銳部隊襲擊南關,攀登雲梯攻城。口孛拜和他的兒子承恩殺死叛黨劉東..,許朝乞求免死。於是李如松先登城,蕭如薰和麻貴、劉承嗣等人緊隨其後,全殲継拜一族。記錄功績,提升為都督,世代蔭封錦衣指揮同知。
正好趕上倭寇猖獗,下詔命令李如松提督薊、遼、保定、山東各軍,限期東征。他的弟弟李如柏、李如梅一起率部支援助剿。李如松剛剛立了戰功,更加驕橫,跟經略宋應昌爭執不下。按照過去慣例,大帥第一次參見督師,應身著甲冑當庭拜見,出門更換帽子和衣帶,這是對人恭敬有禮,李如松用監司拜見督撫的禮儀,只是穿著平常衣服側坐一旁而已。十二月,李如松抵達部隊,沈惟敬從日本回國,說日本首領行長願意受封,請求明軍退到平壤以西,雙方以大同江為界。李如松大聲呵斥沈惟敬奸邪,想把他斬首。參謀李應試說:“利用沈惟敬哄騙日本授封,而我軍偷偷地襲擊他們,這是一條奇計。”李如松很贊成,就把沈惟敬安置在軍營裡,並誓師渡江。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四月,軍隊駐紮肅寧館。行長以為是授封的使者將要到達,派遣二十名牙將出來迎接,李如松傳令遊擊李寧活捉了他們。日本人突然反抗,只捉住了三人,其餘的都逃回去了。行長大感驚駭,又派遣親信小西飛來朝見,李如松安慰他一番又把他送走了。六日,進駐平壤。行長還以為是授封的使者,站在風月樓等待,眾日本人身穿花衣服夾道歡迎。李如松分派各軍,抵達平壤城,各將來回巡邏沒有入城,形跡暴露,日本人全部登上城牆拒守。這天夜晚,襲擊李如柏兵營,被打退了。第二天早晨,李如松下令各軍不要割首級,攻城時只攻三面而留下東面不圍攻。因為日本人一向輕視朝鮮軍,李如松命令祖承訓穿上朝鮮軍的偽裝,偷偷埋伏在西南。命令遊擊吳惟忠攻打平壤以北的牡丹峰,而李如松率領大軍直抵平壤城下,攻打東南面。敵人炮箭猶如雨下,我軍稍稍後退。李如松殺死退卻計程車兵來示眾。召募敢死隊,攀援鉤梯直接上城。日軍正在輕視南面的朝鮮軍,祖承訓等人於是脫去偽裝露出明軍的鎧甲。日軍大驚,急忙分兵抵抗,李如松已率領副將楊元等軍從小西門先登城,李如柏等人也從大西門進城。各種火器一齊放射,火焰蔽空。吳惟忠中炮胸部受傷,還在高喊著督戰。李如松的坐騎被炮擊斃,換了匹馬衝鋒,掉進戰壕裡,戰馬一躍而上,李如松揮師猛攻。將士無不以一當百,於是攻克了平壤。斬首一千二百多級。日軍退保風月樓。半夜,行長渡過大同江,逃回龍山。李寧和參將查大受率領精兵三千人埋伏在東江小路旁,又斬首三百六十。乘勝追擊逃敵,十九日,李如柏收復開城,失陷的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也一起收復了。敵軍頭目清正據守鹹詭,也逃回王京。
官軍接連取得勝利,產生了輕敵心理。二十七日再進軍。朝鮮人報告敵人已放棄王京。李如松相信了,率領輕騎直奔碧蹄館,離王京三十里,突然與敵軍遭遇,被敵人重重包圍。李如松率部下鏖戰。一個穿著金甲的日本兵飛速撲向李如松,指揮李有聲拼死相救,被殺死。李如柏、李寧等人奮力上前兩邊夾擊,李如梅一箭將金甲兵射下馬來,楊元也領兵到了,衝入重圍,敵人才退卻,官軍死傷慘重。正好趕上陰雨連綿,騎兵陷入稻田發揮不了作用。日軍背靠嶽山,面臨漢水,在城中連營紮寨,廣泛樹立飛樓,不停地放箭發炮,官軍於是退守開城。二月十五日,間諜報告日軍以二十萬人來犯。李如松命令楊元駐守平壤,扼守大同江,接通糧食運輸線;李如柏等部駐守寶山各處作為聲援;祖大受駐守臨津;留下李寧、祖承訓駐守開城;而李如松親自從東西兩方面排程指揮。聽說日軍將領平秀嘉據守龍山糧倉,堆積了數十萬石糧食,密令祖大受率領敢死隊從小路去放火焚燒了糧倉,於是倭人缺乏糧食。
當初,官軍平壤告捷,兵鋒銳利,不再過問授封納貢的事情。等到兵挫碧蹄,李如松意氣大為蕭索,宋應昌、李如松很想休兵,而日軍也糧草斷絕,加上平壤之敗記憶猶新,也產生了歸國的念頭,於是沈惟敬招撫的建議又開始盛行。四月十八日,日軍放棄王京逃跑,李如松和宋應昌進入王京城,派兵渡漢江尾隨敵後,準備攻擊掉隊的日軍。日軍步步為營,輪番休息,官軍不敢攻擊。日軍於是在釜山紮營,作為長期留守的打算。這時兵部尚書石星極力主張授封納貢、建議撤兵,只派劉彳廷留守。李如松於是在十二月班師回朝。論功行賞,加封李如松為太子太保,增加每歲俸祿一百石。有人詆譭李如松和親辱國,多次攻擊他,皇帝置之不理。
萬曆二十五年(1597)冬天,遼東總兵董一元被罷免,朝廷三次推舉李如松,傳旨特別任用李如松。言官又輪流上疏極力爭論,皇帝也置之不理。李如松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更加意氣奮發。第二年四月,土蠻進犯遼東,李如松率領輕騎遠行軍直搗敵人的老巢,中敵人埋伏力戰陣亡。皇帝悲痛地悼念他,命令讓他穿好衣帽運回去埋葬,贈封少保、寧遠伯,建立祠堂,諡號忠烈。
麻貴,山西大同右衛人。父親麻祿,嘉靖年間擔任大同參將,跟著鎮帥劉漢襲擊塞外敵人居屋,大獲全勝。俺答包圍右衛,麻祿與副將尚表固守,乘間隙殺死了敵人的部長,敵人這才撤退。辛愛進犯京城東境,麻祿以宣府副總兵的身份入京護衛,和兒子游擊官麻錦一起立下了退敵的戰功。
麻貴由舍人從軍,積累戰功至都指揮僉事,充任宣府遊擊將軍。隆慶年間,提升為大同新平堡參將,敵人大舉進犯,掠奪山陰、懷仁、應州。地方將官多由此獲罪,唯獨麻貴和兄長副將麻錦拒敵有功,受到獎賞。
萬曆初年,再提升為大同副總兵。萬曆十年(1582)冬天,以都督僉事的身份充任寧夏總兵官。沒有多久,將司令部遷往大同鎮守。這時各部朝貢求和為時日久,奢力克世襲封為順義王,事奉中國更加虔誠。麻貴經常因安撫邊境有功勞而蒙受賞賜。
萬曆十九年(1591),被閱視少卿曾乾亨彈劾,貶職發配邊地。第二年,寧夏継拜反叛。廷議麻貴是一名健將,善於用兵,而且供養了很多的家丁,於是起用為防地副將,統帥部隊討伐敵人。多次攻城都無法取勝。這一年五月,継拜用五百名河套騎兵圍攻平虜堡,麻貴挑選精銳士兵三百人從小路急行軍打退了敵人。不久以總督魏學曾的命令在橫城招撫著力兔、銀定、宰僧。許給他們重利,他們都不答應,麻貴於是回兵攻城。寧夏總兵董一奎攻城南,固原總兵李日句攻城西,原總兵劉承嗣攻城北,牛秉忠攻城東,麻貴率遊兵負責策應。継拜從北門出戰,準備前往勾結河套部,麻貴將他趕入城內,另派部將馬孔英、麻承詔等人攻打河套的增援部隊,俘殺一百二十人。継拜當初與河套部極力勾結,各部長都稱継拜為王。每天坐在著力兔的帳中,負責籌劃,到這時已不敢再出來了。不久朝廷任命蕭如薰代替董一奎,統領各路援兵,任命麻貴為副手。而李如松部也到達了,攻打更加激烈。敵人拿黃金、繡蟒給卜失兔等人,請求他們趕快派兵巡行靈州,先佔據下馬關,阻塞糧道。卜失兔和莊禿賴果然聯兵進犯定邊,而宰僧從花馬池以西的沙湃進入。麻貴迎擊,在石溝挫敗宰僧。恰好董一元搗毀土蠻老巢,各部長都解兵離去。敵人又向著力兔乞求救援,著力兔率部大舉進犯。李如松率精銳騎兵在張亮堡迎戰,從卯時到巳時,敵人十分銳利。正好麻貴及李如樟等部趕到,兩邊夾擊,敵人才退卻。追擊敗敵直到賀蘭山,斬獲首級一百二十餘。拿這些首級向敵人示眾,敵人更加恐懼不安。不久城破,叛賊全部被平定。麻貴因戰功增加官階,給予蔭封。不久提拔為總兵官,鎮守延綏。
萬曆二十二年(1594)七月,卜失兔糾集各部深入到定邊,在張春井紮營。麻貴乘敵人內部空虛,直搗河套敵人營帳。斬首二百五十多級。麻貴從寧塞回兵,又迎擊敵人的零散騎兵。適逢敵人久留內地,輾轉掠奪直到下馬關。寧夏總兵蕭如薰抵擋不住,總督葉夢熊火速傳令麻貴前往增援。麻貴率副將蕭如蘭等人連戰日麗馬臺、薛家窪,斬首二百三十多級,繳獲牲畜物產一萬五千。皇帝為此祭告祖廟宣揚大捷,提升麻貴署都督同知,給予世代蔭封。第二年,卜失兔又犯邊塞,搶掠了八天後才回兵。順義王奢力克與他相約求和,卜失兔不聽,又準備大舉入邊。麻貴統兵一萬五千人,遊擊閻逢時等出紅山為中軍,參將師以律等出高家堡、神木、孤山為左軍,參將孫朝梁等出定邊、安邊、平山為右軍,而自己率領大軍獨當一面。銜杖急進,出塞六十里。敵人不知道防範,大敗。俘虜四百多人,繳獲馬駝牛羊一千五百頭。再次提升官階,給予蔭封。不久因病回家。
萬曆二十五年(1597),日本受封失敗,起用麻貴為備倭總兵官,奔赴朝鮮。不久,加封為提督,統領南北各軍。麻貴快馬趕到王京,倭寇已經進入慶州,佔據閒山島,包圍南原。守將楊元逃跑,全州守將陳愚衷也逃跑了,倭寇乘機直逼王京。麻貴另外派遣副將解生守稷山,朝鮮也命令都體察使李元翼出忠清道攔擊敵前鋒。解生頗有斬獲的功勞,參將彭友德也在青山擊破敵人。倭寇將領行長退守井邑,清正還兵慶州。經略邢..、經理楊鎬後到,分兵三協:左邊為李如梅,右邊為李芳春、解生,中間為高策。麻貴與楊鎬率左右二協兵力專門攻打清正。高策駐守宜寧,向東援助兩協,向西扼制行長。各軍到慶州,倭寇全都退守蔚山,李如梅引誘敵人深入並將他們擊敗。清正退保島山,築三砦自守。遊擊茅國器率敢死隊拔取敵砦,斬首六百五十級,各軍於是進圍島山城。島山城剛用石築成,很堅固,將士仰攻死亡很大。包圍了十天,倭寇突然襲擊並擊敗解生部。第二年正月二日,行長來增援,明朝九將之兵都被擊潰。敵人在江上樹立旗幟,楊鎬非常害怕,倉惶撤軍,卻向朝廷報捷。不久失敗的情形傳來,皇帝罷免楊鎬,責令麻貴立功贖罪。麻貴與劉糹廷、陳瞞、董一元分兵四路。麻貴居東,抵擋清正,多次戰鬥,都有戰功。正好平秀吉死,官軍更加努力進攻。十一月,清正先逃跑,麻貴於是進入島山、西浦各路,共俘斃二千二百多人。第二年二月,率師凱旋,提升右都督,給予世代蔭封。
萬曆三十八年(1610)命麻貴鎮守遼東。泰寧炒花一向桀驁不馴,九個兒子各自都帶有部隊,其他部宰賽、暖兔又幫助他。邊將害怕打仗,只是用增加歲賞銀安撫他們,賊寇更加無所顧忌。第二年,賊寇到邊防要賞銀,將士出其不意地襲擊他們,賊寇拔營逃跑,遷往額力素定居。這地方忽然打雷地震,炒花驚恐不已,又遷渡老河,離邊防幾乎有四百里,炒花的第三個兒子色特譏笑他,並南移可可毋林,伺機進犯內地。麻貴設伏兵打敗他,追擊逃敵直至白雲山,斬首三百四十多人。色特很氣憤,陰謀復仇,糾集宰賽、以兒鄧,都不答應他。色特於是東面糾集卜言顧伯要兒,西面糾集哈剌漢乃蠻,聯兵進犯清河,都被打得大敗。以兒鄧等人害怕了,代表炒花求和,邊境由此得以安寧。次年,插漢虎墩兔率三萬騎兵進入穆家堡搶掠。麻貴打敗了他們。這年夏天,麻貴稱病乞求辭職,皇帝下詔讓他乘驛車回家。
麻貴剛毅矯健、靈活,善於用兵,在東西兩邊都立下戰功。先後得到七次特別賞賜,六次賜給他世代蔭封。等麻貴死後,給予他祭葬。號稱一時之良將。
麻氏多將才。人們將麻氏比擬鐵嶺李氏,稱為“東李西麻”。